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勐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勐卡镇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辖镇,全镇辖西盟村、莫窝村马散村、永业村、永帮村、班哲村、莫美村7 个村委会和一个社区及一个娜妥坝办事处。

位于西盟县西北面,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东面与中课乡交接,南面与力所拉祜族自治乡及岳宋乡接壤,西面与缅甸佤联邦隔河相望,国境线长7.9公里,北面与新厂乡毗邻,全镇国土面积159.16平方千米,辖区有七个村民委员会、一个社区及娜妥坝办事处。[1]

沿革

勐卡镇原为西盟县政府驻地,2000年3月5日,西盟县城实现搬迁,从勐卡镇搬到勐梭镇。

行政区划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辖镇,全镇辖西盟村、莫窝村、马散村、永业村、永帮村、班哲村、莫美村7 个村委会和一个社区及一个娜妥坝办事处。截止2007年底,共有54个村民小组。[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西盟县西北部,东邻中课镇, 南邻力所拉祜族乡及岳宋乡,北邻新厂镇,西面与缅甸佤联邦隔河相望。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

气候特点

勐卡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距孟加拉湾约800公里,地形复杂,整体属西南破向,气候受纬度、季风、地形的综合影响,类型多样,整体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1、勐卡镇气温四季变化不大,垂直差异明显,气温一般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降水多而分布不均,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降水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夏秋雨量多,对大春作物、多年生经济林木的生长及雷响田和旱地的栽插有利;牧草生长快,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同时对早、中稻、花生的收获不利;病虫、草害随之严重,冬春干旱,对发展小春生产、冬季农业有一定的影响。3、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分布不均,勐卡镇年日照数2194.8小时,平均每天日照6小时,但是分布不均,雨季多雨少日照,干季日照充足。

农村经济

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6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40.05万元,占总收入的61.85%;畜牧业收入 329.01万元,占总收入的21.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3690头,肉牛603 头);渔业收入 17.61万元,占总收入的1.16%;林业收入125.94万元,占总收入的8.29%;第二、三产业收入95.57万元,占总收入的6.29%;。农民人均纯收入87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891人(占劳动力的11.20%),在省内务工423人,到省外务工468人。

水利资源

勐卡镇河川径流分配不均,枯洪差较大,加之山高坡陡、水利设施薄弱,夏秋洪涝,冬春干旱问题比较突出,有部分村寨至今尚未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水库

勐卡镇有马散水库、城子水库两座,库容量236立方米,水质良好,总体没有污染。

河流

新厂河由北向南流径勐卡镇的永业村、永帮村、莫窝村、班哲村及莫美村,径流长度8公里,是境内的第一大河流。

哈密箐(格龙车):以佛殿山东麓由西向东流经莫窝村、班哲村注入新厂河,全长4.5公里,平均宽8米,流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各弄班哲河:位于勐卡镇政府所在地以东,源于镇政府东侧山间,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班哲村上、下寨,注入新厂河,长4公里,平均宽5.9米,流域面积7平方公里。

永哈拉河:位于县境中部,永业村境内,源于拉斯陇梁子西麓,主支流先自东北向西南流,汇合支流后折转向西,流经永业村的永不龙、永来、永哈拉、永业、永陇、永勒等村寨,称格龙课河后在永业村村委会西南1公里处注入新厂河,全长9.5公里,平均宽13.6米,流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格浪各磊河:位于县境西北,勐卡镇马散村境,是中缅边界常流河,源于中缅边境界土埂堵山南麓,由北向南流,至北纬22°45′和东经99°23′与各弄公海、各弄亮河汇合后转向西流,长5.8公里,河床均宽15.9米,流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

各弄公海河:位于县境西北,勐卡镇马散村境,源于土龙弄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大马散、永土老寨,再向南流与各弄亮河汇合后转向西流,长5公里,平均7米,流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各弄亮河:位于县境西北,是勐卡镇与岳宋乡交界河,源于佛殿山西麓,由东南向西北流,于北纬22°45′和东经99°23′汇入各弄公海河后转向西流,长7公里,平均宽7.3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

