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方四岛

北方四岛

也叫南千岛群岛,由[国后岛]、[择捉岛]、[色丹岛]以及[齿舞]诸岛组成。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总面积达5,038.33km²。

俄日长期以来都在为四岛的主权归属而起争执,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始终保持僵持对立的状态,所以北方四岛问题,也成了影响日俄之间关系的主要障碍。[1]

目录

北方四岛主权的历史追溯

历史上的北方四岛并不受俄日任何一国管理,而是虾夷国(北海道)的附属岛屿,当地土著民族也都是由阿伊努人组成的。

自日本德川幕府向北开疆辟土,把虾夷地占领之后,北方四岛才逐渐演变成日本领土。

德川幕府向北扩张,当时的俄国把殖民目光放在东方,一路东扩至太平洋沿岸。

幕府出于国防需要向北渗透,把虾夷地变成直辖属地。但俄国当时没有要侵犯日本领土的意思,只是想与日本通商。因为俄国在探索清朝东北地区的过程当中,顺著[库页岛]南下发现了千岛群岛(包含北方四岛)和北海道。经船队勘察,俄国认为虾夷一带有非常丰富的渔业及矿产资源,就想与日本开展贸易,结果遭到幕府拒绝。

当时虾夷地严格来说不是日本国土,日本也没把虾夷地划进领土范围内,俄国见日本毫无通商之意,就直接宣布千岛群岛(包含北方四岛)及周边海域都属于俄国,还警告幕府不要踏出松前藩一步,两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峙交锋的。

江户幕府时代

1644年,江户幕府的记载是松前藩支配包含桦太、千岛列岛。

1760年代,开始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得抚岛和择捉岛上的居民——虾夷族,都加入了俄罗斯国籍。

1770年代,鄂霍次克港口行政当局指示商人舍巴林,劝说千岛群岛南部居民加入俄罗斯国籍;并且同他们做生意。俄罗斯航海家和实业家就这样占领了千岛群岛,绘制了这些岛屿的地图,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过冬地点和落脚处,诱使阿伊努人加入俄罗斯国籍。阿伊努人向俄罗斯人学会了使用火器、繁殖牲畜及种植某些蔬菜。很多虾夷人接受了洗礼,甚至学习了俄罗斯文化。

1779年,根据当时俄罗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诏令,千岛群岛上凡是未经过圣彼得堡许可的实物税及其他一切苛捐杂税一律废除。

18世纪起,日本也在千岛群岛进行开发。

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瓜分了千岛群岛,两国约定以[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的弗里斯海峡 (日本称择捉水道) 为界,海峡以南称为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2]

但是,日俄的岛屿之争并没有因为这次的领土划界而终止,他们为了争夺库页岛再次起争执。库页岛虽然被日本称为北虾夷地,但领土是属于清政府管辖的,从隋唐时期开始,库页岛就已经在中国管辖之下。只是清政府对这个地方表现的很淡漠,全不在意移民到库页岛的日本商人,导致该岛被日本实际占领。

对俄国来说库页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可成为在太平洋方向的天然屏障,所以也开始在岛上渗透自己的势力。结果日俄两国在吵得不可开交之时,突然发现库页岛却是属于清政府的,所以俄国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当中,强迫清政府把库页岛割让给俄国。[3]

明治维新后

幕府倒台之后正式进入天皇时代,所以并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库页岛争夺当中。俄国正好抓住这一时机,削弱日本在库页岛的影响。日本北海道开拓使次官黑田清隆主张放弃遥远的桦太岛(俄罗斯人称为萨哈林岛,中国人称为库页岛),加快开发北海道。

1875年,日俄在当时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的主权予俄罗斯,以换取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自此北千岛群岛也并入日本版图,令日本的版图向北扩展至与堪察加半岛只有11公里距离的占守岛。

明治维新改革成功,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为了军事掠夺大陆国家,日本专门制定了大陆政策。刚好大陆政策与俄国的远东政策利益相冲,两国在远东地区展开了争夺。

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战争以日本获胜告终,两国在战后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条约把库页岛南部又割回给日本。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同时控制了北方四岛、千岛群岛及库页岛南部。至二次大战结束为止。[4]

爆发二次大战

1941年11月,日本海军将其部队主力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发动了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5年2月,雅尔达会议当中,美英承诺苏联在战后得以取得南库页岛(日俄战争中俄罗斯战败后,将库页岛北纬50°线以南的领土割让予日本),以及千岛群岛全部主权,并且签订雅尔达协定。在日本投降后,苏联即依据《雅尔达协定》宣布拥有该地主权。

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最高领导人在德国波茨坦会晤,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中国同意,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布。当时苏联受《苏日中立条约》约束,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条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即从法理上明定了战后日本领土范围由反法西斯同盟国决定。

二次大战结束

1945年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解除武装。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日本领土的安排,苏联有了南千岛群岛主权。

