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剪尾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剪尾鸢
原图链接

剪尾鸢[1](学名:Chelictinia riocourii)是一种中型猛禽,身长约50厘米。羽毛呈灰色和白色。头比较小,脸上有点秃,短喙。双翼狭而长,飞羽的边缘有白色滚边。尾巴分叉很深。红色的眼睛,尾巴的根部呈白色。额头白色,黄腿,飞行时翅膀的内面有两块明显的深色斑。飞翔的高度较低,采用盘旋、翱翔等方式,有时也进行鼓翼飞翔。在鼓翼飞翔时两翅煽动较轻,显得相当轻盈,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突然直扑而下。一般单独活动,多在白天的早晨和黄昏进行。

外形特征

非洲的燕尾鸢体型较小,身长约50厘米。羽毛呈灰色和白色。头比较小,脸上有点秃,短喙。双翼狭而长,飞羽的边缘有白色滚边。尾巴分叉很深。红色的眼睛,尾巴的根部呈白色。额头白色,黄腿,飞行时翅膀的内面有两块明显的深色斑。

分布范围

该种猛禽鸟类是非洲特有的物种,分布于下列国家,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也门

生活习性

该物种在非洲范围内活动,在冬季干燥季节南移到西部非洲森林的边缘地带,在夏季多雨季节开始进入繁殖时向北迁移到撒哈拉沙漠地带。在东部非洲有少量该鸟类停留3月到旱季来临离开。

出现在热带稀树草原,灌木开放和半干旱地区,栖息于树木繁茂的撒哈拉地区,进入肯尼亚西部裂谷。一般集小群,但也发现单独或成对活动。食物以吃昆为主虫,常单独在早晨和黄昏活动。

生长繁殖

春季于4-5月到达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巢于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区的树上或高的灌木上。巢较松散而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有时放有细草根和草茎,或根本无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3-5枚,白色或淡黄色、具深红色或红褐色斑,呈卵圆形。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和育雏,孵化期25-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30-35天的喂养,雏鸟即可飞翔离巢。


参考文献

  1. 剪尾鸢. 每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