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塔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半塔镇在安徽省的东部地区,有一块状如葫芦形的土地伸入江苏省境内。葫芦头是安徽省天长市,葫芦颈便是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半塔镇以其悠久而光荣的革命历史,及较强的综合镇力,而成为来安县两个副县级重点建制镇之一。[1]
中文名称: 半塔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下辖地区: 全镇辖21个村,2个社区
政府驻地: 塔山北路
电话区号: 0550
邮政区码: 239214
面 积: 285.11平方千米
人 口: 65592人(2017)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半塔烈士陵园
火车站: 滁州站,滁州北站
车牌代码: 皖M
学 校: 半塔中学
目录
建制沿革
1949年设半塔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半塔镇面积159.5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辖胡圩、半塔、魏巷、胡郢、红旗、丁城、庆义、黄郢、杨港、宝塔、洪郢、马厂、小山、许港、马头、龙湖、谢碾、兴隆、罗庄、花园、大余郢、邢港、铁佛、马港、何郢25个行政村;兴隆乡面积56.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天河、张郢、白云、双龙、王集、高山、洪山、朱港8个行政村;邵集乡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石桥、鱼良、姚塘、刘郢、壮涧、罗山、松郢、高涧8个行政村。2000年,半塔镇31710人,邵集乡13190人,兴隆乡13034人,大余郢(未批乡)12185人(均为五普常住人口)。2007年,撤销邵集乡(8村,52.9平方千米,14758人)、兴隆乡(9村,53.4平方千米,14382人),并入半塔镇,辖2个社区、46个村,面积287.3平方千米,人口72707人,镇政府驻塔山北路。
地理概况
滁州市来安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南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东与本省天长市接壤。65592人(2017)。312、238省道公路过境。
行政区划
来安县半塔镇辖21个村,2个社区,分别是:红旗村、龙湖村、半塔村、黄郢村、丁城村、马厂村、小山村、宝塔村、马头村、罗庄村、何郢村、大余郢村、邢港村、松郢村、北涧村、大刘郢村、鱼塘村、兴隆村、高山村、白云村、王集村、康宁社区、奇辉社区。镇政府驻塔山北路。
地理简介
在安徽省的东部地区,有一块状如葫芦形的土地伸入江苏省境内。葫芦头是安徽省天长市,葫芦颈便是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半塔镇东临天长,西依明光,南邻六合,北接盱眙。距南京市90公里,距205国道仅17公里,“盱宁”、“滁扬”两条公路干线在集镇中心纵横贯穿。皖苏两省五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及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使之长期以来始终是苏皖边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随着东西部发展之产业梯度转移,该镇正在成为各地有远见的投资人的项目投资目的地。半塔镇总面积285.11平方千米。该镇辖罗庄、何郢、大余郢、邢港、丁城、半塔、龙湖、红旗、黄郢、小山、马厂、宝塔、马头、松郢、北涧、大刘郢、鱼塘、兴隆、高山、王集、白云21个行政村,康宁、奇辉2个居委会,总人口65592人(2017)。具有较为丰富的人力、土地和矿产资源。镇域内蕴藏有大量的膨润土、凹凸棒土和优质矿泉水等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区内盛产姜、蒜、芝麻、绿豆、鸭、鹅、野山鸡等特色农副产品和优质水稻、玉米、地瓜、冬瓜、水果山芋等大宗农产品。
人文历史
半塔镇原名白塔集。半塔镇西北角光山(今塔山)上曾有一座白塔寺,据来安县志记载:“白塔集有一砖塔,雷电摄击三层,遗于泗州优虎山,今存半塔,刻有赤乌元年(公元238年)字样”。“赤乌”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年号,南朝梁武帝因在白塔镇大败魏兵,认为这是佛力所为,乃重修“白塔”。明朝以前塔身基本完好,明朝初年,因雷击三层,仅存半个塔,故名半塔。抗日战争时期,半塔是皖东重要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在津浦路东的后方所在地。刘少奇、张云逸、罗炳辉、徐海东、方毅、张劲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有名的半塔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陈毅同志对此有过高度评价:“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为纪念半塔保卫战和刘少奇在皖东,解放后,在半塔集西的光山上,先后兴建了烈士纪念塔和“刘少奇在皖东”、“半塔革命纪念馆”两座纪念馆舍。塔身及雕像由中央美院设计,塔上分别由陈毅和张凯帆题词,张云逸同志为之撰写了《半塔烈士纪念碑记》。烈士陵园已成为半塔镇标志性场所,每年接待周边地区近十万名群众前往参观、游览。
综合经济
改革开放已来,该镇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经济总产值8.6亿元,较90年增长6.5倍;财政收入890万元,较90年增长5.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其它社会各业也都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全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多种经营生产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其中地瓜、水果山芋等特色农产品畅销苏、皖、浙、沪。工企业生产势头不断加强,本镇企业已涵盖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其中化工、建材成为全镇主导产业。顺利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明星企业。该企业主打产品聚氨酯砻谷辊多次获得国家级高新科技产品奖项。产品畅销全国,部分产品出口。全镇外来投资及其它民营经济发展也十分迅猛,近年来,新上建材类企业8家、轻工类企业6家、化工类企业4家,单个项目投资额均在200万元以上,一期工程一次性投资额最高达1200万元。
