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冬草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双流冬草莓是四川省双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流冬草莓,以春节前上市而得名。经双流县20世纪引种后不断的更新、提纯复壮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双流冬草莓品质优异,深受中国国内甚至周边国家地区消费者喜爱。
每一种民族特色食物都代表了当地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1],也凝聚了亲情与温暖,展示了一幅关于人情与美食的温暖画卷[2]。
特产简介
双流冬草莓,四川省双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流冬草莓,以春节前上市而得名。经双流县20世纪引种后不断的更新、提纯复壮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双流冬草莓品质优异,深受中国国内甚至周边国家地区消费者喜爱。
双流县草莓的采摘期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当地,人们一般把.春节前出产的草莓称为冬草莓,春节后出产的草莓-草莓。.双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饮誉北方市场,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产品特点
双流县草莓的采摘期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当地,人们一般把春节前出产的草莓称为冬草莓,春节后出产的草莓叫春草莓。双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饮誉北方市场,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产地条件
双流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春早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四季特征。按照气候学家张保坤划分四季的方法(平均气温10°~22℃之间为春、秋季,22℃以上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双流地区呈现冬夏季长、春秋季短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特别是冬无严寒的特征,为冬草莓的培育与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发展历程
1981年,双流县红花乡(后并入永安镇)盐井村农民谢尚楷引种野生草莓获得成功,揭开了双流县草莓产业发展的序幕。
1983年,当时的双流县农林畜牧局农技站牵头,农技员干大木等先后分赴河北、江苏、上海等草莓种植地和科研院所,引进了“春香”、“利红”两个草莓优质品种在金桥、黄甲、东升等镇种植,当年就种了100多亩。到1989年前,全县规模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每亩的产值可达3500元至5000元。
1989年,在四川省农业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双流县引进了日本“丰香”早熟草莓品种,同时引进的还有日本的栽培技术。根据独特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和栽培习惯,双流人不断探索改进,形成了“改良型促成栽培技术”,草莓上市时间从春节提早到元旦,再从元旦提早到11月上旬,最终提早到10月上旬,这也就促成了双流草莓独特品牌的诞生———“双流冬草莓”。
草莓上市时间迅速提前,经济效益迅速提升,催生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2年,为了扩大销售渠道,双流合江镇1300多户果农成立了世达冬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社员生产的草莓。
2003年双流草莓标准化项目被列入四川省标准化示范项目,2004年又被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005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检查验收。双流县农林畜牧局农技站干大木也于2005年11月被中国农学会推荐选举为“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专家。
从1998年开始,双流县农业部门用了8年时间为冬草莓申请地理标志,2006年获批准正式启用。从2006年开始,双流连续举办了四届冬草莓节,“双流冬草莓”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从2008年开始,双流草莓种植开始进入“有机时代”,当年9月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到2010年,双流县年种植冬草莓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总产量7100万公斤,总产值3.5亿元以上,成为双流丘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双流冬草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5-12-28日起对双流冬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5年第194号)。
保护范围
双流冬草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双流县 《关于双流冬草莓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种植区域图的说明》(双府函[2005]8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双流县所辖行政区域。
参考文献
- ↑ 【中原文化】民俗文化:斑斓多姿 民族之根 ,搜狐,2018-11-29
- ↑ 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以北京为考察点 ,搜狐,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