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廈門市大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廈門市大同中學

廈門市大同中學(廈門四中)位於風景秀麗的萬石植物園山麓,是一所歷史悠久、校風嚴謹、文化底蘊深厚的名校。學校創辦於1925年,是廈門市最早開辦的三所中學之一。在90年的辦學歷程中,經過一代代「大同人」的銳意進取、奮力拚搏,學校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孕育並誕生了南靖一中、省化工學校、省電子職業學校,而且還為社會培養了盧嘉錫(院士)、陳運泰(院士)、詹文龍(院士)、童大林、陳佐洱、郭躍華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廈門市大同中學

外文名稱:Xiamen Datong Middle School

現任校長:胡育安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廈門

類別:公立中學

校訓:勵勤毅誠

簡稱:大同

創辦時間:1925年

知名校友:盧嘉錫陳運泰詹文龍許煒鑫

創辦時間

1925年,戰爭時期。

學校概況

在2006年,大同中學與位於廈門東部海濱的前埔中學進行整合,並按照「一校兩區」的模式進行管理。兩校的整合,實現了兩校區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廈門東部優質教育的需求,而且為大同中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學校占地面積達到81畝(全區中學面積最大),教職工240人、學生3168人,一躍為思明區一所各種設施齊全的現代化完全中學。

近年來,學校新班子確立了「發揚傳統、充實內涵、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奮鬥目標,堅持「以德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校整合和課程改革為契機,努力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愛心」校園,積極探索以「詩之校」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新路子,紮實抓好校本教研、校本課程的開發建設……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榮獲「全國德育先進學校」、「省級文明學校」、「國家課改綜合實驗基地校」、「全國信息技術示範校」等稱號,還連續多年榮獲市區「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獎」和「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獎」,大同的辦學一直受到上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大同中學,這塊既有優良傳統又有現代教育氣息的金字招牌,必將在教育改革的浩蕩春風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發展歷程

創辦初期(1925-1937)

廈門市大同中學由黃廷元、楊景文、曹允澤、彭丙卯、許鴻圖等愛國華僑和

社會賢達所發起,於1924年創辦。主要創辦人黃廷元為同盟會會員、愛國華僑、企業家。開辦初期,暫借寶善小學為校舍,聘楊景文為首任校長。校名源出於《禮記·大同篇》,蘊含孫中山所倡導的「世界大同」之理想。以「發揚踔厲,振我民族」為辦學宗旨,以「誠信勤樸」為校訓(後改為「勵勤毅誠」)。1925年7月,學校由市府正式批准立案,是廈門市最早開辦的中學之一。在最早的一批學生中出了後來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及中國科學院院長的盧嘉錫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著名金融家、企業家黃克立。

1929年,學校建築新校舍「一字樓」于靖頭山現址,為最早建築的兩層校舍,附近有一棵南洋芒果樹,至今仍枝繁葉茂。30年代初,為了增辦高中,學校向海內外募捐,捐助巨款的愛國華僑有曹允澤、胡文虎、許文鼎等,增建允澤樓、文虎樓、文鼎樓、越棠樓四座,形成一組四合院似的建築群,學校初具規模。在這段時期。著名經濟學家,曾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的童大林,在本校初中畢業並留校工作。

內遷與復員歲月(1937-1948)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內遷,初到海澄,繼到南靖城辦學。此乃南靖有中學之始。1942年秋,學校整頓校務,擴建校舍,學生數增至300多人,教職工30多人。在抗日烽火中,學校提出「抗日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經常組織師生下鄉開展抗日救國宣傳活動。1945年廈門光復,學校遷回廈門原址復辦。據《廈門地方志》記載,1948年,全校計有高中3個班,初中6個班,在校生數達576人。據統計,大同中學從1924年創辦至1948年,已畢業學生39組(屆),計725人。

三十年變遷(1949-1979)

解放初,粵僑中學、道立中學相繼併入大同中學。1953年,私立大同中學易名為廈門市第四中學。1958年至1960年,高中部改制為廈門化工學校(即今福建化工學校),為我省我市化學工業輸送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幹部。1960年,化工學校遷到杏林獨立辦學。1963年,廈門四中復辦高中。1966年6月,廈門市「文革」開始,廈門四中也慘遭十年浩劫,一度改名為廈門東方紅中學,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學校才開始復甦。在這風風雨雨的三十年,學校高中辦學雖幾經周折,但各類性質的高中都辦得有聲有色,其中50年代和70年代學校的高中教學質量還名列廈門市前茅;一批尖子學生脫穎而出,其中不少人成為專家、學者、教授。50年代的畢業生中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現任國務院港澳台辦副主任的陳佐洱,以及70年代在本校就讀後來成為世界乒乓球冠軍的郭躍華。

