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前徒倒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徒倒戈,汉语成语,出处为《尚书·武成》,形容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成语解释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典故出处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近义词

反戈一击

成语举例

郭沫若《屈原研究》:“当兵的结果,故惹起‘前徒倒戈’的悲剧,便是俘虏兵掉头,或奴隶叛变。”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故事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兵计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响应。讨纣大军连克许多商朝城池,在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召开了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

此时,商纣王正在和妃子饮酒取乐,忽然听到周武王进攻的消息,慌了手脚,匆匆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可纣王的前锋部队等战斗一打响,就倒转矛头,反戈一击,结果商军大败,血流成河。

纣王逃回朝歌,知道大势已去,末日不远,就点火自焚了。商朝就此灭亡。

前徒倒戈: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自己。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1]

视频

中华上下五千年,今天就来看看,前徒倒戈的先例武王伐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