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北剿匪总司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北剿匪总司令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jpg

来自 网易网 的图片

简称:"剿总"

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包括:东北、华北、徐州以及华中

包含:兵团、警备司令部、绥靖公署、战区以及绥靖区等

层级:大体与军政长官公署平行

"剿匪"总司令部简称"剿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南京政府为加强对解放军作战,扭转被动局面而在重要战略地区设立的机构。"剿总"起先主要负责所在地区的军事,后其权力和业务不断扩大,直至掌握该地的党、政、军、财大权。"剿总"下设政务委员会等机构。1949年1月,李宗仁上台后,下令撤销"剿总",改为行政长官公署。[1]

概况

"剿匪"总司令部,国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准备进行对中国共产党实施军事围剿的跨地区、跨建制之高司军事单位。一般简称为"剿总"。 1937年之前,国共已经展开对决,国民政府在各地设立一连串军事机关,进行"剿匪",后因西安事变与抗战停滞,这些军事机关在抗战期间很多都转为对日军作战单位。抗战开始时,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是按“总部-战区兵团-集团兵团(兵团,路)-军-师-旅-团”,共7级才到战术单位;1940年后简化为“总部-战区-集团军-军-师-团”,6级指挥机构;这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

1946年国民党山东当局贯彻蒋介石的“党政军通力协作”、对“赤患”实行总体战的指令,在济成立以王耀武为主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为副主任的“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统辖徐州绥靖公署设在山东境内的第二、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绥靖区党政军各机关。

作为第一线指挥、与共产党军队决战的军事单位,则为"剿匪"总司令部。 大体而言,一个典型的"剿总"下辖若干兵团、警备司令部、绥靖公署、战区以及绥靖区等,层级大体与军政长官公署平行,但在军事战斗中,指挥层级往往比军政长官公署要高。 本文中各"剿匪"总司令部战斗序列,因当年部队调动、整编、撤销、歼灭频繁,加上战后国军整编与内战同时进行,新旧制度交替之间,制度、称呼与番号混乱,故内容并不完整全面,大体是以三大会战前夕为主。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缴总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的"剿总"

1932年4月,国民政府特任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蒋介石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这是“剿总”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设在武汉,下辖左、中、右三路军,除左路军“围剿”湘鄂西苏区外,中、右两路军总兵力24个师6个旅30余万人,负责进攻鄂豫皖苏区,另有4个航空队支援地面作战,主要目标指向红军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何应钦的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则指挥江西、广东、福建以至湖南的国军,牵制削弱中央苏区红军的力量,配合北线作战。

1932年7月至1933年3月,以这两个总司令部为指挥机关,发动了对鄂豫皖、洪湖、湘鄂西和中共根据地的全面进攻,史称第四次剿共,中共方面称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第四次剿共结束后,“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在1933年8月撤销,“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在1935年2月撤销。

第五次剿共时,红军被迫离开江西,展开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国民政府在1935年11月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继续“围剿”红军。抗战结束后,西北剿总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东北

总司令:卫立煌,参谋长:赵家骧

1945年9月1日成立军事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驻长春、北平、锦州、沈阳,负责二战结束后东北接收事宜,行营设政治委员会及经济委员会,分别办理行政、经济事宜。东北行营内部设秘书厅及参谋、军务、交通、总务、经理、军法、人事、航警、通信等九处。1945年10月东北保安司令部成立,设立冀热辽边区司令部,驻地绥中,东北剿总成立后改为秦皇岛,受东北及华北剿总指挥。1946年8月22日东北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1947年10月,改主任为陈诚。1947年1月1日内部机构改设主任办公室,第一、二、三、四、总务、经理、军法、新闻等八处。1947年11月1日东北行辕政治、经济委员会合并组成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1948年1月17日成立东北剿总,驻沈阳,受国防部及东北行辕指导,司令卫立煌,同年6月2日东北行辕撤销,行辕政务委员会按原编制改称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兵力方面则重新组建了在1947年冬季作战中被消灭的新5军,新编成新8军,使正规部队达到十四个军约四十八万。原华北"剿总"和东北"剿总"共同指挥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改称锦州指挥所,并划归东北"剿总"单独指挥,由范汉杰任指挥所主任,指挥第6兵团共四个军十四个师,连同地方部队约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山海关一线,由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指挥第1兵团两个军六个师,连同地方部队约十万人守长春,牵制解放军主力。辽沈战役前夕,东北剿总已经下辖正规军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总兵力为55万人,指导辽沈战役。1948年11月16日因锦州会战失败,宣布撤销。

华北

1945年9月国民政府为处理接收事宜,改组李宗仁汉中行营,成立北平行营。1946年9月1日,北平行营改组为国民政府北平行辕,李宗仁被委以主任,驻北平中南海居仁堂。1947年11月间,蒋介石到北平召傅等开会,合并张垣、保定两个绥靖公署,改组为"剿总",司令傅作义,以冀、察、绥、晋北为作战区域,1948年秋天热河也划入指挥区。1948年5月,北平行辕撤销。平津战役后,随着北平解放而结束。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陈继承、刘多荃、宋肯堂、上官云湘、邓宝珊、吴奇伟、冯钦哉、郭纵汾 参谋长:李世杰

