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蘭登堡藩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勃蘭登堡藩侯 |
本 名: 勃蘭登堡藩侯 所處時代: 神聖羅馬帝國 目 的: 擴展勢力,抵禦斯拉夫人西侵 建立時間: 1138年 |
113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洛泰爾二世為了向易北河以東擴展勢力,抵禦斯拉夫人西侵,建立了勃蘭登堡馬克(邊防區)。[1]
歷史
北部邊區(Nordmark),位於易北河與更東邊的奧得河之間,成為中世紀德意志向東拓展的橋頭堡。這個邊區有一座10世紀由奧托大帝建造起來的城堡——勃蘭登堡,依託城堡形成了一座防禦性城市。到12世紀中葉,在阿斯坎尼家族的領導下,北部邊區得到迅速發展。這個家族與「獅子」亨利的韋爾夫家族向來處於敵對狀態,兩個家族為了薩克森公國而不斷爭奪。在爭奪失敗後,阿斯坎尼家族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一世轉移到易北河以東的邊區發展,經帝國皇帝的首肯,確立勃蘭登堡為統治中心,自封勃蘭登堡藩侯(或馬克伯爵),為帝國戍守東部邊疆。 勃蘭登堡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起來,與17世紀初同普魯士的結合有很大關係,這一步棋將其勢力範圍大大向東擴展。從12世紀末開始,條頓騎士團開始大力東擴,其戰場在比勃蘭登堡更東邊的波蘭土地上。由於征服了當地的普魯士人,故而借用了「普魯士」這個名字。幾個世紀中,騎士團一直拓展到波羅的海東岸,獨立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之外建立起騎士團國家,對帝國和教廷雙重效忠。到宗教改革時期,騎士團也順應潮流,進行了新教改革,改為普魯士公國,騎士團團長成為公爵。到1618年,最後一位普魯士公爵去世,他把公國傳給了他的女婿——勃蘭登堡選侯。這裡與勃蘭登堡伯爵領地的差異較大:在普魯士占統治地位的是容克地主,這裡四面強敵的環境使得大量武裝地主力量成為必需,而勃蘭登堡則是城市貴族力量占據主導地位。1688年大選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去世,31歲的兒子腓特烈繼位。鄰國薩克森選侯於1697年當選波蘭國王,這激發了腓特烈的嫉妒,為了與其並駕齊驅,腓特烈賄賂神聖羅馬皇帝,也想成為國王。作為德意志國王的皇帝不允許在德意志境內再出現一個王國,於是,腓特烈決定將王國建在德意志境外的普魯士。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在哥尼斯堡加冕為王,稱腓特烈一世(1701-1713年在位)。從此,普魯士公國改為普魯士王國,選侯成了國王。霍亨索倫家族的兩個領地統一,勃蘭登堡-普魯士聯邦演變為普魯士王國(一直到1870年成為德意志帝國,至1918年終結)。
歷代君主
阿斯卡尼王朝 1136年-1170年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熊」 薩克森公爵 1139-1142 1170年-1184年 奧托一世 1184年-1205年 奧托二世 1205年-1220年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 1220年-1266年 約翰一世 1220年-1267年 奧托三世 勃蘭登堡-薩爾茲維德爾藩侯 1267年-1268年 約翰三世 1267年-1298年 奧托五世 1267年-1300年 阿爾布雷希特三世 1267年-1291年 奧托六世 1298年-1308年 赫爾曼一世 1308年-1317年 約翰五世 勃蘭登堡-施滕達爾藩侯 1266年-1282年 約翰二世 1266年-1304年 康拉德一世 1266年-1317年 亨利一世 「年輕人」 1282年-1309年 奧托四世 1304年-1305年 約翰五世 1305年-1319年 瓦爾德馬一世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1323年-1351年 路德維希一世 1351年-1355年 路德維希二世 1355年,勃蘭登堡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升為選帝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