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厥阴俞

厥阴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室外卫心包中的阳热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

外泄心包之热。指压该穴,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厥阴俞穴
  • 别名: 厥俞
  •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 作用: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

目录

1 名称

2 位置

3 经属

4 主治疾病

5 解剖

6 人体穴位配伍

7 刺灸法

8 附注

9 名解

10 气血特征

11 运行规律

12 治法

名称

穴名 厥阴俞穴 jué yīn shù(BL14)

别名 厥俞,厥俞,心包俞,关俞。

位置

厥阴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

【俞穴】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 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 大肠 -- 三间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神门 小肠 -- 后溪

脾 -- 太白 胃 -- 陷谷

肝 -- 太冲 胆 -- (足)临泣

肾 -- 太溪 膀胱 -- 束骨取穴方法 (详见此背部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具体细节请参阅网页:治疗疾病性气喘、利用穴道指压法止咳、克服怯弱性格的指压法。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 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 支。

人体穴位配伍

配内关穴治心痛、心悸。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包背俞穴 。

名解

(1)厥阴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

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关俞。关,关卡也。俞,输也。关俞名意指心脏中的血液被关卡于内,而血液的气化之气则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较高温态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

由心室的外卫心包中外输膀胱经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