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半抗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半抗原是中国科技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是指某些单独存在时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carriers)交联或结合(通常是以共价键的形式进行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从而诱导免疫应答的小分子物质。由于半抗原需要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才能诱导免疫应答,因此它只有免疫反应性(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 常见的半抗原有多糖、类脂、核酸和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和药物等。

历史起源

半抗原的概念最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在20世纪早期提出。在一项实验中,他向小鼠体内注射间氨基苯磺酸盐,发现这种物质不能引起免疫反应。而将间氨基苯磺酸盐与载体(卵清蛋白)连接后再注入小鼠体内则观察到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同时作用于间氨基苯磺酸盐和载体。卡尔把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反应”(haptenicresponse),其中haptenic一词来自希腊语“haptein”,意思是“固定”。

载体分类

半抗原-载体复合物

半抗原通常会与血清中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如果半抗原-载体复合物的分子量大于3000 MW,它就具有免疫原性。此时,由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将同时针对载体和半抗原。

而一些半抗原可以与细胞膜(如红细胞)结合,这种细胞-小分子复合物被称为“新抗原”(neoantigen)。如布洛芬等药物可与红细胞形成新抗原。而一旦引起免疫反应,就会导致新抗原红细胞的溶解,发生溶血性贫血。

常见的载体

钥孔血蓝蛋白(KLH) 钥孔血蓝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中的含铜蛋白质,分子量在4.5×105~1.3×107Da范围内。KLH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是最常用的载体,也是用于哺乳动物宿主(如兔和小鼠)的理想载体。然而,KLH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差,呈絮状,但这不影响KLH的免疫原性。

牛血清白蛋白(BSA) 牛血清白蛋白是从牛的血浆中提取的一种蛋白,为可得的最稳定、溶解度最高的白蛋白之一。它的分子量为6.7×104Da,其结构中包含有59个赖氨酸。BSA是弱抗原性化合物的常用载体。由于分子量较小而较易溶于水,BSA常用于免疫测定。然而,因为BSA在基于抗体的测定(如ELISA)中常用于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所以若使用针对半抗原-BSA复合物的抗体进行测定会产生假阳性。

卵清蛋白(OVA) [5] 卵清蛋白是从鸡蛋蛋白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为45×103Da。OVA通常是用作备用的载体,用来确认抗体对半抗原具有特异性而不是对载体。

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引起的免疫反应需要半抗原特异性B细胞和载体特异性辅助T细胞的参与。B细胞识别复合物上的半抗原后将复合物内吞并对载体进行加工,产生载体-MHCII类分子复合物,从而将载体提呈给载体特异性辅助T细胞。于是辅助T细胞活化后和B细胞相连接,将其激活,使其分泌抗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