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18位國民革命軍將領壯烈殉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京保衛戰:18位國民革命軍將領壯烈殉國,抗日戰爭故事。[1]
故事內容
南京保衛戰是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後展開的保衛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的戰鬥。該戰役由唐生智上將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指揮號稱15萬的國軍(14個師國軍實際上只有8.1萬人,其中還有3萬人是臨時拉的壯丁),抵抗20萬日軍生力軍的進攻,戰況慘烈。國軍在戰役中共陣亡5萬人,日軍戰死1.2萬人。12月13日,南京陷落,五萬日軍入城,由此開始了連續六個星期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被屠殺的中國軍民有30萬人以上。
在這場慘烈的首都保衛戰中共有十八位國軍將領壯烈殉國。
追贈陸軍中將三名:
一、蕭山令。湖南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人,生於1892年6月。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從軍20年,由排長升至少將。1937年南京保衛戰時任陸軍南京衛戍軍憲兵副司令、首都憲兵司令、首都警察廳長、戰時南京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等數職,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負責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華門等陣地。
12月12日上午,蕭山令率部與日軍激戰,殺傷當日大部進攻日軍,準備同日軍巷戰時,接上級命令撤退。13日上午7時,他率領掩護撤退的部隊抵達江邊,看到國軍遭到水陸夾擊,軍民死傷遍地,悲憤無名,疾聲呼喊:「殺身成仁,今日是也!」遂率部與日軍衝鋒、肉搏,血戰5個小時。國軍彈盡援絕,江邊官兵多數戰死,血流成河。將軍為日軍汽艇機槍掃射中彈受傷,義不受辱,拔槍以最後一彈自殺殉國,時年45歲。
南京保衛戰是憲兵成軍以來犧牲最慘烈的戰役,是役參戰憲兵六千四百多人,除數百人生還外,其餘自蕭山令以下官兵,皆為國捐軀。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蕭山令為陸軍中將。198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蕭山令將軍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蕭山令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二、高致嵩。生於1898年,廣西岑溪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
1937年8月,所部參加淞滬會戰,因戰功升任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與二六二旅朱赤部協同防守雨花台陣地,連日頑強抗擊日軍進攻,斃敵數千。友軍陣地被突破後,三面受敵,仍率部堅守陣地。12日晨,日軍在上百架飛機的支援下,分三路對雨花台守軍發動進攻。密集炮火之下的工事幾成廢墟。隨着朱赤所率的二六二旅陣亡殆盡,高致嵩的二六四旅獨木難支,堅守更加艱難。日軍又一輪進攻開始了,高致嵩率領為數不多的官兵進行最後衝殺,反覆肉搏。混戰持續到12日下午,槍聲和喊殺聲逐漸停息。在日軍多次增援下,高致嵩所率的二六四旅彈盡援絕,全旅官兵壯烈殉國。將軍時年39歲。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高致嵩為陸軍中將。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高致嵩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三、羅策群。生於1893年,廣東興寧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科畢業,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少將副師長。
抗戰爆發時任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四七五旅旅長,參加淞滬會戰。9月在劉行與日軍血戰9晝夜。又於楊木橋擊潰日軍勁旅久留米師團,因功升任一五九師副師長。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因師長譚邃有病先期過江,代行一五九師師長之職。12日夜,來自廣東的六十六軍、八十三軍集合部隊出太平門,沿京杭公路向皖南方向突圍。羅策群率一五九師奉命打前鋒,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遇敵阻擊。數次衝擊不果,羅策群高呼「丟那媽,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不要做孬種)」,親自率隊向敵人衝鋒,不幸中彈殉國,時年44歲,全師兩千將士同時壯烈殉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羅策群為陸軍中將。2014年9月1日,羅策群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少將八名:
四、朱赤。生於1900年(另有一說為1903年),江西修水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少將旅長。
