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叔孙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叔孙建
時代 北魏
封爵 安平公→寿光侯→丹阳王
出生 365年
逝世 437年
諡號 襄王
墓葬 金陵

叔孙建(365年—437年),代郡人,北魏将领。原姓乙旃,姓名原译乙旃幡能健。《宋书》称其为涉归幡能健、乙旃眷。 北魏初年重要将领,多次参与进攻南朝宋的战事。 叔孙建少时以机智勇敢闻名。道武帝在贺兰部时,叔孙建常随左右。登国初年,任外朝大人,与安同等十三人轮流掌管各项事务,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早年跟随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经六年而回,任为后将军。不久,任都水使者、中领军、龙骧将军、并州刺史,封安平公。后因事免职。天赐六年(409年),明元帝即位,思念叔孙建的功勋,于是任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后统领公孙表等讨伐刘虎,斩首一万、俘获其众十万余人。后调任广阿镇将、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众从平原渡河,攻取青州、兖州各郡,因功赐爵寿光侯,加授镇南将军。叔孙建与长孙道生渡河南进攻打刘宋,大败兖州刺史竺灵秀,斩首五千多级,太武帝因叔孙建威名震撼南方,为宋畏惧,授任其为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又加授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后以轻骑截断宋军的前后之路,焚烧谷物草料,断其运粮道路,因此安颉等人得以攻下滑台。 叔孙建为人沉实机敏,又多智谋,行军征伐时也是出谋划策的人。他治军清整,号令严明,而且礼待贤士,很得边民称颂。太延三年(437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太武帝拓跋焘深感可惜,赐谥号襄,安葬于金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叔孙建,代郡人,其父叔孙骨,为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母亲王太后所抚养,和皇子同等对待。叔孙建年轻时以机智勇敢闻名。道武帝拓跋珪前往贺兰部,叔孙建时常跟随左右。登国初年,任命叔孙建为外朝大人,和安同等十三人轮流掌管各项事务,参与军队国家大事的谋划。跟随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经过六年才返回。被任命为后将军。不久,担任都水使者,中领军,赐爵安平公,加授龙骧将军。外出任并州刺史。后来因公事免职,守护邺城园池。[1] 天赐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思念叔孙建从前的功劳,于是任命叔孙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饿的胡人刘虎等聚集党羽反叛,公孙表等人被刘虎打败。明元帝赐给叔孙建以前的封号安平公,统领公孙表等人去讨伐刘虎,斩首一万多级。其余的人逃跑,投进沁水而死,河水为之不流,俘获他们的部众十万多人。[2]

与晋相持

泰常二年(417年),东晋将领刘裕讨伐后秦皇帝姚泓,命其部将王仲德担任前锋,将逼近滑台。兖州刺史尉建率领部属放弃城池渡过黄河,王仲德于是进入滑台。就宣扬说:“晋国本来的意图是想用布帛七万匹向魏国借路,没想到魏国的守卫将领就如此轻意放弃城池。”明元帝听说后,诏令叔孙建从河内赶到枋头去观察形势。王仲德进入滑台一月多,明元帝又诏令叔孙建渡过黄河炫耀军威,斩杀尉建,将他的尸体投入黄河之中。呼唤王仲德军队中人和他们谈话,诘问他们侵犯疆域的意图。王仲德派遣司马竺和之,叔孙建命令公孙表和他对话。竺和之说:“王征虏受刘太尉派遣,进入黄河向西行进,将要夺取洛城,扫除陵墓的敌寇,不敢侵犯魏国疆域。太尉亲自派遣使者请求魏帝,陈说将要借取道路。而魏国兖州刺史不明意图,望风弃城而去,我们因空城而进,不是攻打相逼迫。魏晋和好的道义至目前没有废除。” 公孙表说:“尉建失守的罪过,自然有固定的刑罚,将另派良好的刺史。你方军队应该向西,不然将因小失大导致两国不和。”竺和之说:“王征虏暂且住在这里,等待各军的聚集,不久将向西进发,滑台仍为魏国所有,何必要树旗敲鼓来炫耀威武呢?”王仲德言辞谦卑,时常自称不敢同北魏对抗,叔孙建不能制服他。明元帝命令叔孙建和刘裕互相对话,来观察他的意向。刘裕回答说:“洛阳是晋国的旧京城,而羌人姚氏占据它。晋国想要收复陵墓的打算很久了,而内难接连兴起,来不及经营。司马休之、鲁宗之父子、司马国墦兄弟、桓氏宗族,都是晋国的蠹虫,而姚氏纠合这些人,想用来图取晋国,所以讨伐他们。从魏国经过,军队刚出动时,将用重金借道路。遇你方边境镇所放弃守备离去,所以晋国的先头部队得以向西进军,不敢进逼魏国疆域。”刘裕因官军在黄河以南,恐怕截断他前方的道路,就命令手下率领军队向北侵犯,等到撤军才停止。叔孙建和南平公长孙嵩各自挑选精锐的兵士二千人,观察刘裕的军事形势。[3]

南下攻略

后调任广阿镇将,盗贼收敛行迹,威名大震。过了很久,授任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领部众从平原渡过黄河,攻取青州、兖州各郡。叔孙建渡过黄河,南朝宋的兖州刺史徐琰奔往彭城,叔孙建于是向东进入青州。司马受之、司马秀之原先聚集党羽在济水以东,这时都率领部众投降。叔孙建进入临淄。南朝宋的前东牟太守、清河人张幸原先躲藏在巫山,听说叔孙建到来,率领二干人在女水迎接叔孙建,于是在东阳城包围南朝宋的青州刺史竺夔。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刘义符派遣将领檀道济、王仲德救援竺夔,叔孙建不能攻克而返回。叔孙建因功劳获赐爵位寿光侯,加授镇南将军。[4]