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第16军军长:袁朴下辖第22师、第94师、第109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6个团) 第94军军长:郑庭锋下辖第5师、第43师、第121师,共9个团 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第62军军长:林伟俦下辖第95师、第151师、第157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6个团) 第92军军长:侯镜如下辖第21师、第56师、第142师,共9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7个团) 第13军军长:石觉下辖第4师、第89师、第155师、第297师、第299师,共15个团 第35军军长:郭景云下辖第101师、新31师、新32师,共9个团; 暂编第2军军长(一零一军):李士林下辖第二七一师、二七二师、二七三师; 暂编第3军军长:安春山下辖暂10师、暂11师、暂17师,共9个团,后为第104军 暂编第4军军长:袁庆荣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第22军军长:左协中下辖第86师、新11旅,共5个团(以实际人数折算成3个团) 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张垣警备司令:孙兰峰下辖整编骑兵第5旅,整编骑兵第11旅

华中

1945年10月成立武汉行营,驻武汉,主任程潜,1946年10月改为武汉行辕。司令白崇禧,辖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和第5(信阳)、第13(南阳)、第16(咸宁)绥靖区,共35万余人,主力分布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平汉铁路确山至汉口段和长江北岸宜昌至安庆段。1947年4月设立九江指挥部,负责进行大别山清剿任务。1948年3月武汉行辕改为武汉绥靖公署,6月合并九江指挥部升格为华中剿总,支援徐州剿总进行徐蚌会战。1949年4月后改组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对抗解放军的渡江战役。

辖区部队与防区也常有变动,如:九江指挥所时期以津浦铁路、平汉铁路、淮南、江北一带为作战区域,武汉绥靖公署时期则以两湖、江西、安徽、河南南部为主,长沙绥靖公署成立后,则缩小为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一部为主。

总司令:白崇禧 副总司令:张轸、宋希濂、夏威、潘文华、徐祖贻、李品仙

参谋长:李品仙

毛主席的军用地图

当时,武汉“剿匪”总司令是蒋介石,副总司令是张学良,主持日常工作的是秘书长杨永泰。杨永泰此人奸诈,诡计多端。李明灏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借图”是万分困难的。于是,他平下心来,借来十几张军用地图,趴在桌上不时用绘图尺,这里量量,那里比比,在地图上画着各种符号。他恨不得自己能背着画出图来。他还叫来机要室女秘书:“这位是李参议,今后作战室业务研究小组的军用地图均由他一人负责借用,要尽量提供方便。”这人就是蒋介石的心腹、主持日常工作的秘书长杨永泰。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一直在察言观色的李明灏,认为时机差不多了,便采取多借少登记等办法,开始一天搞几张,渐渐十几张、几十张,甚至一天搞到30张,他把这些没登记的军用地图锁在自己地图桌内,等到他值班再乘机装进大皮箱里,日积月累,大皮箱装了一大半。他要给毛泽东多带点礼物,决心再多“借”一些。

不料,这时机要室传出丢失两张军用地图的消息,杨永泰立即下令严查,李明灏好几天不敢动手。好在有女秘书担保:“李明灏是最规矩的”,李明灏才未卷进漩涡之中。查来查去,原来是一中校参谋丢失的,才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机智的李明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将毛泽东所要的军用地图“借”齐了。他立即用暗号联系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刘仁霖,不几天,刘就派来一位湖南妹子化装来到武汉与他接头。 李明灏跟上司谎称是自己表妹,要到国外留学,出国前特来武汉买些东西,并请了假。

陪表妹转了一天。他为此又办了特别通行证。到晚上8时,又特地向杨永泰请了假,说是送表妹上船。8时15分已换成便衣的李明灏和打扮成官太太的湖南妹子坐上了黄包车。 在昏暗路灯下,黄包车飞快向码头飞奔,很快来到了第一道岗哨,李明灏掏出特别通行证,晃了晃,哨兵就打开了铁门。又过十分钟,黄包车正向一个胡同拐弯时,突然闯出一群便衣警察挡住去路,李照样把特别通行证晃了晃,而这群人干脆不理,冲上来就将李和湖南妹子拉下车来,然后提下皮箱要检查,他们砸锁开箱,打开一看,里面尽是换洗衣服和女人用品。他们并不甘心又围住黄包车这里敲敲,那里捅捅。李明灏又掏出军官证给领头的看。

李明灏紧握老王的手,叮嘱道:“老王同志,请连夜速转,越快越好,毛泽东同志急等军用地图呢!”临别时,老王又传达了上级指示:“党组织叫你务必寻找借口,马上离开武汉,以免遭灾。”李明灏回到总部后不久,就来到了南京。

这批军用地图很快由中共地下党转到了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的手中。

视频

平津战役,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傅作义率部起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