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变质作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动力变质作用是分布在断裂带,在构造作用下导致的变质作用。属于局部变质作用,局限分布在一个具体的地质构造。 [1]
特点
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偏应力,主要变质机制为变形(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及动态重结晶。可与不同的区域变质伴生,具有高至低P/T比,但通常P/T比较高。 动力变质作用指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在地壳浅层中发生的定向挤压作用温度较低,岩石表现为脆性变形,主要产生机械破碎,形成碎裂岩(包括断层角砾岩、碎粒岩、碎粉岩等)。在地壳的较深层中发生的定向挤压作用,湿度较高,岩石可发生塑性变形和重结晶作用,产生糜棱岩,超糜棱岩和构造片岩。动力变质作用一般分布在区域里大断裂带中,宽度从几厘米至几公里。 [2]
简介
又称“碎裂变质作用”或“错动变质作用”。其变质因素以机械能及其转变的热能为主,常沿断裂带呈条带分布,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而这些岩石又是判断断裂带的重要标志
变质作用绝大多数与地壳演化进程中地球内部的热流变化、构造应力或负荷压力等密切有关,少数是由陨石冲击月球和地球的表面岩石所产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基本上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的。地表的风化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不属于变质作用。 促使沉积物转变成为沉积岩的成岩作用,通常也是在地下一定深度和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的,它与变质作用有相似之处,但成岩作用所要求的深度、压力和温度都较小,在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发生的变化不十分明显;而变质作用所要求的温度与压力较高、深度较大,在作用过程中原岩变化显著。一般来说,成岩作用的温度小于150~200℃,围压低于100~200MPa;而变质作用则要高于这一数值。因此,可以说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具有过渡关系。变质作用虽与温度有重要关系,但温度并未使原岩熔融,即原岩基本上在固态下发生变质,一旦温度高到使原岩熔融,那么,就进入到了岩浆作用的范畴,因此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从发展上来看也是有联系的。对于大多数岩石来说,变质作用的高温界限大致为700~900℃。 在地壳形成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先形成的变质岩,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重新组合,甚至包括化学成分的改变,这个变化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当然,由于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称为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