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人寫書用標點符號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人也用標點符號嗎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古人也用標點符號嗎


古人也用標點符號嗎?他們是怎麼用標點符號的呢?古人的標點符號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有什麼不同嗎?

漢代許慎早已經在《說文解字》中,收錄了「、」號,解釋:「有所絕止、而識之也。」可見我國擁有標點符號的歷史,早在漢代之前。[1]

萌芽時期——先秦

現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一些標點符號。這些標點符號以線號為基礎,變體有豎線號、橫線號、曲線號、折線號幾種。它們的主要功能都是起分辭的作用,即把不同條的卜辭隔開。

在殷周金文中,標點符號的種類有所增加,出現了由甲骨文線號演變而來的勾識號,二短橫號和單短橫號。

春秋戰國時期,除繼續使用二短橫號,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各種形體的點號,且各號的用法增多,使用頻率增高。春秋末期的二短橫號除了繼續表示重文之外,還產生了合文的新用法。

先秦是標點符號的萌芽期,因此這個時候的標點符號種類不多,形體不規則,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時期出現的標點符號,是漢語標點符號的源頭,奠定了後代標點符號發展的基礎,後代許多標點都是由這一時期的標點符號發展而來。

發展時期——秦漢

秦漢時期,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比起先秦時期有了長足的發展。

秦代睡虎地秦墓的竹簡中使用了四種標點符號,二短橫號、勾識號、黑方號、圓點號。

漢代使用標點符號更多,其中包括之前已經出現過的圓點號、勾識號、黑方號、橫線號、二短橫號,和新產生的頓號、逗號、句號、括號、三角號、斜線號、扁方框號、尖角號、豎長點號、節字號、馬字號、兒字號、網紋號。

其中有些標點符號的作用已經被確認,比如圓點號用於分章、勾識號用於句讀、黑方號用於篇首或句讀、二短橫號用於重文和合文,黑三角號作為章首和句讀;同樣有一些標點符號僅存在於一些簡牘中,對其使用尚且存在爭議。

其中頓號、逗號、句號、括號這些標點符號一直到現代仍然被廣泛使用着。但其作用與現在有些不同,比如當時的括號起到的是刪除的作用。

兩漢除了標點符號種類的增加,其用法也有增加,從並列的短語詞語到章節篇章的名字皆可以用標點符號來表示。而且在漢代最早出現了句讀一詞,自覺運用句讀來幫助人們對古書的理解,這在漢代的注釋著作中表現得比較充分。

不僅如此,漢代還產生了對標點符號的理解,《說文解字》中也對標點符號進行了肯定。

保守時期——魏晉至唐五代

從魏晉至唐五代七百年間標點符號的發展相對標點符號的整體發展來說是比較保守的,其中的標點符號很多已經在兩漢中見到。

魏晉至唐五代流傳下來可以作為研究的材料並不多,就可以見到的材料來看,標點符號大約有十八種,其中包括圈句號、圓點號、雙圈號、圈點號、頓號、方框號、方圍號、卜字號、豎線號、直角號、三角號、圓鈎號、乙字號、斜線號、短橫號、節字號、尖角號、二短橫號。

其中新產生的標點符號只有雙圈號、圈點號、卜字號及圓點號的變體省略號四種。

圈句號可作句讀、隔開大韻、標出書名和人名等作用,圓點號可用於隔開文章的不同層次,隔開大韻等用處,與圈點號的作用相似,但圓點號除此之外還有作減字之用。

但是保守是就標點符號的整體發展傾向而言,保守期內部仍然存在發展,雖然這一時期見到的新標點不多,但標點符號的用法比秦漢大有增加。

成熟時期——宋元明

隨着思想的解放和認識的深化,隨着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雕版印刷的廣泛流傳導致的文化普及,標點符號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到宋元時期終於發展成熟。

從標點符號的種類上看,標點符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新的類型,比較規則的就有連圍號、半圓號、圓圍號、陰文號、八卦號、橫括複合號、魚尾號、圓括號等,除了比較規則的標點符號之外,還有其變體,標點符號及變體一共三十多種。不同的名詞也用不用的標點符號來作區分,如黑三角號用于山名,半圓號用於湖海沼澤,方圍號用於州名等。

古代標點符號的種類在宋元明時期已經基本完全具備,其形體也有更加規範的趨勢。

從標點符號的用法來看,現有的標點符號已經基本滿足了任何一種語言層次和任何一種語言性質的需要。可以說宋元明時期的用法可以說已經基本形成了體系。

從標點符號的使用來看,宋元明時期標點符號的使用也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從無周遍性使用標點符號的隨意性到有周遍性使用標點符號的自覺性;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比較規範,大小一致、位置固定、占格合適、

宋元明時期標點符號的使用雖然已經進入成熟期,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存在嚴重的多號一用,一號多用現象,還有很多鈔刻本不用或很少用標點符號。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標點符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舊式標點的格局已經形成。

拓展時期——清代

清代的標點符號雖然有所發展,但並沒有飛躍性的進步。種類上只新生了用作書名號的雙橫線號和規範的六角括號。在使用上,清代的標點符號具有整個古代標點符號使用的共性,使用標點符號的書籍總量大大增加,超過此前的任何一個時期,在坊刻書籍上,特別是民間文學作品上體現出來,多是供低層次文化讀者學習閱讀的,而不會體現在高層次文化讀者所閱讀的作品中。除此之外,官方編纂書籍對標點符號的使用卻有所倒退,四庫全書中收錄的三千餘種書中,無論原書有無斷句標點,在編入四庫全書時一律去掉標點符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