奏论兵事

叔孙建上奏疏说:“臣下先前派遣僧人僧护前往彭城。僧护返回后说,宋国调发军队向北推进,前锋将领徐卓之已经到达彭城,大将军到彦之的军队在泗口,调发马匹严密戒备,必然有发动战事的心意。臣下听说治国的道理,生存不忘灭亡。应该修治铛甲兵器,增加据点,先加以防备,等待他们的到来。如果不预先设防,最终难以擒获消灭他们。而且吴越地区的军队,习惯于船舰,现在到北方,舍弃自己的特长。逆顺既已有区别,劳逸又不相等,平定敌寇建立功勋,就在今日。臣下虽然衰老困顿,谋略浅短,多受特别的宠爱,惭愧获得重任,讨伐铲除敌寇暴徒,是臣下的志向。所以喂饱战马枕着兵器睡觉,思虑报效微薄的节操。希望陛下不要为南部疆域忧虑。”太武帝好言回答他,赐给他衣服马匹。[5]

助攻滑台

叔孙建和汝阴公长孙道生渡过黄河向南进发,到彦之、王仲德等人从清水进入济水,向东逃到青州。宋国的兖州刺史竺灵秀放弃须昌,向南奔往湖陆,叔孙建追击,大败竺灵秀,斩首五千多级,于是到达邹鲁地区。返回驻守范城。太武帝因叔孙建威名震撼南方,为宋国所畏惧,授任叔孙建为平原镇大将,封为丹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在此之前,挑选幽州以南戍守的兵士聚集在黄河边,一路讨伐洛阳,一路攻打滑台。宋国将领檀道济、王仲德救援滑台,叔孙建和汝阴公长孙道生抗击他们。叔孙建分调军队钳制对手,派轻装的骑兵截断他们的前后,焚烧谷物草料,来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檀道济的兵士饥饿,背叛的人接连不断,因此安颉等人得以攻下滑台。 太延三年(437年),叔孙建去世,时年七十三岁。太武帝悼念怜惜他。谥号为襄王,赐令安葬在金陵。[6]

人物评价

总评

叔孙建沉稳机敏多智谋,东西征伐,常为主要谋士。治理军队整齐划一,号令严明。又一向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在平原十多年,安抚怀柔内外,很得边境官民称道,魏初的名将很少有赶得上他的。南方畏惧他的声威谋略,青州兖州不被侵犯。 历代评价 魏收《魏书》:①“叔孙建少展诚勤,终著庸伐。治边有术,威震夷楚。” [12] ;②“建少以智勇著称。”

史籍记载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七》

《北史·卷二十·列传第八》

  1.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七》:叔孙建,代人也。父骨,为昭成母王太后所养,与皇子同列。建少以智勇著称。太祖之幸贺兰部,建常从左右。登国初,以建为外朝大人,与安同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随秦王觚使慕容垂,历六载乃还。拜后将军。顷之,为都水使者,中领军,赐爵安平公,加龙骧将军。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邺城园。
  2.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七》:太宗即位,念建前功,乃以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胡刘虎等聚党反叛,公孙表等为虎所败。太宗假建前号安平公,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余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虏其众十万余口。
  3.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七》:表曰:“尉建失守之罪,自有常刑,将更遣良牧。彼军宜西,不然将以小致大乖和好之体。”和之曰:“王征虏权住于此,以待众军之集。比当西过,滑台还为魏有,何必建旗鼓以耀威武乎?”仲德卑辞,常自言不敢与大魏抗衡,建不能制之。太宗令建与刘裕相闻,以观其意。裕答言:“洛是晋之旧京,而羌姚据之。晋欲修复山陵之计久矣,而内难屡兴,不暇经营。司马休之、鲁宗之父子、司马国璠兄弟、诸桓宗属,皆晋之蠹也,而姚氏收集此等,欲以图晋,是以伐之。道由于魏,军之初举,将以重币假途。会彼边镇弃守而去,故晋前军得以西进,非敢凭陵魏境。”裕以官军在河南,恐断其前路,乃命引军北寇,及班师,乃止。语在《帝纪》。建与南平公长孙嵩各简精兵二千,观刘裕事势。
  4.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七》:迁广阿镇将,群盗敛迹,威名甚震。久之,除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众自平原济河,徇下青兖诸郡。建济河,刘裕兖州刺史徐琰奔彭城,建遂东入青州。司马受之、秀之先聚党于济东,皆率众降。建入临淄。刘义符前东牟太守清河张幸先匿孤山,闻建至,率二千人迎建于女水,遂围义符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义符遣将檀道济、王仲德救夔,建不克而还。建以功赐爵寿光侯,加镇南将军。
  5.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建表曰:“臣前遣沙门僧护诣彭城。僧护还称,贼发军向北,前锋将徐卓之已至彭城,大将军到彦之军在泗口,发马戒严,必有举斧之志。臣闻为国之道,存不忘亡。宜缮甲兵,增益屯戍,先为之备,以待其来。若不豫设,卒难擒殄。且吴越之众,便于舟楫,今至北土,舍其所长。逆顺既殊,劳逸不等,平寇定功,在于此日。臣虽衰弊,谋略寡浅,过蒙殊宠,忝荷重任,讨除寇暴,臣之志也。是以秣马枕戈,思效微节。愿陛下不以南境为忧。”世祖优诏答之,赐以衣马。
  6.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太延三年薨,时年七十三。世祖悼惜之。谥曰襄王,赐葬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