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口腔不良习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口腔不良习惯
圖片來自凤凰新闻

口腔不良习惯,是指在一定间隔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复作一相同的动作,并持续下去。主要口腔不良习惯包括吮指习惯,唇习惯,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和睡眠习惯。据相关资料显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合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占各类形成病因中的1/4左右。

吮指习惯

正常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在2~3岁前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通常4~6岁会自行消失,若在此之后仍然继续,则可能出现牙弓狭窄,上牙前突,前牙咬合不良等情况。[1]

舌习惯

儿童因替牙或龋齿等情况,常用舌尖舔感觉异常的牙齿;一些儿童由于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将舌前伸以使呼吸道通畅,长时间作用就会形成吐舌或舔牙的习惯。可能造成开合,反合,下前牙出现间隙等情况,若不及早治疗,甚至可能造成骨性畸形。此外家长还需关注孩子是否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因为此类疾病会影响患儿呼吸道通畅,患儿常常将舌体伸向前方,因此引发不良伸舌习惯。[2]

唇习惯

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形成唇习惯,女孩多见。可能会造成上下前牙唇向或舌向倾斜,甚至可能出现下颌后缩或反合等骨性畸形。

偏侧咀嚼习惯

常常由于一侧后牙有严重龋坏或乳、恒牙早失造成该侧不能咬合,无法进行正常咀嚼,只能用健侧咀嚼食物,久之就形成了偏侧咀嚼习惯。可能造成颜面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下中线乃至下颌向一侧偏斜。

咬物习惯

多见咬铅笔和啃指甲,还可见咬各种文具及衣服背角等。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常形成局部小开合畸形。

睡眠习惯

儿童睡眠时,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的脸下,有时用手托一侧腮部读书或思考问题,都可能对颌面骨骼的正常发育及面部对称性造成障碍。

疾病治疗

若儿童已形成某种口腔不良习惯,应及早就诊,对其病因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破除,防止畸形的发生,阻断轻度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并纠正已经发生的牙合畸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