但二战结束后,美国一方面认可《雅尔塔协定》存在,另一方面又否定该协定的长期性,强调苏联只在战时拥有占领权限,不代表以后都会归属于苏联。苏联不明所以,认为《雅尔塔协定》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并且具备法律效应,只要日本战败苏联就能获得千岛群岛(包括北方四岛)和库页岛南部,结果美国的态度在战后发生转变。[5]

苏联最后没有理会美国,干脆直接修改了宪法,把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变成自己的领土,并统一设立成“南萨哈林州”。

美国在没有苏联签字的情况下,联合其他国家共同签订《旧金山和约》。《旧金山和约》是为了处置日本领土签订的,全程由美国主导。但这一条约违反了盟国大国一致原则,因为同盟国是不允许单独媾和战败国的,美国直接跳过中国、苏联等国家,强行签订《旧金山和约》,严重损害了盟国的利益。

旧金山抢走的领土要回来

日本在与苏联谈判的过程当中提出了领土要求,希望要回北方四岛的[色丹岛]及[齿舞群岛]。苏联最后同意了。

1956年,日苏签订《日苏联合宣言》宣言签订之后,日本以择捉岛、国后岛不在千岛群岛内为由,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所有领土,因为《旧金山和约》当中,没有将千岛群岛的领土范围清楚划分,而且苏联也没签字,所以日本可以质疑他的主权。[6]

其实北方四岛地理上是属于千岛群岛的,苏联在《雅尔塔协定》当中要求的只是收复日本从俄国手里抢走的领土,所以严格来说不应该包括北方四岛。

但尴尬的是,日俄在1875年交换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日本得到千岛群岛以后,把千岛群岛与北方四岛放在了相同的行政区划,等于是合并到了一起,这就是苏联坚持千岛群岛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根据。

日俄领土的变化

苏联对日本的进一步要求感到气愤,日本用千岛群岛不包含北方四岛在内为由否定《雅尔塔协定》《旧金山和约》,苏联也不想遵守日苏宣言,决定不移交之前承诺给日本的岛屿。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军事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完全依附美国,还与美国签订《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美日军事同盟。

苏联得知以后,马上就宣布日本拒绝《日苏联合宣言》的领土解决方案,等于日本自动放弃[色丹岛]和[齿舞群岛]的主权。

1951年,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1960年,为了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条约内容签订增加《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苏联这么做与世界格局有关。二战后美苏对立阵营,而且《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可以随意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极大影响了苏联的远东利益。[7]

美国在战后转变对日政策扶植日本,也是为了制衡苏联。美国不希望日本成为自己在远东的威胁,所以介入北方四岛纷争当中。

琉球群岛长期以来是中国的藩属国,但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把琉球群岛占为己有。后来日本战败,琉球群岛又被联合国委托给美国托管 北方四岛问题在美国的影响以及苏日彼此的强硬态度之下,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直到冷战落下帷幕,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其权力之后,两国还依旧在这一问题上产生摩擦。

冷战结束,北方四岛问题现状

苏联解体之后,俄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进行私有化改革。快速完成多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造。这种激进式的改革不仅使其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加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重创俄罗斯的经济及社会稳定。

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以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不仅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经济还有赶超美国的势头,一度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日本认为一直依附美国不利于国家发展,所以开启了全方位的外交,不停的往国外提供发展投资和援助,扩大日本在世界的影响力。当时陷入经济困境的俄罗斯想从日本这里得到经济援助,就利用北方四岛主权问题作诱饵,与日进行交涉。

北海道函馆市的抗议标,“通过国家意志实现北方四岛归还,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索要北方四岛其实早就成了日本民众心中一股民族主义情绪,当时的日本是非常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日俄为此签署了《东京宣言》和《经济宣言》。在《东京宣言》当中,双方表明岛屿主权问题解决之后,会马上缔结和平条约。

日俄两国心里都盘算著,俄罗斯并没有归还北方四岛的意愿,他很忌惮美日的军事同盟关系,北方四岛对俄罗斯来说,有很大的军事价值,是他用来防卫美日的战略要地。提出北方四岛主权可以协商,只是用来吸引日本援助投资的方式而已。

日本也不是真诚对俄罗斯进行投资的,他一心只想要回北方四岛,领土问题一日不解决,日本对俄罗斯的援助就始终有保留,很多时候给俄罗斯的都是“空头支票”。结果并没有得到俄罗斯的理解,反而激的俄罗斯派遣军机绕日本飞行,向其传送警告信号。

日本为了要回北方四岛,对俄踩底线行为选择忍气吞声,所以北方四岛问题的谈判主动权,其实是在俄罗斯手里的,日本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

俄深知岛屿问题没解决,日本就会一直对他百般讨好,所以他不会轻易将“诱饵”拱手相让。再加上日本对他的投资无法与北方四岛的自身价值相比。北方四岛及其周围海域,有非常丰富的天然渔业资源、石油资源、矿产资源等,这些都可以给俄带来巨额收入,还能作为俄罗斯威慑日本的战略要地。

1981年,日本内阁通过每年2月7日为北方领土日,明面上为纪念1855年同日《日俄和亲通好条约》,实际上为对苏宣示北方四岛主权,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结果和国家边界变更。

