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蓝脚鲣鸟 |
中文学名: 勺鸡 |
勺鸡(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体长390-630毫米,体重750-1100克。体形适中,头部完全被羽,无裸出部,并具有枕冠。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短甚,第2枚与第6枚等长;第4枚稍较第3枚为长,同时也是最长的。尾羽16枚,呈楔尾状;中央尾羽较外侧的约长一倍。跗跖较中趾连爪稍长,雄性具有一长度适中的钝形距。雌雄异色,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并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长冠羽;颈部两侧各有一白色斑;体羽呈现灰色和黑色纵纹;下体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头不呈暗绿色,下体也无栗色。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山脚灌丛,开阔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鹃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间。分布于阿富汗,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1]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
头顶棕褐,冠羽细长,同色而较棕,再后有更长的黑色而具辉绿色羽缘的枕冠向后延伸;颈侧在耳羽后面下方有一大形的白色块斑(约20×30毫米);下眼睑具一小白斑;头的余部包括颏、喉等均为黑色,而带暗绿色的金属反光;喉部反光较差淡;颈侧白斑后面及背的极上部均淡棕黄色,形成领环状,羽片中央贯以乳白色纵纹;上体羽毛呈披针形,概紫灰色,内外翈各具一个黑色沾栗的稍阔纵条,两者合成“V”形,两者之间并具虫蠹状黑斑所成的纵条一对,沿着白色羽干的两侧: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其中部为褐灰色,再外为“V”形栗色纵带,栗带的内外两侧并缘以黑色,羽缘灰色:外侧尾羽灰色,具三道黑色横斑,近端黑斑较宽,其余二黑斑较窄,并在羽缘处前后相连,各羽末端均为白色;肩羽大都棕褐色,贯以白色或皮黄色羽干纹,并于羽端近处杂以绒黑色块斑;翅上覆羽黑褐,而具灰色杂以黑褐色细点的轴纹及纯灰羽缘,羽干白色;初级飞羽黑褐,并具棕白色羽端,第2至第6枚的外翈还缘以棕白色宽边,次级飞羽黑褐,杂以棕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同色的羽缘和羽端。下体中央自黑喉以至下腹概染栗色;下腹羽基黑褐,端部浅栗棕;体侧与上体相似,但灰色较浅淡,黑纹较窄;尾下覆羽暗栗,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黑;脚暗红色。
雌性成鸟
额头顶及冠羽等羽基黑色,羽端棕褐:较长的外侧冠羽大都棕色,杂以黑斑,并具黑色羽缘;眼后有一宽阔的棕白色而密缀以黑点的眉纹,向后延伸至后颈;头侧棕褐,颈侧栗褐,均杂以黑斑;颏、喉及耳羽下的一大块斑均白沾棕;在颏、喉等与耳羽下块斑之间有一对黑色颧纹,向后伸至颈基处各扩大为三角形黑色块斑,左右几相连合而围着白色的喉部;这些颧纹和块斑的羽色都是棕白色,羽缘均黑,彼此相叠;因而外呈黑色;上体大都棕褐色,各羽密布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并贯以浅淡色羽干;上背黑斑特大而著,羽干纹粗著,大多还沾葡萄粉红色;尾上覆羽与下背同色,但中央具粗著黑斑或“V”形黑纹,羽干纹浅栗;较长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均棕褐色,而具钝栗近黑色斑点和横斑,羽端棕白;外侧尾羽与雄鸟相同。肩羽绒黑,羽缘棕褐而具黑斑,羽干棕白;两翅覆羽与背略同,但棕褐色较淡,黑斑较少,羽干纯白;飞羽与雄鸟相同。下体自喉以至下腹包括两胁,大都淡栗黄色,各羽近羽基处具有黑色块斑一对,二块斑之间并杂以黑色细斑两行,羽干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色细斑两行,羽干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褐色块斑一对,不过更加宽阔而显著;尾下覆羽栗红色,羽端洁白,栗红色和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为界。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及趾等均暗红色。
雏鸟
全身被以软绒,在头部较短。头顶皮黄色,后头有一狭窄栗带:眼的前方和上方以及耳区均具栗纹;后颈亦皮黄;上体余部栗;肩和两翅棕褐,肩羽及内侧翼羽均有小栗点,翅上大覆羽的末端皮黄;下体概淡皮黄色,胸羽污黄。
栖息环境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山脚灌丛,开阔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鹃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间。栖息高度随季节变化而上下迁移。喜欢在低洼的山坡和山脚的沟缘灌木丛中活动。分布区域内,西部及北部的个体于海拔1200-4600米间做季节性迁移,但在东部只见于海拔600-1500米处。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和雌鸟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情机警,很少结群,夜晚也成对在树枝上过夜。雄鸟在清晨和傍晚时喜欢鸣叫,沙哑的嗓音就像公鸭一样,故在中国四川产地称它为“山鸭子”。秋冬季则结成家族小群。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常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主要是云杉、桦树、苔草、鳞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类植物的嫩芽、嫩叶、花以及果实和种子等,已经记录到的种类多达43种。此外也吃少量昆虫、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分布范围
勺鸡的分布分东西两段,西段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北部和尼泊尔;东段在中国境内,两段之间不连续,而且在各段中也呈现不连续分布。分布于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
繁殖方式
勺鸡繁殖地点的巢址选在林缘附近,坡度适中,坡向南或者东南、下坡位,巢向向阳;视野开阔、离水源近并有巢材的地区,巢为地面巢,能遮风避雨;巢周围有栖材、沙浴场。勺鸡巢穴处的植被有乔木、灌木、草本差异不明显,都有一定数量的乔灌草。
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巢置于灌丛间的地面上,呈碗状。每窝产卵5-7枚,卵白色或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点。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6-27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雏鸟很有特点,全身密被绒羽,眼前方、上方及耳羽栗色,上体栗色,其余为栗黄色,头后部有一条栗色的横带。
种群现状
全球的数量规模并没有被量化,但被描述为普遍和相当常见的品种。东南亚种和安徽亚种的个数可能少于10,000只。中国的数量规模估计为C.100-10,000个繁殖对。
广布于中国辽宁省以南至西藏东南部的中部地区。勺鸡虽然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分布区不连续,每地的数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别山的安徽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12-0.23只;四川北川、宝兴、南坪等地的陕西亚种的密度分别为每公顷0.02、0.05和0.007只;宁夏六盘山的河北亚种密度为每公顷0.01只等等。
勺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