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十方镇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位于武平县东部,镇中心十方村位于东经116°13’,北纬25°02’。镇境东临上杭县湖洋乡,西与城厢乡接壤,南与岩前镇、中赤乡相连,北抵武东乡。国道205线和省道306线在集镇交汇,是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截止2009年,十方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5亿元。辖19个行政村。十方镇有景点古成德桥。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5615公顷,常住人口21456人。[1]
中文名: 十方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武平县
地理位置: 东经116°13’,北纬25°02’
面 积: 15615 公顷
下辖地区: 辖19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十方镇富方街78号
电话区号: 0597
邮政区码: 364301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1456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古成德桥
车牌代码: 闽F
目录
概况
武平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常住人口28973人(2010年六普)。辖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黎畲村,距县城18千米。G25长深高速、205国道过境。
沿革
1958年设红旗公社,1984年建十方镇。1996年,辖十方、黎明、黎畲、三坊、白土、来福、中和、和平、处明、梅坑、鲜南、丘坑、集贤、叶坑、高梧、彭寨、熊新、乐畲、鲜水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十方。2000年常住人口36277人(五普)。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824103:~201220乐畲村~202220彭寨村~203220熊新村~204220高梧村~205121黎畲村~206220黎明村 ~207 122十方村 ~208 122三坊村 ~209 220白土村 ~210 220来福村 ~211 220中和村 ~212 220和平村 ~213 220处明村 ~214 220梅坑村 ~215 220叶坑村 ~216 122丘坑村 ~217 122鲜南村 ~218 122鲜水村 ~219 122集贤村
1984年10月撤销十方公社,设十方镇。
行政区划
2000年,十方镇辖19个村:十方村、黎明村、黎畲村、三坊村、白土村、来福村、中和村、和平村、处明村、梅坑村、鲜南村、丘坑村、集贤村、叶坑村、高梧村、彭寨村、熊新村、乐畲村、鲜水村。镇政府驻十方镇富方街7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十方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东部,东经116°13’,北纬25°02’。东邻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西接平川镇、中山镇,南连岩前镇,北靠武东乡。
地形地貌
十方属武平东南山地丘陵区,境内500米以下的丘陵8227公顷,占该镇面积的53.1%,其中低丘271公顷。
气候
十方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期,降雨相对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季平均气温19.5℃,月平均降水量215.6;夏季平均气温26.7℃,月平均降水量210.5毫米;秋季平均气温20.9℃,月平均降水量71.8毫米;冬季平均气温10.9℃,月平均降水量60.4毫米。初霜开始于12月,终霜为2月23日左右,霜期85天,无霜期280天。年平均气温19.6℃,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十方镇有林地面积16.7万亩,森林覆盖率74.9%,国省道沿线和集镇周边全部实行封山绿化。林木蓄积量34.53万立方米,立竹量200万根。
矿物资源
截至2000年,十方镇内已探明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铁矿、锰、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333级别以上)有280万吨。锰矿石,主要为淋积堆积型,品位较低,含硅、铁较高,工业价值较低,梅坑锰矿区有6.7万吨。
水资源
十方镇主要河流为处明溪,由北向西南流出,汇合于中赤乡上赤村,汇岩前之水入中赤河,境内流长19公里。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8月9日,十方镇有人口4.2万人。 绝大部分为汉族人,有极少部分为畲族人。2017年,常住人口21456人。
交通
十方镇属国道205线、省道306线交汇点,是闽西通往广东、江西的交通要道,国、省道沿线村达10个,占52.6%。古武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中第三纵“长春至深圳”福建省境内段的组成部分,是福建省“三纵八横”高速公路规划网的第三纵,也是龙岩规划中“二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一纵。十方镇有乡村公路3条,总长16公里。截至2000年,19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全镇公路总长54公里,总长67公里。
经济
综述
