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十八里镇

十八里镇地处皖豫交界处,东邻亳州新城,西接河南鹿邑,北依涡河水道,是个城郊型经济强镇,辖12个村和两个社区,216个自然村。2017年,十八里镇行政区域面积8530公顷,常住人口62595人。2019年10月,十八里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中文名称: 十八里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亳州市谯城区

面 积: 8530公顷

人 口: 62595人(2017年)

目录

总体概况

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地处皖豫交界处,东邻亳州新城,西接河南鹿邑,G105、G311纵横全镇,涡河水运通江达海,距京九铁路最近处仅2km。十八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道教著名学者“希夷先生”陈抟的故里,华佗“五禽戏”在这里发扬光大。该镇是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省环境优美乡镇、省扩权强镇试点镇、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区“二三四”发展战略重点镇。G105、G311纵横全镇,东距京九铁路、济广高速公路最近处仅2km,涡河水运通江达海。辖12个村和两个社区,216个自然村。

地理环境

十八里镇毗邻市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沙质或沙淤两合土质,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该镇地处暖温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辖区内主要河流有涡河、赵王河、急三道河和宋汤河,水系流向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人工河有东风沟、杨建沟、新建沟、广连沟等,与主要河流相连,基本做到旱能浇、涝能排。该镇林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自然资源

十八里镇地处暖温半湿润季风性气侯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侯温和,雨量适中,土地为沙质或沙淤混合土质,适宜多种药材生长,是亳州传统的药材种植区。地产优质药材白芍、菊花、桔梗、夏枯球、牡丹、白术、白芷等品种的种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2009年经省财政厅批准,建立安徽亳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2014年通过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验收。先后有北京同仁堂、安徽济人药业、安徽协和成药业、亳州京皖药业、海鑫、广印堂、沪谯、皖北药业等十余家国家、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建立标准规范化种植基地,已流转土地2.2万亩。

教育文化

辖区内有公立中学5所:孙口、十八里、十二里、侯桥、羊庙,小学27所;有民办教育机构皖博学校(设有幼儿园、初中、高中)、智达实验学校; 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44个。

经济发展

十八里镇高密度打造了工业园区,铸造了集聚产业、招商引资于一体的的发展平台。其中,位于城郊的工业园A区,是区民营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布局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粮棉作物深加工等行业;位于“311”国道两侧的工业园B区,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皖北最大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出口产品创汇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亳州工业园”。辖区内现有企业10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4家,GMP认证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工业总产值88亿元。2014年新建、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工业功能区签约项目6个,落地4个,完成投资2.4亿元。截止2014年底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工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5032亩,产业定位食品、中药材加工等相关行业,解决近万人就业,创造了功能区发展、农民增收、集体增收的双赢局面.

新村建设

十八里镇蒋李村距离亳州城区8公里,311国道和怀柴路从村中穿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约5100人,包含15个自然村。现有党员108人,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蒋李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要求。在建设品位、质量、规格上努力打造“全省领先、皖北第一”的美好乡村。该村一期工程建成房屋190套,全部通过省级验收,群众已经全部入住,满意度达100%。同时,孙口、于集新村正在启动,洪庄旧村改造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11日,十八里镇入选“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9年10月,十八里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视频

永城市十八里镇航拍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