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棨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刘棨(1657~1718),字弢子,清前期官员,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1]。父亲刘必显(1600~1692)为清初官员,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2]。刘棨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3]。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州地贫

苦,他见山上多桷树,宜养山茧,便派人到诸城老家,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

其绸为“刘公绸”。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宁羌州有了乡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今山西临汾、运城两地级市及石楼县和灵石县,治所在临汾)知府[4]

中文名 :刘棨

主要成就 :教民养蚕

立书、建义学

出生日期 :1657年

性别 :男

朝代 :清朝

儿子 :刘统勋

身份 :四川布政使

逝世日期 :1718年

人物关系 :刘必显(父亲)

孙子 :刘墉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关系

1人物生平

  刘棨(1657~1718),字弢子,清前期官员,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父亲刘必显(1600~1692)为清初官员,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刘棨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

 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
 
 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州地贫苦,他见山上多桷树,宜养山茧,便派人到诸城老家,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
 
 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其绸为“刘公绸”。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宁羌州有了乡
 
 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今山西临汾、运城两地级市,治所在临汾)知府。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皇帝下诏,从全国各地选拔操守清廉,才学优长之员。天下知府得举者惟有他和陈鹏两人。次年,升任天津道副使,迎驾五

 台山。他早写就“爱清”二字准备让皇上御书。皇上见其忠,便将“爱清”反其意,以“清爱”二字御书赐之。曲此,刘家即称“清爱堂”。后又升任江西按察使。时值大赦,他详勘死囚,得活者百余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他晋升为四川布政使,到蜀后仍勤励,颇得民众爱戴。他为宦一生,勤奋不懈,后以劳累而卒。

2人物关系

  刘统勋:刘棨子,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棨孙,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参考资料: 1. 刘棨

中国科学院知识服务平台[引用日期2022-04-23] 2. 诸城刘氏家族与乾嘉政治 - 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2-22] 3. 吉光片羽 河北省博物院藏清代刘墉墨迹

维普期刊[引用日期2022-01-16] 词条标签: 清朝官员人物高密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