跨世紀發展(1980-2005)

1980年,學校高中部再度改制,為職業高中部,先後易名為廈門市電子職業中學、福建省廈門電子職業學校、福建省廈門電子職業中專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職業高中發展成為國家教委認定的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並成為廈門電子職教集團中心校。2000年,職業高中遷往原廈門師範學校的校址獨立辦學(2014年更名為廈門信息學校)。1985年,廈門市第四中學復名為廈門市大同中學。2002年,學校復辦高中。在這跨世紀的十幾年間,學校堅持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放在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受到上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先後有上百個項目獲得市級以上表彰,如「全國德育先進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國家課程改革廈門實驗區綜合基地校」、「全國信息技術示範校」、「福建省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模範校」等稱號,還連續多年榮獲市區「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獎」和「高中教學質量獎」。

整合帶來發展機遇(2006年至今)

2006年,大同中學和位於廈門東部海濱的前埔中學(辦學5年的完中)進行整合,整合後校名沿用大同中學校名。新大同中學按照「一校兩區」的模式進行管理,實現了兩校區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廈門東部優質教育的需求,而且為大同中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同中學辦學史從此翻開全新的一頁。學校占地面積達到81畝(老校區21畝,新校區35畝,新征地25畝。一躍成為思明區面積最大的完中),教職工238人,學生3168人(其中高級教師60人,一級教師82人;高中學生1126人,初中學生2042人)。

大同中學,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中學,正帶着昨日的輝煌,乘着課程改革的春風,以嶄新的姿態踏上「打造特色,爭創優質」的新征程。

辦學目標

辦有內涵有特色高質量的學校,育有終身發展能力的有志之才。

學校建設目標

一、辦有內涵有特色高質量的學校,是學校建設的目標。

有內涵,就是有主宰學校的精神文化。

大同中學82年的風雨歷程,積澱了寶貴的精神文化,成為學校的「魂」。學校開創者提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發揚踔厲,振我中華」的辦學宗旨,奠定了學校精神文化的基石。

這種文化,是熱愛祖國的大愛文化。為振興民族而辦學、為振興民族而讀書,一代代大同人,心懷高遠,奮鬥不息。

這種文化,就是有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務實求進的精神,珍重團隊勇於創新的精神,愛我母校榮我母校的精神。正是這樣的精神,創造着大同歷史的輝煌。

我們繼承與發展大同文化,必將不斷豐富精神內涵,使學校永葆青春,充滿活力。

有特色,就是有個性特長。

「詩之校」是學校的辦學特色。「詩之校」實質上包含兩層涵義:一是充滿詩歌的學校。將優秀的詩歌引進校園、引進課堂,也引導學生創作好詩,在學生的心田播撒詩歌的種子,讓它生長開花結果,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審美意識與審美體驗,獲得美好的人生感受。二是充滿詩意的學校。通過詩歌這個平台,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教育得到融合,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不斷進取創新的精神境界,形成不斷進取的學校文化。力求讓我們的師生有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熱愛生命的氣質,有豐富的想象和創造,獲得超越自我的素質和力量。

有特色的另一內涵就是,我們不斷鼓勵教師在教育中努力形成教有特色;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學有特點。

高質量,是高標準的教育質量。

這不僅僅是高考、中考、會考取得好成績。我們創造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營造和諧進取的詩意氛圍,創設多樣積極的育人途徑,培養個性發展的有志之才,讓學生和諧發展,成長為高素質的人,將學校辦成人民滿意,學生喜歡的學校。

育人目標

二、育有終身發展能力的有志之才,是學校的育人目標。

我們的教育必須直面這樣的現實:我們的學生走入社會或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必須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與發展能力。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我們的學生必須具備終身發展能力。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變學歷教育為學力教育,變傳單純傳授知識教育為着重培養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育,變注重語言、數理邏輯智能教育為注重個性發展、協調發展的多智能教育,變帶着學生走向知識的教育為引導學生面對問題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教育。

通過改革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教育途徑,多渠道、多層次、多模式地構建促進學生主體積極發展的環境。使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成為該校的教育現實。