境内已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有新厂河电站和正在建设中的永业电站。

勐卡镇农田灌溉沟渠共有241条,全长24.5万米,其中:已实施三面光的水沟共14条,长38300米,其余均为土沟。勐卡镇尚有4个村寨163户,630人,609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未根本解决。

特设产业

农业

2006年,勐卡镇完成水稻种植面积9035亩,推广种植玉米面积9086亩,完成小春作物播种面积1856亩,完成冬季农业开发面积61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78万公斤。

畜牧业

2006年,勐卡镇肉类总产量499吨,畜牧业总产值达698万元。

茶叶

勐卡镇按照"公司或个体老板+基地+农户"的联营方式,着力打造"佤山生态茶"、"三佛祖普洱茶"品牌。2006年底,勐卡镇共有茶叶面积6102亩,可采摘面积4100亩,产量153吨,产值达380多万元。2007年共开挖茶叶面积3350亩,勐卡镇茶叶总面积达到9452亩。

桑蚕

勐卡镇现有桑蚕面积1065亩,养蚕330张,实现总产值25.6万元。

矿业

镇内存有锡矿、铜矿、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现有开矿企业4家。

橡胶

勐卡镇辖区内共有橡胶面积2629亩,已开割面积150亩。

旅游业

以烈士陵园、三佛祖遗址、野生茶群落和永窝民族文化生态村、班哲民间文化之乡为主题,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民族文化兴镇步伐。

勐卡镇的发展思路是:实施"农业立镇,城镇带镇,边贸促镇,文化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关系,加强农业、城镇、交通、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础,调整城乡、所有制和农业产业三个结构,扩大招商引资,重点培植特色农业经济、城镇商贸经济、文化旅游经济、边境通道经济和矿业经济,加快"七有"目标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人口卫生

截止2007年底,全镇总人口16850人,其中男性9068人,女性7782人;农业人口1165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9.19%;以佤族为主(是佤族、汉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白族、回族等多民族混居地),其中佤族13381人、拉祜族1118人。

已建镇级卫生院1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所8个。镇、村卫生所的建立,为全镇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小病在村卫生所,大病进镇卫生院。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

2006年全镇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的自然村有39个,全镇完成农田水利建设241件,灌溉面积8746亩,小(二)型水库2座,蓄水量达到236万立方,截止2007年底,决解10237人和2914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镇有镇村公路8条,里程63公里,连接县城、围绕勐卡、辐射村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电力建设、农网改造步伐持续加快,全镇7个村用上了电,建沼气池达到42口,能源综合利用迈出新步伐。

人文地理

勐卡镇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大镇,截止2007年底,全镇共有14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1704人,佤族13381人,拉祜族1118人,傣族151人,哈尼族207人,彝族163人,白族52人, 回族23人,其他民族51人。

全镇居住最多的少数民族为佤族,是最早世居于本地区的民族,自称"瓦"、"安瓦"、"布饶克"、"勒瓦"等,民国时期,当地汉族、拉祜族、傣族称"阿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着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报经国务院批准,1963年正式定名为佤族。截止2007年底,勐卡镇有佤族总人口1338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79.4 %,其中有10402人居住在农村偏远山区。佤族的起源,在佤族中广泛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佤语"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为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此洞位于今缅甸岩城区巴格岱大寨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里,距西盟县城30余公里。佤族仍把他视为"圣地",在宗教活动或背诵寨史、家谱时,都要吧"司岗里"紧密联系起来,都要把他视为人类祖先的发祥地。

该地佤族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在人们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一切还没有被人认识的自然现象皆有灵魂,认为鬼魂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要吃要喝,要尿要屙,鬼神存在于宇宙空间,无所不有,无所不报,左右着人们的凶吉祸福。诸如刮风下雨,久旱不雨,打雷伤人,寨子失火,瘟疫流行等等,都认为是鬼神所至,因此,事无论大小,都要杀鸡占卜,预测凶吉,杀牲祭祀,求神灵保佑,消灾避邪,人畜兴旺,粮食丰收,寨子平安。在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中,以 "莫伟其"神为最高的神只,她是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致尊,人类的一切凶吉祸福都是有她安排的,其次是"勒依儿"神(家神),供奉在室内"鬼火塘"边的显著位置,主人在遇到生育、死亡、婚娶或建房盖屋,收买养子、奴隶时,要祭祀祈祷,祈求平安。[3]

