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泽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泽棉
刘泽棉
原文名 Zemian Liu
出生 1937年9月
广东佛山
国籍 中国
职业 陶塑工艺美术大师
知名作品 《十八罗汉》(陶塑)
《钟馗饮酒》(陶塑)
《八仙贺寿》(陶塑)
《水浒108将》(陶塑)

人物简介

刘泽棉,男,汉族,1937年出生在广东佛山石湾的陶艺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目石湾陶塑技艺[2]代表性传承人。

刘泽棉是“刘胜记”的第四代传人,其叔公刘佐朝清朝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艺大家。1947年随父习陶,1955年进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陶艺创作至今。现在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3]工作。作品博取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具传神、雄健、豪放、古朴、厚重的特点。注重衣纹、筋骨的塑造,渗入西洋人体解剖结构,工意兼得,形神结合,具有浓厚的石湾传统陶艺特色。其中不少作品曾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珍品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等众多奖项,不少珍品还被国外收藏。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创作经历

捏制“公仔”,是大师童年爱不释手的玩具 。刘泽棉虽然出生名门,但童年时期正值战乱和社会动荡,为维持生活,他几岁就随父学艺,捏制的“山公”和小动物成了他童年的玩具,刘泽棉的艺术天赋也开始显山露水。

当时,刘泽棉就住在陶艺名师刘传附近,他经常跑去看刘传刀刻手捏,学捏“公仔”。童年这段“窥师”学艺的经历培养了他对石湾公仔的浓厚兴趣,从此,他如痴如醉地迷上了陶塑艺术。解放初,正在读小学3年级的刘泽棉怀着对领袖的深厚感情,塑造了一尊毛主席像,并被选送到镇工商联陈列馆展出,如此生动的作品让人们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14岁的孩子之手。为此,他受到了南海县委书记的接见,并获得了30元的奖金,一个陶艺童星产生了。

1958年,刘泽棉到了石湾美术陶瓷厂,在集中了曾良、刘传、廖坚、吴灶生、梁华甫等著名艺人的创作室工作。在艺人荟萃的大家庭里,他博采众长,贪婪地吸取各家的艺术营养。他还利用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4]进修的机会,广泛听取知名教授的讲课,与全国著名的老艺人“泥人张”张景祜“面人汤”汤子博交流。此举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艺术见解获得飞跃与升华,创作激情如泉喷涌,成功地创作了《善恶同眠》、《大鸭》等优秀陶塑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技艺日趋成熟的刘泽棉到南海平洲体验生活,当时虽然正值大旱之年,但由于以集体的力量建设了水利设施,使大旱之年仍能丰收在望。这时,刘泽棉被饱经沧桑的老农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深深感染了,萌发了创作的冲动,并成功地塑造了人物陶塑《喜悦》。这件力作问世后,一直畅销不衰。时至1994年,当江泽民总书记到石湾美术陶瓷厂视察时,见到这件表现老农手捧清茶、舒眉笑脸,虽饱历风霜但内心充满欢乐的陶塑时,非常感兴趣,连声称赞:“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改革开放后,陶艺创作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期。这时刘泽棉的创作冲动如泉涌。为了创作《十八罗汉》,他和胞弟刘炳、儿子刘兆津踏遍了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云南筇竹寺、广东南华寺等佛教造像艺术宝库,先后捏了160多个小泥稿,经反复筛选定稿,塑造出18个姿态各异、富有个性的罗汉。在创作《水浒108将》时,小稿竟然摆满了一屋!在创作上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使大师获得了累累硕果。

成就与荣誉

1965年作品《力量的源泉》被中国美术馆[5]收藏。

1983年作品《十八罗汉》、《东坡赏荔》、《石上罗汉》获全国评比优胜奖。

1989年作品《水浒108将》获全国第八届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及1990年全国陶瓷行业评比一等奖。

1990年作品《十八罗汉》获全国工艺美术评比单项最高奖“珍品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86年作品《钟馗饮酒》省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英国女王。

1992年放大近1米高《十八罗汉》被省政府赠送泰国淡浮院收藏。

2000年作品《老子》被送中国历史博物馆[6]收藏。

2015年元旦上午,在佛山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石湾陶艺界泰斗刘泽棉亲手把新作《司马迁》捐赠给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7]

作品欣赏

视频

独孤狼带你走进非遗传承人刘泽棉的石湾陶艺胜天下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 石湾陶塑技艺新浪网
  3. 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网
  4. 工艺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网
  5. 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官网
  6.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官网
  7. 刘泽棉亲手把新作《司马迁》捐赠给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中国档案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