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胜金缕玉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文物,1968年出土于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金缕玉衣全长1.88米,以金丝编缀岫岩玉片制成。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分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五部分。上衣所用玉质莹润,呈绿色。下身则为灰白和淡黄色。玉衣头罩下还有鎏金镶玉铜枕。

基本内容

通长188厘米。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重1.1千克。用金丝将玉片编缀成人形,头部由头罩、脸盖组成,上身由前后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组成,下身由左右裤筒及左右足套组成,皆能分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似人之体型。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等。皇帝的玉衣用金缕。中山靖王刘胜是诸侯王,也使用了金缕玉衣。出土时,衣内仅见几枚牙齿珐琅外壳和一些粉末状骨渣[1]。故玉衣和九窍塞并未能保存尸体不朽。

金缕玉衣的发掘

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二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 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5件,已经完全复原。以满城汉墓的二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2],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 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视频

刘胜金缕玉衣 相关视频

汉代中山靖王刘胜所陪葬的金缕玉衣,由2498片玉片制成,无价之宝
探秘商丘博物馆镇馆之宝——汉代金缕玉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