社会发展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属各部门和各扶贫挂钩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两乡镇(原莫窝乡和西盟镇)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基础设施立县,绿色经济富县,改革开放活县,阿佤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农村"七有"目标,把扶贫攻坚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克服了重重困难,勐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勐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十五"计划指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扶贫开发

2006年,勐卡镇共实施扶贫项目7个,扶贫资金96万元,其中永帮村和莫美村实施重点扶持村项目2个,援建资金30万元,实施了永业村4个村民小组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道路5公里、建设民房212户和通电、通水等建设内容。在马散实施生态村建设项目1个,扶持农户搬迁50户,扶持资金54万元,完成了通水、通电和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在西盟村、莫窝村、永帮村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3个,扶持资金12万元,同时镇人民政府积极向上级申报了2007年-2010年勐卡镇扶贫项目6个,申报扶持资金195万元。

农民运动

永业村民委员会距勐卡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2046人,辖区100%为山区。永业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在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业村现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均收入、人均占有粮均显著提高,目前2个尚未通电的村民小组也计划在年内通电。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经广大村民提议后,在县属挂钩单位部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研究决定举办"永业村2009年开春农民运动会"。旨在丰富永业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突出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堡垒先锋作用。挖蚕桑地比赛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男一女搭配,按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者为优胜者,比赛哨声一响,只见洋铲飞扬锄头此起彼伏真是巾帼何须让须眉,选手们就象一台台开足马力的挖掘机。不一会儿一条条标准的蚕桑种植沟摆在评委的面前。今年永业村计划新增开发200亩种植,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村民们了解到蚕桑种植的相关技术,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晚上的原生态歌舞赛更是高潮迭起,比赛规则由每个村民小组必派一个组合与个人自愿报名参赛相结合,评委由村民推选,采取现场打分形式。嘹亮的情歌声、喝彩声、欢笑声久久在永业上空回荡。不知不觉夜深了永业人民还在唱还在笑,唱的是永业人民对幸福小康生活的向往,笑的是永业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社区发展

勐卡社区于2003年组建成立,主要以城区(原老县城)为主,城区建筑面积6.5平方公里,位于西盟县西北面,镇政府所在地,距新县城42公里,距市政府283公里,距省会昆明853公里,海拔1950米,国土面积7.6平方公里。整个社区分为四个片区(商业片区、建筑片区、财税片区、街道片区),1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759户,总人口5042人,其中:有农业户数290户,农业人口325人;非农业户数1469户,非农业人口4717人;流动人口户数320户,737人,有下岗失业人员260户,325人。社区有一个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7名。有一个居民委员会,一个团总支,一个妇委会。小城镇内设有,一个集贸市场,占地约20000平方米;一个车站,占地3000平方米;一个文化广场,占地1000平方米;一个自来水厂,水库容量36万立方米。有一条主街道,全长550米;小巷小道12条,全长6940米。有学校3所,即:镇小学、镇幼儿园、六一幼儿园,共有在校学生570名,教师60名。有镇中心卫生院一个,卫生工作人员23名,病床20个。设有环卫站一个,环卫用车一辆,环卫站职工9人。驻镇乡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18户,有从业人员1410人,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050万元。城镇拥有机动车辆334辆,其中:客运车辆33辆,货运车辆52辆,拖拉机43辆,摩托车206辆。拥有固定电话1211部,移动电话1532部,卫星地面接收器210座,电视机2691台,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3万元,福利院1所,基本养老参会保险人数385人。[4]

风景名胜

勐卡镇榕树王

勐卡镇榕树王占地近10000平方米,整片树林绝大多数由榕树王气根繁衍而成,而榕树王长度也将近150米左右,成为当地的一大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