1988年,日本外务省制作新一辑日本风情画的开场动画,展示日本版图的动画把北方四岛放大并作为开端,再把该四岛在东北亚地图展示设定为与日本一样的绿色,以别于代表日本以外国家的灰色。但后来在2001年修改的开场动画中已经把北方四岛的近镜开始动画剪去。

21世纪的现在

不管是从军事出发,还是从地缘战略出发,俄罗斯都不会轻易放弃北方四岛,日本想要拿回北方四岛主权,短期看很难取得实际成果,两国未来还是会在这一问题上围绕,所以北方四岛问题一直是影响俄日关系的关键。

2006年8月16日,俄罗斯巡逻艇向接近争议地区的日本渔船鸣枪示警,渔船靠近后,开枪命中了一个日本渔民的头部致死。

2009年7月3日,日本参议院一致通过《促进北方领土问题解决特别法》修正案,明确记载“北方领土为我国固有领土”。这是日本首度在法案中将北方领土明定为日本“固有领土”,希望以此为法源依据,赋予日本南千岛群岛主权。俄罗斯外交部批评法案内容不当,要求撤回,并拒绝承认日本此次的所有声明。

2010年11月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当天上午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这是自21世纪以来,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遗憾,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米哈伊尔.别雷表示抗议。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于奥斯陆记者会上表示,梅德韦杰夫还打算前往千岛群岛的其它岛屿。[8]

2011年2月7日,日本举行北方领土大会,首相菅直人谴责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的举动是不可原谅的行为,令日俄关系冰封。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指责菅直人的举动是外交失礼。

2012年7月3日,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理身份再度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视察,引起日本政府不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指“俄罗斯政要前往北方领土与日本的立场相左。这一点,俄方应非常清楚。”而外务省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更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阿方纳席耶夫表示抗议。8月25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发言人25日宣布,已经派遣一艘大型登陆舰和一艘拖船开往北方领土中的国后岛和[择捉岛]。此举是为纪念二战中苏联军队从日本手中解放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

2015年,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的择捉岛视察,日本政府向俄提出抗议。俄外交部称,南千岛群岛是俄领土不容质疑,俄总理自己决定国内出行路线,无需外来建议。俄外交部当天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日方对梅德韦杰夫登择捉岛的反应再次证明,日本当局继续对举世公认的二战结果提出异议。声明说,二战夺去了东亚国家几千万人的生命,日方这种公开论调让人不得不对日本现政府所作的尊重历史真相和关于战争记忆的保证产生怀疑。[9]

据新华网报导,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以国家领导人身分第三次登上该岛,他在当地参加一青年论坛并视察。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曾明确表达,俄总理访问北方四岛“会与日方立场产生矛盾,伤害日本的民族感情,绝不接受这样的事情”;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也表示,此举将有悖于两国领导人关于在平静环境下推动政治对话的共识。

日本每日新闻报导,日首相安倍晋三一直希望俄总统普丁2015年内可以访问日本,和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解决二战后以来一直存在的领土纠纷。不过,俄国在与中国联合军演的同时,让国家领导人踏上俄罗斯(日本声称主权)的岛屿,时机敏感,也为两国关系增添复杂性。

2016年11月,俄罗斯宣布部署棱堡岸基反舰系统在北方四岛用以威慑日本。

2018年5月16日,日本和俄罗斯间,虽然存在北方四岛领土纷争,但安倍和普丁,都希望能够以合作取代冲突,并将在近期内见面,来进行进一步讨论。其中,安倍强调,希望俄方能允许前居民,自由往来四岛。安倍还强调,希望俄方能允许前居民,自由往来四岛[10]

2018年12月18日,路透社报导,俄国国防部声明指出,莫斯科当局计划下周把军队移往南千岛群岛(Southern Kurils)其中2个岛屿上的4个营区。南千岛群岛即是日本所说的北方四岛(Northern Territories),包括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4个岛屿。[11]

2019年1月29日,《今日俄罗斯》(RT)报导,延宕多时仍多有争议的“北方四岛”议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于2018年表示,两国将尽快达成和平协定,有意让这桩从二战后持续未解的难题落幕。[12]

2019年2月7日,日本每年于2月7日仍定期举行的“北方领土返还要求全国大会”,与会者包括日本首相、外相和其他内阁成员。据消息,在本届大会上没有提到通常使用的有关俄罗斯非法占领这些岛屿的字样。 消息指出,放弃使用这种说法与两国关系改善以及和平条约谈判密集进行有关。[13][14]

2019年7月15日,日俄领袖去年同意处理南千岛群岛主权争议及签署和平条约,令日本安倍政府对“归还两岛方案”的乐观论调升温,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达成框架协议。不过,俄方指《日苏共同宣言》不能以现有版本为准,并以《美日安保条约》赋予美军驻守日本及可能增加驻军,而日方未有释除俄罗斯的疑虑为由,拒绝启动领土移交磋商。为了希望俄方尽快移交两岛,日方搁置了南千岛群岛是固有领土的一贯主张。[1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