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勿杀生得善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心平气和讨论 | 贡献2022年7月4日 (一) 23:5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勿杀生得善报 '''<br><img src=" https://image.16pic.com/00/37…”)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勿杀生得善报
圖片來自六图网

勿杀生得善报,杀戮家畜,请求降雨,是悖逆天理残酷的愚蠢行动,上天有救苦救难,你们如此作法,不光求不得雨,反面造罪,会招来灾殃。你们若能开释家畜不杀,我自当为大家祈雨

原文

 有读书人某甲,天分仁慈。有一次,他亲族家中的母狗,一胎生下四只小狗,认为不吉祥,要把小狗丢掉在河中淹死。某甲看见了,不忍活泼心爱的小动物,无辜被害,便带回家畜养。

  四只小狗在某甲尽心的照料下,逐渐长大了。不光勇敢并且忠于主人。有一天,快到傍晚的时候,遽然一阵暴风,带有腥味气,屋前草木,一片散乱,声响轰动山沟,远远的望见一条大蟒,身体粗如水桶,目光闪闪,张口吐舌,来势凶凶,直趋某甲,欲加以吞食。四只狗见状,奋不顾身地四面竞奔,冲向大蟒,跳上蟒身,扼住颈部及要害,拼命乱咬,通过一场剧烈的斗争,成果大蟒伤重而死,四只狗总算救护了主人,没有遭到损伤。

  唐有一次,正值旱荒年,五谷不生,公民面临饥馑,惊慌失措,纷纷议论要宰杀家畜,祭天降雨。

  信大师见公民如此愚痴的作法,深生怜悯,所以对世人说:“杀戮家畜,请求降雨,是悖逆天理残酷的愚蠢行动,上天有救苦救难,你们如此作法,不光求不得雨,反面造罪,会招来灾殃。你们若能开释家畜不杀,我自当为大家祈雨”。公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都愿遵循大师的话,开释家畜,不杀生祭祀。

  所以,大师便铺排香坛,精诚祈求,甘雨公然马上降低,公民兴致勃勃,远近居民,多受感化。[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