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流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流镇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郊,面积135平方公里,是北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乡镇,是北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经贸繁荣,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曾荣获玉林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乡镇之星”、“广西最佳乡镇”、“广西综合经济实力十强镇”、“广西科技示范镇”等殊荣等荣誉称号。[1]

中文名: 北流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

地理位置: 北流市北部

面 积: 135 km²

下辖地区: 松花村、白须村、丛义村、九代村、甘村村、大燕塘村

电话区号: 0775

邮政区码: 537499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60538人

机 场: 玉林机场

火车站: 北流站

车牌代码: 桂K

荣 誉: 玉林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

简介

北流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1996年6月由松花镇和陵城镇合并而成,是北流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市西北面、圭江河两岸,东临民安镇与新荣镇,南邻塘岸镇,西与玉林市茂林镇交界,北接民乐镇西镇。2001年末,全镇土地总面积134.53平方公里,辖12个居民委员会、20个村民委员会、303个村民小组。境域有64677户、168411人。操粤语系方言,部分村民亦讲客家话。是广西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素为商贾汇聚之地,市场繁荣,商贸活跃。截至2011年3月,辖20个村,300个村民小组,19个镇直单位,27所中小学校,141个党组织,2461名党员。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把该镇六地坡村河东商会、蔬菜协会、绿满地生态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现场参观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把绿满地生态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现场参观点;玉林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现场经验交流会把丛义小学作为参观点并作了典型发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对绿满地生态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自治区第86期《创先争优简报》、《玉林日报》对该镇“四联建双促进”非公党建模式做了宣传报道。中央级、自治区级十几家新闻媒体也对该镇创先争优活动做了采访报道。在北流市庆祝建党89周年表彰大会上,该镇共有1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是全市获表彰最多的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至民国20年(1931年),分属附城及全县16个里中的一厢、二厢、小一和 吉京里管辖。

民国21年县内分6个区时划入城厢区。1950年6月起全县改设12个区1镇,归附城镇和四区管辖。

1958年8月县实行政社合一,辖地称英雄人民公社,1959年11月改称附城人民公社和陵城人民公社。

1961年增设陵城镇,1984年6月附城人民公社改为勾漏乡,陵城人民公社并入陵城镇。

1990年县镇建制调整时勾漏乡更名松花镇,陵城镇不变。

1996年6月松花镇与陵城镇合并成今北流镇。

行政辖区

北流镇勾漏村位于北流市区东面,距离市区5公里,324国道从村中通过,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3566人,耕地面积1438多亩,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勾漏洞风景区座落在该村中,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等。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总支勇立潮头,紧紧围绕“创建设堡垒工程,争当致富模范”主题,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新发展。北流镇下辖村:松花村、白须村、丛义村、九代村、甘村村、大燕塘村、凉水井村、潮塘村、中灵村、鸭埌村、新城村、勾漏村、印塘村、六地坡村、河泉村、六行村、六荣村、龙安村、环城村、居大村。

自然环境

大部分地处平原、丘陵地带,西面平坦、东北面一些石山陡峭、南面有低矮山岭连绵。土壤类型水田主要为潴育性水稻土,旱(山)地为砖红壤性红壤、河流冲积土。主要山峰勾漏山海拔217米,绵延数十公里,著名的旅游胜地勾漏洞就在其中,海拔210米的望夫山与勾漏山相对峙。主要河流圭江从塘岸镇蟠龙村入境,自南向北流经龙安、六荣、白须、丛义、环城、河泉、六地坡、印塘、勾漏9个村和城区,河岸线长达20公里,在勾漏村出境流入民安镇,汇入容县绣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7℃、降雨量1600毫米、 无霜期352天。矿产资源丰富,镇东北面的石灰石量大易采,储量708万吨,软质硅酸铅瓷土 (高岭土)、黏土是陶瓷、水泥生产的重要原料,已广为开采利用。

旅游

勾漏洞风景区位于市区东5公里的324线国道旁,被列为全国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是桂东南地区的旅游胜地。天门关位于城西3公里外的甘村,为古越道的重要关隘。中国海相泥盆系北流剖面,位于城北2公里大风门外,与勾漏石刻同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门古迹、勾漏仙踪曾列为闻名遐迩的北流八景之二。