1937年七七抗戰爆發,朱赤任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三團團長,屢次請戰效命。8月,晉升為二六二旅少將旅長,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曾在上海八字橋等地首戰日軍,攻占日本海軍司令部。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八十八師以二六二旅、二六四旅及一個補充團兵力守衛雨花台一帶。10日以後,日軍以兩個師團在飛機、大炮、坦克的協同下全力猛攻雨花台。守軍奮勇血戰,反覆肉搏,第一、二線陣地相繼被摧毀,仍率餘部退縮至核心工事頑強抗擊。12日下午,部隊損失殆盡,僅餘特務連,朱赤命士兵打開幾十箱手榴彈蓋子,用繩串連導火索,待日軍進至陣地前沿時全部引爆,敵人遺屍遍地。朱赤所率殘部一百餘人因彈盡力竭全部殉國。
198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朱赤將軍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朱赤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五、易安華。生於1900年,江西宜春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憲兵科畢業,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
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隨八十七師圍攻上海市區日軍陣地,斃傷大量日軍,升任該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中華門右翼陣地。10日午後,日軍第九師團部分日軍沖入光華門,占據沿街房屋。易安華乃率部與該師二六一旅經過8個多小時血戰,全殲此部入城日軍,重奪光華門陣地。此次戰鬥後,易安華雖頭部、腰部、臂部等5處負傷仍堅持不撤離,說:「我是堂堂的中國軍人,決不偷生而負國負民,我誓與將士們同生死,與陣地共存亡。」12日,光華門右翼雨花台陣地失守,左翼中山門陣地亦被日軍突破,易安華旅三面受敵,激戰中易安華腰部中彈身亡,遺體落入了護城河,卒年37歲,遺體最終未運出南京城。
198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易安華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六、姚中英。生於1896年,廣東平遠人,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第八十三軍一五六師少將參謀長。
1937年,姚中英以上校團長職務由廣東韶關奔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因功升為第八十三軍一五六師少將參謀長。12月8日,奉命率部與三十六師預備二團匯合在紫金山以東的青龍山、龍王山一線,掩護第一線守軍退守復廓陣地,與銜尾猛攻的日軍連日激戰,後因傷亡慘重退入太平門。12日,指揮所部向日軍兵力薄弱處突擊,身先士卒,輾轉衝殺,不幸中彈,壯烈殉國。
2014年9月1日,姚中英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七、司徒非。生於1893年,廣東開平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第六十六軍一六O師少將參謀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任第四路軍少將高級參謀。一六O師參加淞滬會戰時,在該師協助指揮。11月,任一六O師少將參謀長,隨軍退守南京。12月6日至8日在湯山阻敵。12月10日奉命突圍,隨部經太平門突圍至句容撤至大水關與日軍大部相遇,激戰三日,1937年12月13日,身中數彈壯烈殉國,該師數千將士亦全部戰死殉國。
後司徒非將軍靈位入祀中華民國忠烈祠,供國人致祭供奉。1957年4月8日,由台灣國防部部長俞大維親自核准,向司徒非將軍在台灣的親屬頒發了烈士撫恤令。
八、李蘭池。生於1898年,遼寧錦西人,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七期步兵科畢業,第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少將副師長。
1937年,第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參加淞滬會戰,駐防江蘇南通、海門等地,守備長江左岸。12月10日開赴南京前線,在蔣廟一帶與日軍激戰,李蘭池將軍親上火線督陣,擊退日軍進攻。12日,南京城破,奉命突圍,率隊衝鋒時於太平門附近中彈陣亡殉國。
2014年9月1日,李蘭池將軍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九、劉國用。生於1898年,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七十四軍第五十八師一七四旅少將副旅長。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牛首山。9日,在與敵激戰3日後,退守水西門以東地區為預備隊。13日因彈盡與數千將士於水西門外殉國。
十、藍運東。生於1899年,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預備第十師少將參謀長。
1937年10月任福建新兵編成預備第十師少將參謀長,12月殉國於南京保衛戰。
十一、萬全策。生於1902年,廣西蒼梧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一旅少將參謀長。
1937年12月,隨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參加南京保衛戰。第一旅防守紫金山南的工兵學校左側、孝陵衛、西山、中山門一帶,旅指揮所設紫金山第一峰。自8日起協助旅長周振強與敵交戰,主陣地始終未失。至11日戰事最激烈時陣亡,時年35歲。
追贈陸軍少將七名:
十二、雷震。生於1901年,四川蒲江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炮兵科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三旅上校副旅長。