投资指南
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立足我镇承东接西的区位条件,镇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地接纳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自觉接受东部向西部的产业发展梯度转移,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我镇投资兴业。镇党委、政府结合镇内资源条件及工农业发展现状,拟定的发展重点是:全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项目,提升全镇工业经济竞争力;重点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兴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强化大宗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提高农产品工业化水平;欢迎投资商贸及其它服务业,推动我镇各业协调发展。为适应招商引资项目发展需求,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发展的软硬件建设:设立半塔工业经济园,在滁天路与盱宁路交汊处,规划出600亩工业园用地区域,所有项目企业一旦入驻,镇积极为其提供基本的入园兴业条件。到本镇投资所需用地,实行综合地价,亩均费用总计不超过1.8万元,实行“水、电、路、邮、话”综合配套。各入驻企业仅需交取必要的成本费用,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凡到我镇投资的企业项目实行专人帮办。项目资金到位、开工建设前后,由镇委派专人帮助办理各类证照及相关手续,确保企业顺利开工。严格落实国家税务、工商征管政策,并积极帮助新建企业协调落实优惠政策,对绩效突出的企业实行税费适度返还奖励。对新建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吃、拿、卡、要”,严禁各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行为。
地理交通
半塔镇以其悠久而光荣的革命历史,及较强的综合镇力,而成为来安县两个副县级重点建制镇之一(另一个为新安镇)。该镇坐落在来安县城北30公里处,她东临天长,西依明光,南邻六合,北接盱眙。处于南京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层,距南京市90公里,距205国道仅17公里,“盱(眙)宁(南京)”、“滁(州)扬(州)”两条公路干线在集镇中心纵横贯穿。随着东西部发展之产业梯度转移,该镇正在成为各地有远见的投资人的项目投资目的地。
发展概况
2004年以来,半塔镇企业已涵盖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其中化工、建材成为全镇主导产业。
工业相关
半塔镇抓住东向发展大好机遇,按照“吸引外来投资、鼓励内部投资”思路,强力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动力。他们坚持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通过驻点招商、离岗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等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坚持“亲商、安商、助商”政策,制定出台了《半塔镇“东向发展”实施战略》《半塔镇“吸引外来投资、鼓励内部投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同时利用丰富的水力、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牵动力的制造和加工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全镇外来投资及其它民营经济发展也十分迅猛,新上建材类企业8家、轻工类企业6家、化工类企业4家,单个项目投资额均在200万元以上,一期工程一次性投资额最高达1200万元。
农业相关
半塔镇坚持“稳粮、扩经、增牧”的原则,以“五早”种植和畜牧养殖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引导经济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半塔镇罗庄村着力调优种植结构,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先后引进水果山芋、地瓜、南瓜等农产品品种10余个,还积极套种西瓜、葡萄等,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已建成2000多亩“五瓜一薯”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全村农作物面积90%以上。2007年,罗庄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半塔村发挥城关村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业,已种植各类大棚蔬菜300多亩,既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又实现了农民增收。半塔镇盛产小麦、水稻、油菜等大宗农产品,水果型山芋、西瓜、冬瓜等经济作物种植初具规模,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半塔镇矿产丰富,优质矿泉水、玄武岩、膨润土储量较大,镇内规模型水库8座,各类中小水库蓄水量7000万方以上。半塔烈士陵园位于集镇西侧,依山傍水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镇年向外输出富余劳力8000人以上,镇内劳动用工报酬大大低于周边地区。