截至2009年,十方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5亿元,比2008年增长17.8%;工业产值5.83亿元,比2008年增长5.4%;新上项目4个,新增投入1553万元;规模工业产值3.5亿元,比2008年增长16.5%;乡镇工业新增投入1.38亿元,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6335万元;农业总产值2.15亿元(现行价),比2008年增长7.5%;财政总收入955.84万元,比2008年增长14.4%,其中镇级财政收入509.87万元,比2008年增长21.98%;农民人均纯收入5547元,比2008年增长7%。
第一产业
2012年,十方镇被授予龙岩市土地流转“十佳乡镇”,全镇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占耕地面积58%,建立了2个早稻、2个晚稻共4个万亩示范片。建立了连片流转300亩以上市级示范片2个,连片流转100亩以上示范片9个。在高梧、叶坑、集贤等片区建立粮食高产万亩示范基地。建成葡萄、食用菌等设施栽培示范基地3个,建立了千亩烤烟示范片2个,千亩药材种植基地1个,千亩桑果园1个,220亩钢架大棚葡萄种植示范基地1个。截至2014年,十方镇西瓜年亩产量达5000公斤,亩产值逾1.3万元;葡萄年亩产量达1500-2500公斤,亩产值逾1.5万元;每年可吸收劳动力约1.85万个工作日,增加农民收入148万元以上。2015年上半年,十方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3亿元,与2014年相比同比增长5.2%,增幅居全县之首。
第二产业
截至2011年,十方镇工业集中区在原有10家企业的基础上,新签约项目5家,新开工项目6家。2014年,十方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家,全年完成产值14.2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3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33%。积极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工业集中区共入驻企业31家,总投资16.5亿元,2014年实现产值12.8亿元。
第三产业
2000年,十方镇新建十方粮油批发市场,十方蔬菜批发市场至年底,镇内有2个专业市场,1个镇级集市市场,1个村级集市市场,个体摊位总数725个墟天日均人流量1.2万人次,年成交额37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十方镇内有普通中学武平县十方中心学校,初级中学鹅山中学,高梧中学。在校学生3436人,其中高中学生991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5008人;幼儿班39个,在园幼儿1014人;教职工547人。其中中学教师246人,小学教师255人,幼儿教师46人。学校占地面积20.2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占地面积8.6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0万平方米。截至2008年,十方镇完成了总投资280万元的十方中学教师公寓楼和总投资125万元的综合教学楼;完成了总投资80万元的高梧中学生活综合楼;完成了总投资260万元的十方中心学校教学楼。
医疗卫生
截至2000年,全镇有镇中心卫生院1所。院房占地面积0.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开设中西医门诊、手术、X光、B超、心电图、化验、牙科、科、妇幼保健等室和药房、病房,有病床35张,医用设备总价值12.6万元。卫生技术人员41人,比1988年增加11人。个体开业医生3人,乡村医生57人,卫生员6人,接生员6人。截至2008年,十方镇总投资80万元的计生服务所、总投资1200万元的十方客运站和投资80万元的十方卫生院综合楼扩建项目在建设中。
基础设施
截至2008年,十方镇总投资1600万元的陈田水库建成,解决了企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主街道富方街路灯、排污、铲除绿化带拓宽路面、搭建统一篷架等改造;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垃圾焚烧炉建设,集镇垃圾得到规范处理。截至2011年,十方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固定电话入户率78%,移动电话覆盖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8%,兴建了日供水4500吨的自来水厂和35千伏安变电站,220千伏安变电站正在施工建设中。占地20亩、总投资近200万元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体育老年活动中心正在施工建设中。
文化事业
截至2008年,十方镇完成了占地20亩,总投资约200万元的十方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投资80万元的十方福利中心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旅游景点
古成德桥
古成德桥是一座石拱桥,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十方镇高梧村。古成德桥建于清乾隆丙申(1776)年。全长七十五点三米,宽六点三五米,高七米多。分三个拱门过水,每拱跨度九米。两端各有引桥,北端引桥长九点六米,南段引桥长五点八米。桥面中间铺有长宽相等的矩形条石;与条石相连的两侧,平铺着方石。桥身全用石砌成两座菱角那样的尖锐雅致的破水墩,其作用是减低洪水的冲力,保护桥身的稳定巩固。据说最大洪水时,水面离桥面仅尺余,水小时仅一个拱门过水。源于牛子岌,经乐畲、黄柏、彭寨入石田的溪水,即经此拱门流向上杭,与汀江汇集。成德桥原是通往上杭、长汀的大道,原来的武杭公路就在这桥面上通过,往武东中间堂的汽车亦经此桥。一九三五年春,新辟杭武公路已改道,不经此桥。
视频
十方镇处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