人才培養,德育為先。在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在眾多私慾負面現象影響學生的今天,我們秉承大同「發揚踔厲,振我中華」的思想,強化熱愛祖國的大愛文化,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以高尚的理想、寬闊的胸懷、博大的視野,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促進他們立志成才。

我們培養的學生有理想,有修養,會學習,能創造。他們憑藉健康、積極的思想、體魄、能力走向未來,適應未來,創造未來。

辦學思想

「人人有才,適之而導,人人成才」是新一代大同人總結八十多年來豐富的辦學經驗並探索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同時結合學校整合實際,全面挖掘,深入思考,傳承創新,不斷提煉,凝鑄而成的辦學理念。

「人人有才」是我們的學生觀。學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因此正確的學生觀決定辦學的方向。「人人有才」中的「才」指的是學生的才能、潛能。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人的智能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每一種智能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着巨大作用,每種智能沒有優劣之分,輕重之分,只有領域不同。由於遺傳、個人成長經歷和生活背景不同,人與人之間的智能存在着差異性。對大多數人而言,所擁有的單項智能的程度和組合有所不同,各種智能發展也是不均衡的,一個人客觀存在強勢智能和弱勢智能。我們不否定學生個體有這樣那樣的弱勢智能,但我們更看到他們身上的強勢智能,更看到強勢智能的開發對整體智能結構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

基於這種思想,我們認為在學校是沒有絕對的「差生」,有的只是「差異」。每一個人都具有學習的能力與發展的能力,只要善於發現和開發自己的學習潛能,就能有所作為,獲得成功,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感受生命的積極意義。

基於這種思想的教育,是充分肯定學生能力的教育,激勵學生自信、奮進、探索、創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基於這種思想的教育才能真正體現以生為本。

教學意義

「適之而導」,就是研究學生個體潛能與發展潛能,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方法或途徑去引導他們,激發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形成自信心,探索學習規律,發揮才幹,增長能力,學有所成。

「適之而導」,包括三個層面的意義。

一是教學意義

什麼是一堂好課?不同的學生由於智能結構各異,其學習風格也有許多不同,成功的教學在於使每個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己,成為有效的學習者。教師要能夠發現並創造適合每個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環境。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有所不同,同樣的教學內容又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智能特點進行教學,創造適合不同學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並能夠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發展。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應該是「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非停留於「選拔適合教育的學生」上。

二是德育意義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的思想教育也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呈現個別性特徵。如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的差別,以及後天環境影響的差別,使其思想複雜多樣。因此,思想教育必須「適之而導」。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個體智能特點,了解學生在自我認識、人際交際等方面的得失與已經形成的意識,了解學生思想發展的具體狀況,選擇適合不同學生能夠接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是管理意義

從學校整體角度看,在課程設置、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環境建設等方面,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有着豐富多樣的選擇,創設供學生個性的發現、發展、展示的豐富多樣的途徑,滿足學生感受成長、追求成功的需要。

要做到「適之而導」,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胸懷寬廣、品德高尚、知識廣博、與時俱進。愛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的優點和個性,寬容學生的錯誤和缺點,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成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因材施教,導之有道。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進行教育和教學,使學生樂學、活學、會學,自信、自律、自強與愉悅。

「人人成才」,是我們的辦學追求,也是我們的人才觀。「人人」是指面向全體,關愛每一位學生,切實地幫助每一位學生成長。這克服傳統偏見,體現了教育均衡理念。「人人成才」的「才」是指每一位學生的強勢智能得到發現與肯定,潛能不斷得到開發與發展,帶動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為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每一個學生強勢智能發展帶動了整體智能結構的綜合發展,提升了應對困難的心理素質與其它能力的素質,學生走上社會,就容易在某一行業或某一領域立足立身,創業發展,有所成就,就能夠面對不斷而來的困難,勇於挑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擁有自信的人生。

基於「人人有才」的學生觀與「適之而導」的教育實踐,「人人成才」就由可能變為必然。學生髮現自己長處,形成自信、頑強的品格,具備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審美情趣,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自覺學習,科學學習,頑強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在發展中學習,不斷成長為積極樂觀的,有理想、有體魄、有辦法,會生活、能創造的世紀新人。

學校校歌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幼有所長,老有所終。

弼成教義,吾校所宗。莘莘學子,以陶以熔。

如金在冶,如玉在礱。顧名思義,是謂大同。

維此大同,靖山之麓,岩有虎溪,洞有白鹿。

名賢遺蹤,宏茲樂育,挹彼清芬,松風謖謖。

百年樹人,十年樹木。發揚踔厲,振我民族。[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