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叶甘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匙叶甘松(学名: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是败酱科、甘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根状茎木质、粗短,下面有粗长主根,密被叶鞘纤维,有烈香。叶丛生,叶片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主脉平行三出,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花茎旁出,花序为聚伞性头状,顶生,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花序基部有披针形总苞,小苞片较小。花萼果时常增大。花冠紫红色、钟形,基部略偏突,裂片宽卵形至长圆形,花丝具毛;子房下位,花柱柱头头状。瘦果倒卵形,6-8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6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
匙叶甘松为著名的香料植物。亦可药用,其根茎及根。切段入药。味辛、甘,温。归脾、胃经。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用于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及胃脘疼痛等证。
- 中文名:匙叶甘松
- 拉丁学名: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
- 别 名:甘松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茜草目
- 科:败酱科
- 属:甘松属
- 种:匙叶甘松
- 命名者及年代:(D. Don) DC.,183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50厘米;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或斜升,下面有粗长主根,密被叶鞘纤维,有烈香。叶丛生,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25厘米,宽0.5-2.5厘米,主脉平行三出,无毛或微被毛,全缘,顶端钝渐尖,基部渐窄而为叶柄,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花茎旁出,茎生叶1-2对,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基部下延成叶柄,上部的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有时具疏齿,无柄。
花序为聚伞性头状,顶生,直径1.5-2厘米,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花序基部有4-6片披针形总苞,每花基部有窄卵形至卵形苞片1,与花近等长,小苞片2,较小。花萼5齿裂,果时常增大。花冠紫红色、钟形,基部略偏突,长4.5-9毫米,裂片5,宽卵形至长圆形,长2-3.8毫米,花冠筒外面多少被毛,里面有白毛;雄蕊4,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丝具毛;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瘦果倒卵形,长约4毫米,被毛;宿萼不等5裂,裂片三角形至卵形,长1.5-2.5毫米,顶端渐尖,稀为突尖,具明显的网脉,被毛。花期6-8月。[1]
主要价值
香料:匙叶甘松为著名的香料植物。
药用:匙叶甘松的根茎及根。切段入药。味辛、甘,温。归脾、胃经。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用于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及胃脘疼痛等证。
【藏药】榜贝:根治疗头痛,胃痛腹胀,急性胃肠炎;外用于牙疳,龋齿(泡水漱口),煎水洗脚气浮肿《滇省志》。榜贝:根及根茎主治白脉病,陈热病,中毒热病《中国藏药》。
【维药】松布力印地:根茎用于失眠健忘,心悸不安,食欲不振,高血压,胸膜胀满,气喘咳嗽,小便不利《维药志》。
【藏药】榜贝:根及根茎用于寒湿内阻,心腹胀痛:外治牙疳,龋齿,脚气浮肿《藏标》。榜贝:根及根茎主治白脉病,陈热病,中毒热病《中国藏药》。
【蒙药】乌俄尔图-胡吉,邦伯:根茎及根用于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牙痛;外用适量,熏烟可辟秽气,泡汤漱口或研末敷患处或煎汤洗脚,治脚肿《蒙药》。
【僳僳药】托质几莫:根用于胸腹胀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牙痛《怒江药》。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6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①育苗地:苗床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或腐殖质多的土地为宜。②大田移栽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养分水平中等以上,pH值在5-7之间。种植基地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
整地:①育苗地:整地时,要将地深翻20-25厘米,每公顷施3300千克-4950千克商品有机肥作基肥,然后整平作畦。畦宽1.0米-1.5米,畦长因地势而定。②大田移栽地:秋季收获作物后随即整地,整地时要求深耕,同时每公顷施3300千克-4950千克商品有机肥。移栽前要将地面整平,并且依据地势,修好排水沟。
育苗移栽
育苗
选种:甘松用种子繁殖,所选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种子。播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晒1-2天。
播种时间:早春解冻到4月底前。播种期越早越好,早播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的方法。行距15-20厘米,沟深3厘米,然后将种子拌细沙或细土,均匀撒入沟里,覆盖厚0.5-1厘米的细土,然后填压。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子30.00-45.00千克。
移栽
种苗选择:种苗选择根长在3.5厘米、根粗1.2毫米以上,无分杈,皮色正,无病虫危害的种苗作栽培用。
移栽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萌芽前。
种植方法: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进行定植,开深沟,将种苗顺沟斜放于沟壁上,尾部不得弯曲,根系要自然舒展,覆土。
田间管理
覆盖:种子播完后要覆盖遮荫,覆盖物为松枝、麦草或豆秸等,覆盖程度以遮住地面为准。当苗高5厘米时,将覆盖物揭掉。
苗期管理:苗期应保持畦面潮湿,以利出苗。苗长大后可视土壤墒情灌1-2次水即可。育苗地要做到勤除杂草,防止草荒,苗高5-7厘米时适当间苗。拔草要选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大田移栽地灌溉:移栽后及时浇水防旱,成活后可少浇或不浇水,防止烂根。生育后期,视土壤墒情灌1-2次水即可。
中耕除草:移栽后第一年除草1-3次,第二年除草1-2次,保证田间无杂草。
病害防治
褐斑病防治:褐斑病发生时,按照GB 4285的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根腐病防治:根腐病发生时,选用微生物菌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