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伊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伊沟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的南伊珞巴民族乡境内,是纳伊普曲峡谷,在喜玛拉雅山脉北麓,距县城有20公里,纵深40多公里。

景区介绍

有“藏地药王谷”之称,又有小江南之称,传说藏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曾在此地炼丹并行医授徒,是神秘藏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南伊沟沟内生态保护完好,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海拔2500米,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该景区既是珞巴族民俗旅游点,又是生态旅游区,游览景观众多。

南伊沟总面积达820公顷,气候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8.2℃,年降水量675毫米左右,林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种子植物720余种。从种群数量看,松科植物占优势,而且古老而高大的“米林云杉王”矗立于扎贡沟内。[1]

自然资源

南伊珞巴民族村在该景区内,景区属生态旅游景区。总面积达820公顷,气候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8.2℃,年降水量675毫米左右,林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种子植物720余种。从种群数量看,松科植物占优势,而且古老而高大的“米林云杉王”矗立于扎贡沟内。据专家实测,该树胸经为 29.9厘米,树高56.8米,树冠面积达304平方米。在景区内生长的植物中,有许多西藏特有物种如:米林杨、红柄柳、米林繁缕、米林乌头、米林翠雀花、里龙小檗、米林小檗、米林黄芪、米林凤仙花、米林五加、米林虎耳草、米林杜鹃、藏布杜鹃、西藏箭竹宽柱鸢尾等,其中有着一种名为松萝的寄生植物,是对于南伊沟极好环境的肯定,因为,松萝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是最好的环境检测器,所以有松萝的地方,标志着这里有极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当然南伊沟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珍稀动物;瀑布、草垫随处可见;雪山、冰川,意境吸人,同时,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大型食用、药用真菌,颇具原始的野性魅力。在该景区内藏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

森林总面积达820公顷,气候条件良好,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2 ℃,林中动植牧资源十分丰富,有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种子植物720余种。主要包括松科植物、蕨类植物、药用植物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如:米林杨、红柄柳、米林繁缕、米林乌头、米林翠雀花、米林小果、米林黄茂,米林凤仙花、米林五加、米林虎耳草、米林杜鹃、藏布杜鹃等。另外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可提取香精, 如:小叶杜鹃、沙棘等,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珍稀动物,瀑布、草甸、雪山、冰川随处可见。同时,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大型食用、药用真菌,藏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阴阳树、天边牧场等,南伊珞巴民族村也坐落在该沟内。

南伊沟是一大片森林湿地,森林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藏东南的横断山脉,能诱发降雨,使空气过分潮湿,而这种潮湿环境有利于净化空气,提高大气质量,构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森林湿地兼有肺和肾的两种功能,为生物制造了大量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过滤了空气,同时又净化了水体,维护着地球生态网络的健康。所以说森林湿地贡献十分巨大。南伊沟地处喜马拉雅山区东段,沟内有一条南伊河,从南向北流入雅鲁藏布江。南伊曲水中,一大丛伐木嶙峋着堆起,形成一个小岛与河岸相连,在腐朽的木身上,生长出彩色的蘑菇和和绿色的青苔。[2]

民族风情

南伊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 景区内存有珞巴族民俗村。

珞巴村位于一片斜斜的山坡上,整个村庄的建筑都是木头盖的。珞巴村民的房屋较低矮,屋中通常有一火塘,火塘上悬挂着牛肉或者羊肉等牛羊制品。珞巴人很淳朴热情,男人高大,女人较矮小。珞巴人房屋的周围种有桃树,还有菜园,猪和牛羊都放在山坡上。

中国境内的珞巴族总人口不足3000人,信奉原始巫教;又因西藏和平解放前,珞巴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部落生活; 加之这里风景、习俗独特,因此,南伊沟景区被人誉为神秘的“世外桃源”。珞巴村位于一片斜斜的山坡上,整个村庄的建筑都是当地木头盖的,房屋较低矮,类似花园别墅,十分古朴舒适。 南伊沟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藏、珞巴、门巴等民族独特的风情民俗,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到此地观光旅游,建有宿营地、骡马道、景区道路及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是米林县旅游的绝佳之地。

旅游信息

地址:西藏米林县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