1937年抗戰爆發,調南京,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三旅上校副旅長。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堅守紫金山陣地。13日,掩護軍民於下關火車站乘火車突圍,與連長雷天乙等上最後一節車廂殿後。日機空襲將列車炸斷,火車頭拉着前面車廂開走,於是下車指揮官兵抗擊日軍勁旅近衛師團,力戰陣亡殉國,年36歲。
1938年9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雷震為陸軍少將,入祀蒲江忠烈祠。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雷震將軍為革命烈士。
十三、謝承瑞。生於1905年,江西南康人,法國里昂中法大學陸軍專業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所部與八十七師二六0旅共同防守工兵學校。12月9日,防守淳化的五十一師敗退回城,在尾追的日軍第九師團的猛攻下陣地失守,遂退入光華門與八十七師、一五六師、憲兵教導二團等堅守城垣,並迫退城外日軍。12月10日於光華門兩度擊退破城日軍,殲滅殘敵,但原本抱病參戰的謝承瑞亦在戰事中為火焰所傷,12月13日凌晨奉命向下關方向撤退,於挹江門因身體虛弱被擁擠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時年32歲。
1938年10月6日,國民政府追晉謝承瑞為陸軍少將。1988年1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謝承瑞將軍為革命烈士。
十四、華品章。生於1902年,四川西昌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炮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長。
1937年8月開赴上海前線抗擊日軍,11月底撤至南京,駐守雨花台陣地。12月9日,隨部先後擊退日軍兩個聯隊的進攻。後日軍主力在飛機、大炮、坦克的協同下連日猛攻雨花台,戰況激烈。12日下午,與旅長朱赤率殘部一百餘人殺傷大量日軍後因彈盡全部殉國。最終二六二旅全旅官兵盡數壯烈殉國。華品章時年35歲。
1939年8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華品章為陸軍少將。
十五、韓憲元。生於1902年,廣東文昌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上校團長。
1937年8月參加淞滬會戰,英勇拒敵,堅守四行倉庫掩護撤退的謝晉元即為其所部團副。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防守雨花台陣地,激戰累日。時有部屬勸言:「南京危在旦夕,宜速撤退」。韓憲元嚴責:「你們願為亡國奴嗎?我誓與陣地共存亡。」官兵聞之,決心與日軍血戰到底。12日,因彈盡力竭,在雨花台與旅長朱赤等全旅官兵壯烈殉國,年僅35歲。www.gs5000.cn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韓憲元為陸軍少將。
十六、黃紀福。生於1902年,廣東梅縣人。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
1937年率部在劉行、廣福等地奮勇抗擊日軍,予敵重創。12月,任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參加南京保衛戰,在湯山拒敵。湯山失守後經麒麟門退大水關集結待命。10日隨一五九師調駐明故宮,策應增援光華門的一五六師。12日,南京失守,隨六十六軍經太平門突圍,沿途戰鬥中壯烈殉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黃紀福為陸軍少將。
十七、蔡如柏。生於1898年,廣西邕寧人,廣西陸軍幹部養成所畢業。第六十六軍一六O師九五六團上校團長。
1937年8月,參加淞滬會戰,負責一六O師作戰補給等工作。上海失守後,調任一六O師九五六團團長。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曾隨部在湯山阻敵。8日,湯山失守,隨六十六軍奉命退至大水關休整。13日,隨部突圍至湯山時遭遇日軍第十六師團主力的攻擊,戰鬥中壯烈殉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蔡如柏為陸軍少將。
十八、程智。生於1907年,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三O二團上校團長。
1937年8月,率部隨五十一師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上海淪陷後,程智奉命率第三O二團駐守南京南郊及水西門外一帶。12月5日起,五十一師與日軍多次激戰。12日拂曉,日軍集中炮火轟擊第三O二團防守的賽虹橋,以坦克10餘輛、飛機20餘架掩護步兵發起進攻。程智激勵官兵:「南京是我國首都,城內有我們的父母兄弟,決不能讓鬼子前進一步,我們要與陣地共存亡。死在這裡,死得其所!」話音才落,程智腹部被日軍機槍擊中9彈,腸斷而出,壯烈犧牲,年僅30歲。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程智為陸軍少將。
南京保衛戰以弱戰強,悲壯慘烈,可歌可泣。在南京保衛戰中,中國政府和軍隊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表現出堅韌不拔的英勇抗戰精神。南京保衛戰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是全民族的共同財富,證明中華民族是任何敵人都無法征服的偉大民族。
視頻
南京保衛戰01之誓死保衛首都
參考資料
- ↑ 南京保衛戰:18位國民革命軍將領壯烈殉國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