社会事业

2010年以来,该镇落实“一事一议”项目24个,硬化村组道路8.1公里,覆盖12个村85个村民小组,全镇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5多万元,完善了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实资金80多万元建设九代、六地坡、河泉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资金64多万元建设镇综合文化站、九代村文体综合大楼、卫生所等。积极推进计生工作“八建八进”工程,率先推行“诚信计生”模式,获市计生工作创新奖和先进奖,镇计生服务所获全国首批优质服务示范所。认真抓好科教文卫等工作,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98万元,完成龙安小学等10所中小学校危房重建工作;2010年新农合参合率全市排名第一;争取新增低保指标2000个,落实资金164.15万元为98户群众进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汛抗灾工作,在6月份的防汛抗灾中,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奋战在抗灾第一线,全镇汛期无一人伤亡,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全镇矛盾纠纷案发数比上年下降47%,镇、村调解委和农村工作室调解矛盾纠纷195件,调解成功192件,调解成功率达98.4%,实现了“三不出”和“四无”目标。2010年,该镇荣获“2008—2010年建设平安玉林活动十佳平安乡镇(街道)”、“玉林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08—2010年建设平安北流活动先进镇(街道)”称号。该镇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先进强堡垒争优秀促发展”为主题,以“四联建双促进”为载体,以“解四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通过“联院校,建劳动力培训网络;联商(协)会,建信息服务平台;联农村,建劳动力转移就业快车道;联机关,建党务服务中心”,创建了玉林市首个党务服务中心、镇-村-组三级联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网络和村商(会)联建模式。深入推进“先锋承诺大行动”,开展“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学起、从群众需要干起”的主题活动,组织编写《创先争优先锋行》读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为群众办实事5200多件,已践诺5028件,践诺率达97%。2014年,为95户群众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9个,奖补金额311.395万元,覆盖20个村128个村民小组39380人;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环境整治资金380多万元,促进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经济建设

2010年以来,该镇按照“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强党建,创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模范镇”的发展定位和思路,积极服务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三示范一打造”工作大局,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镇财税收入1.85亿元,比增18.32%;工业总产值32亿元,比增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577亿元,比增58.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增2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亿元,比增10.4%;农民人均纯收入5743元,比增15.6%;新上、技改、续建项目13个,完成投资3.76亿元。配合市有效推进“两路三园五区”项目建设,完成征地1550多亩,租地850多亩,拆迁房屋57间,迁坟831座。完成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10万多平方米。积极推进九代村新农村建设和甘村、凉水井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及六地坡村坡南组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立项、规划工作。2014年,全镇完成财税入库2.7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0.09%;新上、续建、扩建、技改项目2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1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投资15.19亿元,同比增长14.55%;技改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1.5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1亿元,同比增9.8%;落实资金174.3万元。 2020年,北流镇入列为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农业

清代已种植双季稻,杂交稻种植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后期普遍种植。粮食产量一直居自治区各乡镇前列。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次为玉米、红薯、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甘蔗、木薯、蔬菜。90年代中后期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1993年和1995年分别实现吨粮镇、 吨谷镇。至2001年,全镇耕地面积2725.0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282.87公顷。粮食作物仍以稻谷为主,萝卜、潮菜、火筒菜、茄子、苦瓜、莲藕等蔬菜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先后建成5个特色农业(瓜菜、花卉等)高新科技示范园区。200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5099.00公顷、35765吨;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70.33公顷、1400.07公顷。六地坡萝卜、潮菜以其质优、味美独领风骚,形成基地化生产,“协会+农户”经营,即食型“益富华萝卜、潮菜罐头”饮誉粤、港、澳、台、东南亚;甘村绿满地2000多亩优质提子成为观光、旅游农业的主产品,供不应求;龙安荔枝、九代龙眼、六行百香果、河泉莲藕、潮塘石瓜、丛义西瓜等名、特、优水果、蔬菜,以基地化生产的企业发展模式拉动着全镇乃至全市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交通

自东汉以来,境内陆路交通主要靠城南外码头至甘村天门关之驿道。国道324线北(流)玉(林)段、北(流)容(县)段于民国15年(1926年)始建,次年建成,数次改建后至1978年城区段柏油路面扩为9米宽。1990年建成324线绕城路(宽12米长5.06公里二级柏油路)。原城区段于1993年春节拓宽成30米宽水泥大道。1994年富林塘至甘村段拓宽为60米宽1.40公里长水泥大道。省道20121线北(流)宝(圩)公路于民国17年始建,次年建成城区至隆盛镇段,1958年全线通车。1991~1992年建成北宝公路绕城路,1994年拓宽为60米宽2.29公里长水泥大道。1993~1994年3月城区段拓宽为30米宽水泥大道。县道玉(林) 容(县)一级公路于1998 年1月建成,全长21.48公里。乡道北流—潮塘(村)于1977年建成7公里柏油沙土路,潮塘(村)—西(镇)于1981年建成5公里四级沙土路。境域村村修公路,其中8个村通水泥路、7个村通 柏油路、其余为四级沙土路,各街道均为水泥路。

教育

清宣统二年(1910年),境域相继设立城南、城西、城东3所初等小学堂。民国6年(1917年)办附城十里高小校。民国2年设立北流中学。解放后,先后兴办各级学校。1993年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4年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2001年末,境域有市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中4所、初中2所、小学2所、成人技术学校1所;镇属初中4所、小学22所、小学分校29所;市属、镇属幼儿园、托儿所23所;社会力量办学职业技术学校1所、高中1所。1992年以来,镇属中小学校30多名学生先后在国家和自治区教委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勾漏初中13名学生参加全国首届中学生奥林匹克英语竞赛获“优秀团体”奖、9人获个人奖。

视频

高空航拍广西北流市大伦镇六岑六山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