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村(山西省榆社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村

来自 博雅旅游 的图片

中文名称:北村

行政区类别 村

所属地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社县云竹镇

位 置 云竹镇东面

邮 编 031801

人口数量 1145人

北村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云竹镇下辖村。紧邻镇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民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等。 [1]

简介

北村位于云竹镇东部,距云竹村2.5公里,紧邻镇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340户,1152人,党员42名,村民代表19名,在外务工人员有200余人,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等。

北村土质肥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源充沛,适于种植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等。全村耕地面积1545亩,退耕面积100余亩,果园200多亩,发展经济林600亩,玉米试验田100亩。全村共投资80多万元发展温室大棚12个,主要种植白灵菇、平菇和蔬菜等,效益可观,有效地解决了村内百名剩余劳动力。全村共有7户承包养殖小区,养猪400多头。

北村村容整洁,粉刷墙体6500平方米,绿化村街道6000米,栽树3000株。共清理垃圾40处、柴草堆放50处,修建垃圾池7处,解决了乱堆乱扔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北村自身形象,也促进了村容整洁。另外,建立完善了村内环境卫生保洁员制度,加强了对村内环境卫生的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北村公共设施设备比较齐全。近年来,投资8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室6间,有效改善了两委班子的办公环境;硬化健身活动场所400平米,成为了村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更换自来水管道并硬化村内街巷3.2公里;防洪河道治理1200 米,有效解决了多年来雨季防洪问题。

北村村与巴掌沟村、白海村、狐家沟村、赵庄村、西庄村、金丈村、海银山村、崇串村、马兰村、向阳村、申村村、斗角沟村、壁图画村、宁家沟村相邻。

2020年8月26日,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北村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北村村附近有云竹湖旅游度假区、晋中弥陀寺、晋中文峰塔、榆社化石博物馆、云竹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榆社笨鸡蛋、榆社洋槐蜜、河峪小米、河峪酥梨、社城珍珠黑小米等特产。

村情概况

北村位于云竹镇东面,距云竹2.5公里,紧邻镇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301户,1145人,党员42名,村民代表19名,在外务工人员有200余人,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等。

自然条件

北村土质肥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源充沛,适于种植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等。全村耕地面积1545亩,退耕面积100余亩,果园200多亩,发展经济林600亩,玉米试验田100亩。全村共投资80多万元发展温室大棚12个,主要种植白灵菇、平菇和蘑菇、蔬菜等,效益可观,有效地解决了村内百名剩余劳动力。全村共有7户承包养殖小区,养猪400多头。此外,为了增加耕地面积,2007年底共垫地150多亩。

村容村貌

北村村容整洁,粉刷墙体6500平方米,绿化村街道6000米,栽树3000株。共清理垃圾40处、柴草堆放50处,修建垃圾池7处,解决了乱堆乱扔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北村自身形象,也促进了村容整洁。另外,建立完善了村内环境卫生保洁员制度,加强了对村内环境卫生的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设施建设

北村公共设施设备比较齐全。2007年投资8万元新建村委办公室6间,有效改善了两委班子的工作环境。2008年春修建了一个篮球操场,并于2009年春安装了健身器材,成为了年轻人健身、娱乐的好去处。2010年在香港华革会的资助下与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卫生所6间,并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北村及北村周边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条件。全村有线电视200多台,安装固定电话180余部,移动电话200余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安装新型沼气48个,既方便实惠了村民又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农业发展

在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村于2010年3月创建了新品种玉米试验田基地,该基地位于北村圪老弯地带,种植面积50余亩,由农业局提供玉米种子、化肥以及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土地并负责经营、收益。主要品种有:潞鑫2号、金赛2850、承玉20、纪元1号、郑单958、潞玉5号、品玉1号、秋硕988、良玉66、费玉3号、丰和69、威卡57号、先玉335、双惠100等49类。

其中,潞鑫2号、金赛2850、品玉1号、费玉3号、丰和69、忻抗5号等18个品种,预计亩产量达1500斤,按市场价每斤0.9元算,每亩收入1350元,增加了农民的致富途径,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来源

  1.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云簇镇北村村地名介绍 2020年8月26日 北村位于云竹镇东部,距云竹村2.5公里,紧邻镇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340户,1152人,党员42名,村民代表19名,在外务工人员有200余人,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