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汉山行(姜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初夏汉山行》是中国当代作家姜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初夏汉山行
初夏的清晨,空气清爽,云淡风轻。一个偶然的机遇, 让我终于游览了梦寐以求的汉山,了却了我多年以来深埋在心底的一个愿望。
当太阳刚刚爬上天空,空气中还夹杂着丝丝凉意的时候,我们便驱车出发了。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车停下来,迎面一座古朴典雅的山门和一些色彩鲜艳的房屋映入眼帘,随行的导游告诉我们:已经进入汉山风景区了。
对于汉山,我并不陌生。她位于家乡故县镇境内,总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里山清水秀,林木繁茂,峰壑清幽,景色宜人。汉山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有40多处,寺庙道观更是星罗棋布,被誉为“七寺八庵九道观,四十里竹林不见天”。当地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要升官,朝汉山。”景区内老鸦岔主峰海拔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峰。除此之外,汉山“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列入并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以来,经过当地的不断投资、建设和开发利用,现在汉山的旅游区域已初具规模,在灵宝、在三门峡,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一路上,大家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攀爬而上。远离了喧嚣的街市,长久的压抑和烦躁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唯有山间那独有的透骨清凉。不过更多的则是自在、舒爽、心旷神怡。
虽然才刚步入初夏,但山上早已被茂密的植被厚厚地覆盖着,树木遮天蔽日,草木郁郁葱葱,将夏日里的妩媚与清雅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树木或高挑笔直,或匍匐在地,或缠绵交错,或腐朽枯萎。远远望去,树叶是绿的,野草是绿的,峰峦沟壑一片苍翠,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满山遍野的野花开得正是起劲,一丛丛,一簇簇,五颜六色,翘首怒放。蓝的妖艳、红的妩媚,黄的富丽、白的潇洒,吐露着阵阵芳香,弥漫在这清新、雅致的天地间。小路两边的山峰高耸入云,一道道笔直的峭壁凌空而下,在层峦叠嶂中显得格外高耸挺拔,身临其境,不禁想起了“伟岸”、“高大”、“巍峨”等雄壮的字眼。
沿着人工开凿的台阶小道继续向上攀爬,一条山间小溪在山林藤蔓中时隐时现,潺潺作响。突然,眼前出现一条小瀑布,涓涓水流自上而下落入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潭。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清秀,山水融合形成了汉山独特的风格。坐在潭边小憩,四周除了水音外,一切都静得出奇,静得空灵,仿佛九天之外的声音都能听得很清晰。置身其中,不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宛若超脱红尘之外的隐逸之人了。
同其它山一样,汉山途中并不缺乏台阶。听随行的人说,这里所有的台阶加起来要有上万个之多。这些台阶或蜿蜒委婉,曲径通幽;或青云直上,蹒跚难行。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线天”景区,沿着笔直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爬。越往上,四周的山势就越陡峭,台阶也越险要。爬到最高处,只见两片峭壁中间的距离被压缩到了极点,仅容得下一人弯腰侧身才能勉强通过。身临石下,禁不住心惊胆战,冷汗涔涔。
正午的阳光逐渐驱散了飘渺的云雾,透过浓密的树叶斑斑点点地撒在林荫小道上。当我们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眼前顿觉豁然开朗。这时,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我们登上山顶了!”巨大的回声在山谷峰峦间回荡了很久。
汉山之巅有个响亮的名字——金顶,海拔2413米,为中原地区之最。金顶上最著名的要数大将军松了,它植根于沿崖边际,树干粗壮,虬枝苍劲,四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树下悬崖万仞,冷风飕飕,树冠直指青天,云雾缭绕,让人不禁赞叹它的雄奇与伟岸。树旁边的祖师庙,是一座全部由白色花岗岩石条砌成的石屋,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也敦实古朴,古色古香,与大将军松树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山顶一侧的“祈雨潭”是善男信女口碑故事最多的地方。由于人迹罕至,直径不足1米的潭内水面上已满是树叶花瓣。轻轻拨开这些树叶和花瓣,潭水竟然晶莹透亮,清澈见底。相传“祈雨潭”极为灵验神奇,潭内的水常年不溢不干,潭中水被搅动则必有雨降,每逢大旱时更是有求必应。根据《阌乡县志》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阌乡大旱,县令孙叔谦上汉山祈雨,人还未下山便有大雨降临。我和朋友出于好奇,将信将疑地往潭中扔下一小块儿石头,心中也暗暗期待着后半天天气的变化。
同伴们也被汉山独特的景色所陶醉,尽情地嬉戏于茂林修竹之中。金顶之巅,只闻人声,不见人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已经偏西,同伴们纷纷走出丛林,走出殿宇,走出悬崖峭壁,踏上了归途。我再一次回首那巍峨的汉山金顶,远眺着千山万壑,云卷云舒,恣意沐浴着丽日和风,愉悦的心情也伴随着那飘渺的云雾飞得很远很远……[1]
作者简介
姜涛,河南省灵宝市人,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