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劳动产出弹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劳动产出弹性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劳动产出弹性是指产量变化率对劳动投入变化率的反应程度,即EL=(△Q/Q)/(△L/L)=dQ/dL・L/Q。

弹性

在微观经济学中,“弹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弹性是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某种因素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下面以需求价格弹性为例来进行说明。

需求价格弹性就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这种反应比较大,我们就说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则为缺乏弹性。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如梨子降价则苹果的需求可能会受影响)、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缺乏弹性,奢侈品富有弹性)、商品的定义(宽泛的定义缺乏弹性,如食品;狭窄的定义富有弹性,如富士苹果)、时间维度(短期内商品缺乏弹性,长期内更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有一个很简单的数学公式,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假设市场上苹果价格上涨了20%,某个人购买苹果的量减少了50%,那么这个人对苹果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是50%/20%=2.5,说明需求变动的比例是价格变动比例的2.5倍。

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表明需求量对价格是越敏感的,当弹性=1时称为单位弹性,当>1时称为富有弹性,当<1时为缺乏弹性。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在涨价的时候需求量减少比价格提高要多,在降价的时候需求量增加比价格降低要多,价格和总收益(单价x数量)呈反方向变动,因此更适合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而缺乏弹性的商品就不太适合降价促销了。

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的一般公式还可以表示为:

e=ΔY/ΔX乘X/Y(弧弹性公式)

e=dY/dX乘X/Y(点弹性公式)

e为弹性系数;△X、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该式表示:当自变量X变化百分之一时,因变量Y变化百分之几。

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