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蔊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蔊菜

 

 

 

蔊菜(学名:Rorippa indica (L.) Hiern.)是十字花科,蔊菜属一、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40厘米,植株较粗壮,茎表面具纵沟。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顶端裂片大,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牙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小,数多,细花梗;萼片卵状长圆形,花瓣黄色,匙形,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短而粗,果梗纤细,种子多数,细小,卵圆形而扁,4-6月开花,6-8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30-1450米的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

蔊菜全草入药,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

中文名

蔊菜

学   名

Rorippa indica (L.)Hiern

别   称

辣米菜、江剪刀草、印度蔊菜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蔊菜

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较粗壮,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表面具纵沟。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裂片大,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牙齿,侧裂片1-5对;茎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边缘具疏齿,具短柄或基部耳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小,多数,具细花梗;萼片4,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花瓣4,黄色,匙形,基部渐狭成短爪,与萼片近等长;雄蕊6,2枚稍短。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短而粗,长1-2厘米,宽1-1.5毫米,直立或稍内弯,成熟时果瓣隆起;果梗纤细,长3-5毫米,斜升或近水平开展。种子每室2行,多数,细小,卵圆形而扁,一端微凹,表面褐色,具细网纹;子叶缘倚胚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30-1450米的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飞廉、微孔草、酸摩、粘毛鼠尾草、藏茴香、草玉梅。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种季节:在亚热带地区,全年均可栽培,其他地区,可春、夏、秋或夏、秋栽培。一般从播种到采食嫩茎叶,每个周期为60-90天,每茬亩产600-800千克。

播种:每亩撒播或点播种子20-50克,蔊菜种子细小,播种时应将种子与重量300倍的细沙或100倍的草木灰混匀后再播,播后盖上遮光网,待出苗后再揭去遮光网。

栽培技术

选地与施肥:蔊菜为直根系植物,根系长达20厘米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为了获得高产,应尽量选择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种植。将地整平整细,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做3-5米宽的畦,沟宽30厘米。然后,畦面上浇足肥水。

管理:种子未出苗前如遇干旱,必须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应及时除去杂草,并追施肥料,每亩用尿素7.5千克兑水150倍浇施。及时间苗,保持株行距为16厘米×15厘米,每亩留苗3.5-4万株。出苗后30-35天,即可摘采嫩苔上市,一般每株重量20克左右,每根嫩苔高度为10-15厘米。每摘1次后,追施1次肥料。每亩每次用5千克尿素兑水150倍浇施。可连续采摘3-4次。第1次采摘质量最好,以后逐渐降低。所以,根据管理水平,采摘3-5次后,应拔除全株,重新整地播种。在生长期间,如发现菜叶甲、菜青虫等害虫,可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主要价值

蔊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蔊菜素、蛋白质、胡萝卜素、蔊菜酰胺等营养物质。蔊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株均可供药用,性凉、味微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治黄疸病、疔疮红肿疼痛、止咳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作为蔬菜食用的是嫩茎叶。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