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博铺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博铺街道广东省吴川市下辖街道,位于吴川市东南面,全街总面积8.55平方千米,辖有香山东岳东江、沿江、新江、水清6个社区和37个村民小组。 [1]

中文名称: 博铺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广东省吴川市

面 积: 8.55平方千米

人 口: 15612人(2010年)

历史沿革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为潘水县治。据清《高州府志》“潘水县南有博畔镇,潘水故址,在今博铺乡”。后由“博畔”改为“博铺”,沿用至今。1946年前属茂名县。1947年属梅茂县。1952年属吴梅县。1953年归吴川,属梅录镇。1979年属附城公社。1981年归梅录镇。1984年11月设建制镇。2002年4月1日由镇改街道。

位置境域

博铺街道位于东经110°48′,北纬21°27′,东邻覃巴镇,南临大山江镇,西接梅录镇,北界长岐镇、兰石镇,距湛江市区54公里,距茂名市区42公里,距吴川市区3公里。全街道总面积8.55平方公里。

地形土壤

地处袂花江下游,海拔在2.8米—12米之间。袂花江横贯街道,河叉交织,池塘密布,形似莲花,故有“莲花宝地”之称。土壤肥沃,主要为黄粘土,原有耕地、草坡全部开发成种养业“菜篮子”基地,共有12316亩。

水文气象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4°C,最高38°C,最低3°C;年平均降雨量为1680毫米,70%集中于夏秋两季。境内的袂花江常年水位在2.8—3.6米之间(珠江水准点)。冬季枯水期最低水位2.0米左右,夏季汛期最高水位达7.2米,西北部沿江管区部分居民常受洪水淹浸。主导风向:春夏秋季常吹东南风,冬季多吹东北风,因地处沿海及受南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在夏秋两季常受台风侵袭,年均刮3—5次风力不等的台风。

区划人口

下辖六个社区居委会,37个居民小组:(1)香山社区3244人,有墩头、卫东、外街、永安、永宁、永新、红卫、同乐、向群9个居民小组。(2)东江社区2790人,有上街、中街、下街、里街、覃园、永胜6个居民小组。(3)沿江社区2423人,有桥东、财兴、龙江霞江4个居民小组。(4)东岳社区1902人,有东岳、东方、东风、石龙、莲花5个居民小组。(5)水清社区1823人,有高峰、祝尧、水陆、新堤、尚荣、水清、思庆7个居民小组。(6)新江社区1786人,有新明、新华、新兴、新风、新民、新城6个居民小组。全街道有总人口15612人(2010年)。

经济发展

2012年是我市“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关键年,也是我街道新一届领导班子打造“精神状态好、能力素质好、团结协作好、服务群众好、廉洁自律好”核心队伍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博铺街道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吴川”的主题,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抓工业、促发展,抓民生、促和谐,团结实干,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抓服务、搞创新,做大做优鞋业经济“蛋糕”

2012年,街道党工委为做大做优鞋业经济“蛋糕”,确立了“一园区、一出口、二基地、二中心”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鞋业集群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塑料鞋联盟标准后,街道党工委多次组织企业老板尤其是党员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同时带领他们到福建、廉江等地考察取经,共同探讨博铺塑料鞋做大做强的途径。2012年4月,带领吴川市永泰鞋业有限公司、宏通有限公司等10家鞋企的产品在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鞋业展览会上亮相,提高了博铺鞋业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擦亮了“中国塑料鞋之乡”的品牌,展销会期间,博铺鞋企跟国内外客商签订达35万双的订单;5月,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敦促吴川鞋业协会换届成功,为引领吴川鞋业行业提供了组织保障;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无孔不入,我街道鉴于对鞋业企业现实需求的深入了解,在立足服务于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同时来实现自身的价值。6月,我街道在全市率先建起行业网站--塑料鞋网站。目前,网站的建设给力了“中国塑料鞋之乡”品牌,成为鞋业企业宣传推广的“窗口”,在搜索引擎中排名总是靠前。2012年度,街道获评为湛江市工业发展先进镇(街道)。

2012年街道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6.35%;税收收入4070万元,比去年增长11.42%。其中,国税收入为3114万元,比去年增长14.65%。工业总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6.2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间,生产总值9.28亿元,增长率为41%,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051元,比去年增长27%。

抓技术、强管理,稳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强化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管理,积极培育专业养殖大户,不断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2012年农业总产值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9.4%。一是优化经济合作社服务。为养殖户引进良种良法,改良渔业品种;举办相关的农业知识培训班、讲座,提高养殖户的专业知识;积极邀请市外的水产公司到博铺考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2年水产品总产量11605吨,增长速度8.7%;水果总产量6700吨,增长速度8.5%。二是大力推进畜牧业稳步发展。重点抓好生猪和三鸟养殖,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对生猪和三鸟养殖进行科学化管理,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今年,生猪出栏25000头,三鸟出栏91万只,圆满完成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三是淡水鱼苗孵化业迅猛发展。瞄准珠三角“蔗基鱼塘”由养殖普通鱼种向高端鱼种转变,需要大量淡水鱼苗作饲料的市场,博铺坡农业生态经济区利用立体生态种养的良好基础和万亩养殖水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淡水鱼苗产业。全街道建起了42家鱼苗孵化场,鱼苗供不应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淡水鱼苗孵化基地。 三、抓建设、显优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抢险加固小东江堤段。小东江博铺堤段肩护着湛江市菜篮子基地—博铺坡万亩养殖场的防洪安全和财产安全。每年汛期都出现险情,曾经发生过洪水漫堤事故,给带来很大的防洪隐患和财产损失。该堤段加固工程按可防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施工,已经竣工,给博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二是完善原有经营项目,促集体经济增收。街道6个社区原有一个面积10800亩,集养鱼、养猪、养鸭和香蕉种植于一体的种养基地。近年来,6社区共同筹集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实现硬底化、鱼塘实行标准化、种养推行立体化,极大改善了种养基地的经营环境,该基地的租金翻了几番,收入超1200多万元。三是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第三产业。香山社区从集体收入资金积累中拨出300万元,建起一幢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高六层的综合大楼——香山大厦,通过公开招租,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10万多元;同时,社区出租旧办公楼办幼儿园,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2万元。四是利用废弃的滩涂兴建工业园。香山、东江社区共有近200亩的滩涂堆满废弃的塑料垃圾,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街道党工委经研究决定,利用该滩涂兴建工业园,现规划建设正在积极进行中。

景区名人

博铺文化底蕴深厚。始建于晋代的茂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古代建筑香山古庙始建于西晋太康初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博铺人才辈出,岭南派著名画家、台湾大学教授欧豪年就出生于博铺,其旧居在博铺街道新江社区。

视频

2019年吴川市博铺街道沿江社区端午节龙舟友谊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