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屯區屬都市邊陲地帶,兼具都會與鄉村特性,純為都市型的農業區,轄內因旱溪縱流而概略分為「溪東」與「溪西」,溪東接近丘陵山區,居民以早期以務農為主,稻谷、水果、竹筍為其特產,其中尤以大坑竹筍名聞遐邇,溪西係農、工商、薈萃之處,重要的工商企業大多在溪西。北屯區包括大坑地區、水湳地區、四張犁地區、三十張犁、二分埔、三分埔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在農特產品及休閒觀光部份,大坑地區因氣候溫和,土質肥沃,頭嵙山海拔859公尺,四季景觀變化豐富,特產種類眾多,其中以「麻竹筍、柑橘、文心蘭」聞名全台,被譽為大坑三寶。東以頭嵙山與新社區、中興嶺毗連,西以土庫溪與西屯區相鄰、南與北區、太平區鄰接,北與潭子區、豐原區相鄰。境內東半部為豐原山地南段、中有頭嵙山高度約859公尺,觀音山高度約317公尺,為大里溪的上源地域,西半部為臺中盆地的一部份,海拔約100公尺至200公尺之間,全區面積有62.7034平方公里 。[1]
歷史沿革
沿革臺中市於清康熙廿三年初隸天興縣,後改隸天興州為諸羅縣,本區位在諸羅縣轄內的貓霧拺堡。
雍正十二年(1735)原貓霧拺堡分為東、西兩堡,乾隆廿九年(1764)本區東半部屬於拺東上堡、西半部屬於貓霧拺下堡。光緒十三年(1887)本區原屬彰化縣從此改納入台 灣縣的一部份,為拺東上堡及下堡轄區之一。
直迄明治三十四年(1901)本區改隸台中廳直轄拺東下堡三十張犁區及拺東上堡四張犁區,大正九年(1920)廢廳設州,本區改臺中州大屯郡北屯庄。民國三十四年本區則改隸台中縣大屯區,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一日併入臺中市,正名臺中市北屯區,分為二十個里,後於民國四十二年增設空軍眷村仁愛里,本區成為廿一里,民國五十九年成為廿二里 ,六十四年成為廿五里,後因人口遽增而細分為卅一里,九十一年二月里鄰整編後迄今已達四十二里行政區。[2]
產業發展
大坑山區竹林佔據遼闊,麻竹、桂竹、綠竹、刺竹、孟宗竹、觀音竹…等遍佈,早期農業之食、衣、住、行以及農具、漁具、食具、工具皆取之於它,如竹管厝、竹桌、竹椅,菜櫥、容器等種種皆是農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甚至於住宿的房舍皆取材於它,目前大坑野地仍有豐富而多元的竹類生態資源。大坑因處於帶狀山谷溪畔,前人由中興嶺往台中市眺望,狀似坑谷,因而名叫大坑。
- 地方特色
1.農業生產因平地及山坡地地形不同而所有區分,平地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為主,山坡地 以種植竹筍、果樹為主。
2.工業生產主要為塑膠製品、五金、建材等,及工作機具加工廠、汽車修配廠、家庭代工業等不勝枚舉,為原件託工生產之重鎮。
3.主要商業以零售及服務業居多,有雜貨、餐飲、旅館、金融、娛樂,以及較具規模的大型購物商場、生鮮超市等,分散於全區各角落,促成北屯區蓬勃發展與繁榮進步之景象。[3]
觀光景點
- 八二三紀念公園:為了紀念民國47年(1958年)8月23日,共軍砲擊金門群島引發的「八二三炮戰」,緬懷當時英勇的國軍與同胞們的犧牲。貢獻。
- 中正露營區:位於台中市大坑頭嵙山西方,海拔四六五公尺,是大坑規模最大的公營露營地。
- 臺中洲際棒球場:為了讓中部地區的民眾擁有完善的觀賞比賽地點,刺激中部地區棒球運動的發展,建立符合國際水準的棒球比賽場館。
- 臺灣民俗文物館-民俗公園:於1990年3月1日開放,佔地約1.6公頃,為全國第一座民俗公園。園區建築以清末民初的傳統閩南式建築為特色,規劃成民俗及民藝兩區。
- 大坑粉紅情人橋:座落於大坑祥順東路一段與景賢路交叉路口的大坑粉紅情人橋,是大坑一帶的新景點。
- 新都生態公園:腹地廣闊適合全家來趟生態植物之旅。
-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原為「北屯新村」,居住校級以上之飛行員及航空技術局與研究院之技術員,目前保存三棟具代表性的眷村建物。
- 一德洋樓:原「林懋陽故居」,為臺中市政 府登錄之歷史建築,目前正在委外招商作業規劃。
- 積善樓:創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1年(西元1898年),賴氏祖先長榮公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4]
- 大坑風景區(含大坑步道):民國65年,大坑風景區經台中市政府開發成立,海拔112公尺至859公尺。大坑步道,總計有12條的登山步道,每條的難度都不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