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金佛山麓的南川区东城街道文化路8号,是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学校、全国网络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一等奖学校、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1]、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学校、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社会主义文明礼仪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艺术教育[2]先进集体、重庆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卫生先进集体、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也是南川区唯一的示范小学和南川区教委唯一的直属小学。

南川区隆化一小历史悠久,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83年-1906年):专经书院。

隆化一小前身是光绪9年(1883年)在南川县城建立的专经书院。专经书院建立于南川县城后圃(今区委后职工宿舍地)。书院设董事会,聘贡士以上名儒为院董,教学主持人称山长,聘请名高望重的秀才、举人、贡士任教,书院课程以攻读经学为主,书院当时一般有学生100人左右。

第二阶段(1906年-1939年):女子学校时期。

1906年专经书院即改为“南川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学堂”。 1913年与清末的正本女校合并,改为后圃女子小学校,也是川东地区最早一批女子学校之一。常年学生160余人。学制定为初小4年,高小3年。

第三阶段(1939年-1949年):隆化中心校时期。

1939年,后圃女子小学校遭日寇飞机炸毁,学校搬迁至南城外谷家院子,改为南川县隆化镇(县城所在地)中心校。当时学生最多时有300人左右。次年(1940年)又迁东城外杨家祠堂至新中国建立。

第四阶段(1949年底—现在)隆化镇第一小学校时期。

这一阶段共经历60余年,又可分为新中国建立(1949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和拨乱反正至今两个时期。

(一)1949年底—1976年时期

1949年底—1950年春,隆化中心校和隆化镇四、五、六保国民学校和八九保国民学校合并,命名为“南川中学附属小学校”,校址设新城隍庙(原隆化镇八九保国民学校所在地)至现在。

南川中学附属小学校于1950年秋改为“南川县隆化镇第一小学校”。1957年隆化镇更名为城关镇,学校改为“南川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1959年4月改城关一小为“南川师范附属小学校”。1961年又更名为“南川县直属小学校”。并被定为中共南川县委、涪陵地委教育改革试验示范学校。1960年,学校出席了四川省文教群英会,荣获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先进集体”奖状。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改为“南川县红卫四校”。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复名为“南川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1982年复名为1950年的校名称谓—— “南川县隆化镇第一小学校”(简称“隆化一小”)。

(二)1977年-2013年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1980年9月,南川隆化一小被定为四川省的首批重点小学和南川教委唯一的直属小学。

2000年后,学校以创“巴渝名校”为目标,以让“人民满意,追求卓越”为宗旨办学,隆化一校在办学规模、学校硬件、软件建设等方面都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13年,学校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班47个,在校学生2821名,教职员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22名),全国劳动模范教师1名,重庆市特级教师3人,重庆市骨干教师5人,南川区骨干教师41人。2003年被评为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2005年以来,学校在南川区教委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保持第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市级各种荣誉称号二十余项,被誉为南川教育的窗口学校和在重庆市特别是在渝南黔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示范学校。

参考文献

  1. 文明单位六条标准,河南省邓州市文明网,2015-06-16
  2. 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豆丁网,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