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阳送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阳送客》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南阳送客》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后期送别友人时所作的一首古近体诗。

因此诗中间两联虽然对仗但声律不和,故此诗体在律诗和非律诗之间。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送别友人时的场景,表达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在开元后期游南阳时送别友人所作。 以酒饯别在唐代达到了高潮,亲朋好友欲远行,置办酒席,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别。唐诗中常常出现饮酒饯别的场面,酒也就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基本信息

作者;李白

作品名称;南阳送客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南阳送客》[1]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诗词注释

南阳:今河南南阳。

薄:少。

坐:意为深。

诗句译文

斗酒不要嫌少,寸心贵在不忘。

深深的叹息故人的离去,游子十分感伤。

离别的愁容看到看到芳草就会埋怨,将自己的四年寄托在春天的垂杨之上。

挥起手再三告别,临到分别仍然是枉自断肠。

作品鉴赏

这首诗一气呵成,就像说话一样流畅直白,这种写作特征唯独是诗人李白最擅长的。“春思结垂杨“这句最妙,想必是作者偶然得之,却成了历史名句,而此句中又妙在一“结’字上。”坐“者,为也。“游子”,指作者自己。诗中惜别故人离去,正是诗人李白悲伤的原因。然而这首诗通篇仍有豪情。常说大喜是豪情,其实大悲亦是豪情。好像诗人李白“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悲就悲伤了,然而自然有诗人李白的豪情之处。这首诗的“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二句应当成一句看待。

此诗颔联客中送客语,故尤黯然神伤;颈联近似六朝人语,故特细腻委婉。芳草引发离情,柳丝关合意思,似有儿女沾巾之态,及结语“挥手”、“断肠”,复见豪爽人之风度,依然太白也。

名家点评

钟惺云:亦是客中送客语,说得浑然不觉。结易。(《唐诗归》)

唐汝询云:此客中送客,故极叙不忍别之情。夫“斗酒”薄矣,勿以为薄,而中心藏之意,不在酒也。其奈故人去,而我游子独伤乎?于是藉草而怨生,折柳而思结,挥手再三,临歧肠断,非所谓心折骨惊之别乎?(《唐诗解》)

吴昌祺云:平平说去,而有别致。悲芳草用王孙不归意。(《删订唐诗解》)

弘历云:从《古诗十九首》脱化而出,词意俱古,咏至五、六,可谓蕴藉风流矣。(《唐宋诗醇》)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2]。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3]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视频

“最”低调的大诗人:一首诗击败李白杜甫

参考资料

  1. 《南阳送客》 诗词名句网;
  2. 李白简介 古诗文网
  3.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名声绝对一流,为什么唐玄宗那么喜欢李白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