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动物篇~杂事性动物种类(大耳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动物篇~杂事性动物种类(大耳狐)

大耳狐

学 名:Otocyon megalotis

有蝙蝠翅膀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4厘米。

实际上,其种名“megalotis” 源自希腊词“mega”和“otus”,意即大耳。一双大耳朵在沟通交流、寻找食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毛色彩淡黄至深蜜色不等,具体颜色取决于年龄和发现区域。鼻口比其他狐狸大,呈灰黑色,两侧末梢灰白色。高尖齿,可快速高效咀嚼昆虫食物,以助消化。

耳廓狐也称𦗒狐、大耳小狐、大耳狐与沙漠小狐,是一种分布于北非撒哈拉的小型夜行狐,以其不同寻常的大耳朵而闻名。[1]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大耳狐
  • 英文名:Bat-eared fox
  • 拉丁学名:Otocyon megalotis
  • 别 称:蝠耳狐、好望角狐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亚 纲:真兽亚纲
  • 目 :食肉目
  • 亚 目:裂脚亚目
  • 科  :犬科
  • 亚 科:狐亚科
  • 属  :大耳狐属
  • 种  :大耳狐
  • 亚 种:2亚种
  • 命名人及年代:Desmarest,1822年

外形特征

大耳狐之名源自它们一对巨大的耳朵,耳长114-135毫米,体毛多为棕褐色,喉咙和腹部为灰白色,耳外沿像戴着棕熊样的“面罩”,小腿、爪、尾尖呈黑色,除一对大耳朵之外,其独特的齿列也有别于其他狐类,大耳狐有46-50枚牙齿,多于其他异齿型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其他犬类不超过两颗上臼齿和三颗下臼齿,大耳狐至少有三颗上臼齿和四颗下臼齿,下颌有一大块阶梯状的二腹肌突出,便于快速咀嚼昆虫。

成年狐头体长46-66厘米,体重3.0-5.3公斤。 四肢较短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旱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偏好短草区域。居住在自建或其他动物留下的洞穴中。洞穴一般存在多个入口和兽窝,以及长达数米的隧道塞伦盖蒂平原,大耳狐85%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南非,它们冬季白天、夏季傍晚出洞活动。塞伦盖蒂平原的研究发现,大耳狐家庭独占的领地范围大致为0.25-1.5平方公里,以尿液标记领土边界。每个家庭包括一对父母和它们的后代,一同觅食休息,相互间常躺卧触碰,互理毛发,彼此嬉戏护助。在南非,大耳狐的家庭领地广泛重叠,很少或根本没有领土标志,有时数百米内聚集2-3个洞穴,种群密度可达10只/平方千米,可能与当地适宜的土壤或植被有关。大耳狐的群居生活有助于多捕获白蚁、增强猎食探测,为后代通过模仿学习什么能吃,以及如何捕食提供机会。 幼狐间的玩耍和脱逃行为有相似之处,因为,成年狐的示范行为常显逃避而不是打斗

大耳狐的食谱主要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偶有小型啮齿动物、蜥蜴、禽蛋、雏鸟和植物;白蚁、蜉金龟占食物来源的80%。地面食草的白蚁会被路过的大耳狐吃掉。它们从这些昆虫的体液中获取大量水分。大耳狐常出现在大型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和水牛的周围,用一双大耳朵探听甲虫幼虫的动静。一般独自觅食,在昆虫丰富的地方,大耳狐也会大量聚集。实际上,群体觅食比同时同地的单独觅食能捕获更多的白蚁

繁殖性状

单配制动物,每年繁育一次,初生幼兽9天后睁开双眼,17天后走出洞穴,刚出生的幼兽覆盖着稀疏的灰色绒毛,4-5周后,皮毛颜色变化与成体一致。幼兽哺乳期15周,而后跟随父母外出觅食,完全发育成熟需5-6个月。长成后分散交配。雄狐守护、喂食以及和幼狐玩耍的时间甚至超过雌狐。圈养大耳狐寿命为13年零9个月。

大耳狐属

大耳狐属Otocyon,犬科的一属。仅大耳狐一个品种。大耳狐学名Otocyon megalotis,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犬科动物,因其耳朵巨大而得名

大耳狐属分为三个亚种:

  1. Otocyon megalotis megalotis:南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
  2. Otocyon megalotis virgatus:坦桑尼亚、肯尼亚
  3. Otocyon megalotis canescens: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特征

大耳狐体毛为黄褐色,耳、腿和脸的一部分为黑色。体长55厘米,耳长达到13厘米,是大耳狐属唯一的一种。 大耳狐的牙齿要比其他犬科动物小许多,这是由于它们适应了主要以昆虫为食,其食物的80%为昆虫,这些昆虫包括白蚁、蝗虫等等。此外,它们也吃啮齿类、鸟类和卵,有时也吃水果。 大耳狐是夜行动物,一般以一对成年狐和幼仔(2-5仔)为单位组成种群,居住在巢穴中。

大耳狐的耳朵有什么作用

两只大大的“兔耳朵”,“锥子脸”上嵌着一双黝黑滚圆的大眼睛,靠脸吃饭的“大耳狐”绝对有资本萌化众人的心

大耳狐之名源自它们一对巨大的耳朵,耳长114-135毫米, 体毛多为棕褐色,喉咙和腹部为灰白色,耳外沿像戴着棕熊样的“面罩”,小腿、爪、尾尖呈黑色,除一对大耳朵之外,其独特的齿列也有别于其他狐类,大耳狐有46-50枚牙齿,多于其他异齿型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其他犬类不超过两颗上臼齿和三颗下臼齿,大耳狐至少有三颗上臼齿和四颗下臼齿,下颌有一大块阶梯状的二腹肌突出,便于快速咀嚼昆虫。

据了解,“大耳狐”又名“耳廓狐”、“非洲小狐”、“沙漠小狐”,生活在北非、阿拉伯半岛的干旱沙漠,其耳朵与身躯的比例,在食肉动物中首屈一指,是最小的狐属动物,平均体重1公斤,耳长10厘米-15厘米,一对大耳朵可能是最易辨识的特征。它们的大耳朵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通过耳朵散热,以适应沙漠干燥酷热的气候,同时,这种大耳朵又能对周围的微小声音迅速作出反应,大大的耳朵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

大耳狐栖息于干旱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偏好短草区域。居住在自建或其他动物留下的洞穴中。洞穴一般存在多个入口和兽窝,以及长达数米的隧道。不得不说的是大耳狐小时候真的是萌的不行不行的。

温馨提示:《此类动物不是餐桌上食品,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动物篇~杂事性动物种类(大耳狐)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大耳狐遇到一条沙漠响尾蛇


相关视频

纳米比亚大耳狐(上)


相关视频

纳米比亚大耳狐(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