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京/对火热生活的真诚书写——读黄彩梅散文集《石头开花》(余 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定向至:

石头开花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石头开花》中国当代作家余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石头开花

收到散文集《石头开花》时刚从泸州回京不久,京城的最后一场春雪已消融殆尽,阵阵寒意袭人。但料峭春风中浮动的潮润,却告诉我们这里的春天即将到来。南国春来早,而翻阅发自贵州的散文集《石头开花》,也便早早感知到了来自南方土地的鸟语花香、生气盎然。    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会只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浅吟低唱,陶醉于一己悲欢,他会把专注的眼光投向火热的生活,投向这个充满剧变的时代里一幕幕动人的故事。于是,我们就可以从散文集《石头开花》中阅读到诸多关于扶贫内容的篇什。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精准扶贫实践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书写和讴歌这个奇迹是每一位文学家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细数近些年来关于扶贫题材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呈现出繁茂的态势。因为书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报告文学也就以其优势展示出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别样的文学表现力和思想张力。报告文学家们深入到各地的扶贫点进行长达数月的采访,创作出了一批深刻反映脱贫攻坚战的文学精品。但陈述这些,并不是说其他的文学体裁,包括散文,书写精准扶贫题材时,就不能展现出文学的魅力,不能迸发出文字穿透人心的感染力。黄彩梅的笔下,《倾情为民步履勤——扶贫攻坚名誉村长郑传楼》《核桃之恋》《果林深处的笑声》《就恋这把热土——〈文朝荣〉观后》《楠木渡的水,沉静而流深》《五星村里的“顶呱呱”》《花茂村的土陶》《就为这一句话》等涉及脱贫扶贫的篇章,或表现基层扶贫干部的担当和坚守,或表现当代乡贤的桑梓情怀,或表现乡村群众的自立自强,一篇一篇读来,渐被感染,心中油然沁出美好生活的甜蜜。这些文章篇幅不长,读来轻松舒适,但不影响其中的情感是厚重而深沉的。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黄彩梅这类内容的文章绝非为写脱贫扶贫而写脱贫扶贫,而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展现了扶贫脱贫这一时代的宏伟实践。这些文章中展现的不同人群、不同事物,就鲜活地存在于黄彩梅的身边,驻扎在她的视野里,吸引着她、感动着她,然后内蕴于她敏感的内心,通过有情感温度的笔触丰富多彩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些人群的故事,就是黄彩梅“亲朋好友”的故事,我们为文中人物脱贫摘帽后迎来美好生活感到喜悦,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喜悦,她真情投入地体味和书写造就了这些篇章的感染力。    正因为黄彩梅对生活怀有一种持续而真挚的情感,所以那些令她感动、在她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的或人、或事、或物,都成为她笔下给予命、给予思想、给予温度的对象,体现着她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在她的笔下,七十多岁高龄的白衣天使医者仁心,依然工作在临床一线;年轻的创业者不屈服生活的磨难,勇毅前行,终开辟事业的新局面;以“以其无私,能成其私”为人生方向的出租车司机,高举爱心、十年不间断义务接送高考学生……这些平凡的人,以不平凡的姿态向我们走来,向我们挥手示意,给我们以振奋的力量。    贵山贵水养育了黄彩梅,她自然会对这方她所生活的热土无限眷恋。翻开《石头开花》,云贵的历史人物、民俗风情,乃至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出于对家乡的深沉爱恋,黄彩梅对于家乡的书写也就显得格外自豪和浓墨重彩。《2013年不同寻常的国庆长假——走访滇缅界内的贵州籍中国远征军日记》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用笔记体的形式,展现了探寻抗战遗址,聆听远征军老战士口述抗战历史,回顾了发生在大西南的家国往事,告诉今人要时刻铭记历史。而在《水之魂》《漫笔神龙潭》等篇章中,我们能欣赏到贵州的山色秀丽、水汽氤氲;在《寨沙恋歌》《心恋务川》等篇章中,我们能领略到贵州民族村寨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在《茶尖上舞动的旋律》《开坛啦》等篇章中,我们又嗅到了贵州的茶酒飘香。在《石头花开》的一些叙事记人的篇章中,黄彩梅也似乎在有意将它们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风物勾连起来,从另外一个侧面予以展现。    可以说,真挚情感的表达与彰显是整部《石头开花》的鲜明特征,正因为此,散文集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引人魅力。这种魅力是扑面而来的,也是字里行间慢慢渗透出来的。认真读完散文集《石头开花》,就能感受它的语言表达是质朴的,无意粉饰雕琢,注重在平实中见惊奇;同时也是清新自然的,简洁且清晰,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黄彩梅对文学是充满热爱的,也是充满期许的,否则,她也不在散文集的封面庄重地写下这句话:“一个人能写多少,还有写得怎么样,其实并不要紧,只要愿意写,能够写下去,就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情。”黄彩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文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祝愿黄彩梅继续保持她对生活和人生的饱满热情,和她的同道们一起仔细阅读生活和人生的大书,以充满真情的笔触继续为广大读者奉献动人的文学作品[1]

作者简介

余宁,《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