烈士陵园
半塔镇地处苏皖两省的盱眙县、天长市、来安县、六合区、明光市五县市区交界处,四周丘陵起伏,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九三九年秋以罗炳辉为司令员,郭述申为政委,周骏鸣为副司令员,方毅为主任,赵启民为参谋长的新四军第五支队,开辟了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完成了东进皖东敌后,实行战略展开的任务,初步打开了淮南路东敌后抗战局面。历史上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一九四〇年三月在蒋介石的策划下,安徽李品仙,江苏韩德勤两顽军对我皖东地区实行东西夹击,妄图消灭我新四军部队,我军在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率领下,对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予以坚决反击。正当我五支队主力支援路西反击李品仙顽军之际,韩德勤顽军乘我路东空虚,纠集万余兵力,向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半塔镇及附近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我路东部队在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五支队政委郭述申、副司令员周骏鸣、主任张劲夫和路东省委书记方毅的指挥下,坚决执行中原局、江北指挥部固守待援和积极防御的战术原则,以教导大队五百余人固守半塔集,以十团、十五团各一部分及特务营,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从南北两翼钳击围攻半塔之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指战员不畏强敌,从三月二十一日拂晓到三月二十七日晚,浴血奋战七昼夜,击退了顽军多次进攻,半塔阵地巍然屹立,完成了我先打桂顽,后打韩顽的战役意图。路西我军大捷后,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主力兼程回师路东,江南指挥部陈毅亦命令挺进纵队叶飞、苏皖支队陶勇率部增援,在江北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我军于三月二十九日开始全线反击,韩顽在我军两面夹击下,伤亡惨重,歼敌有生力量三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韩顽溃不成军,仓惶逃窜,我军乘胜追至三河南岸,至四月九日,路东地区反顽作战胜利结束。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保证了我路西部队对桂顽作战的胜利。半塔保卫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陈毅同志对半塔保卫战给予很高评价,他说过,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为了纪念在半塔保卫战与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一九四四年三月,由方毅在军政民座谈会上提议并通过,由罗炳辉亲自负责在半塔镇西北一华里的头道光山上建造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一九四六年,因我军战略转移,撤离半塔,烈士塔建造一半就停工了。建国以后,来安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于一九五八年开始续建半塔烈士纪念塔,并以纪念塔为中心,依山而筑,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的烈士陵园。纪念塔矗立在塔山之峰,高十米,为四方台林。塔顶屹立着身背斗笠、大刀、持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的雕像,这尊石雕像是在陈毅亲切关怀下,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们精心雕凿的。塔的正面为陈毅亲笔书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雄浑遒劲的大字。背面是省委书记张恺帆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纪念塔前立着大理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张云逸一九六四年五月一日撰写的碑文。纪念塔正前方是两座对称的琉璃瓦凉亭。纪念塔西侧是陈列馆,陈列着革命历史资料,供人们参观学习。
红色旅游
地处皖东革命老区的半塔镇,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借安徽省东向发展之机,引进资金和先进理念,积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不断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截至2008年,半塔烈士陵园已列入全省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被纳入江苏省红色旅游“新四军之旅”线路和红色旅游规划,半塔保卫战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塔镇以半塔保卫战旧址和大刘郢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为龙头,以少奇楼、新四军二师纪念林等革命旧址为依托,不断修复旧遗存,建设新景点,全力打造融馆、塔、堂、墓、园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另外,通过举行推介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主动与苏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接,打响红色旅游牌。
视频
来安县半塔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