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汝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汝阳,斋号醉染斋。1940年出生于山东夏津地藏寺。自幼喜绘画。196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现代美术编辑室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

代表作有《漓江图》、《高原人家》《黄山玉屏楼》等。代表画集有《刘汝阳画集》、《刘汝阳中国画作品》、《学院派书系·刘汝阳》、《盛世典藏·刘汝阳》等。

人物简介

师从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1984年经李可染先生和刘继卣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国际艺苑、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院等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及联展。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吉林省博物馆、伊朗使馆、德国伊斯托弗市政厅等多家单位收藏。编辑《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等经典美术画集二百余种。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卷)。著有《刘汝阳画集》、《刘汝阳中国画作品》、《学院派书系·刘汝阳》、《盛世典藏·刘汝阳》等。简历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

艺术经历

2019年8月《天高云淡·中国艺术名家草原风情作品展》

2019年1月《墨缘雅集-乙亥迎春名家书画展》

2018 年8月《刘汝阳国画精品展》大千画廊;

2018年3月《时代华章-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

2017年11月《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李可染及其弟子作品展》

2016 年10月《李可染弟子作品巡回展》

2016年8月《采一练十-李可染弟子作品巡回展》

2016 年4月《百年艺术国画展》

2016 年3月《中央美院建院纪念展》

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60周年系列展》

2011年《荣宝斋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作品展》

2011年《李可染五弟子山水作品中原行》

2008年《刘汝阳国画作品展》德国伊斯托弗市

2000年《刘汝阳国画作品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1997年 作品艺术成就被纳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卷》

1992年《刘汝阳国画作品展》当代美术馆

主要作品

高原人家、江帆竟发、黄山清秋图、江峡帆影、长城清秋、妙峰山、漓江春色、云岗石窟、长城风骨、山高水长图、将军柏、晒网图、麦积山、峡江远帆、黄山朝日、浓荫千重一帆影、黄山晨岚、杜甫诗意图、黄山玉屏楼、湖畔清秋、大足石窟、古柏、松山飞瀑图、明月松间照、秋山观瀑图、长城夕照、漓江图、长城新绿、幽谷渔家、轻舟已过万重山。

评论摘编

沈鹏“……他原在中央美术学院攻美术史专业,可是后来从中国画创作中发

现了u2018自我u2019。长期来,每到一地组稿,找作者,跑印刷厂,走访院校之余,没有忘记手里的一支画笔,用汗水浸润着一张又一张宣纸,追求着元气淋漓的美感,尺幅中见寻丈的魂魄。刘汝阳以他辛勤诚实的劳动引起社会注目。……”

——摘自沈鹏《做嫁衣之余的奉献》

云鹤 “……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奇壮美,为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感受和素材。早些年,他画得较多的是漓江景色,渔舟帆影;继后则画境趋于广泛,如江南水乡,北国山川,黄山峨眉,石窟佛寺等等,均见于近年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注重自然之美,又赋予生活情趣,笔墨秀润,意境清新,韵味盎然。他的画还有一种朴实而稚拙的情趣,这和他的为人性格恰相契合。和汝阳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诚恳,亲切,实在;虽言谈不多,而内心之蕴蓄是很丰富的。……”

——摘自云鹤《案牍之余山水之间》

秦岭云“……一往情深的把笔锋指向密林,幽径,村舍,窑洞,海岛,水乡等,这就使作品披上牧歌式的诗情和浓郁的生活风采,面对他的作品,恰似碰到一瓮新开的陈酒,烈香扑鼻,令人神往。他的创作,得之造化,得之社会,其根蔓来于生活土壤,这样讴歌自然和生活的画,一般闭门造车靠臆造和模仿应世的所谓作品是不可同日语的。

汝阳的山水画,从物象,境界,语言,气韵看,都有自己独特的设想。他以豪迈甚而放肆的粗笔重墨,任意挥洒,拙中见趣,再加丰满近似西法的构图,淋漓尽致的水晕墨气,画面气氛韵味,异常强烈魅人,耐人寻味。……”

——摘自秦岭云《自留地里长出好庄稼》

刘龙庭“……汝阳的山水画无论是名胜古迹,江南帆影,塞外风光,山村小景,无不笔墨温润酣畅,色彩淡雅平实,风格浑厚沉稳。

他从可染老师那里学到了适合自己的技巧方法,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发现了美的意蕴,又在反复的实践和思考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

——摘自刘龙庭《浑厚沉稳温润酣畅》

程大利“……画画一如他的为人,行笔厚笃,心很沉,不事机巧,很注意整体的把握。他喜用中锋,一笔一笔去写,连染也是一笔一笔的,很像李可染先生,追求一种千钧坠石的意味,而不是那种”一挥而就”的才子派头。

汝阳还有天性浪漫而细腻的一面,所以,他的中锋线条又很抒情,疾徐顿挫由感情需要出发,因此,他的线是活的,是饱含着情感,涌动着神采的线,没大修养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笔下线条功夫非十年八载,更非三年五年所能得来,当是几十年锤炼的结果。写到此,我想起一句”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古话,千锤百炼,删尽冗枝,留下的自是精华。……”

——摘自程大利《吹尽黄沙始到金》[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