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明才[1], 画家,一九五八年生于湖北荆州,大学文化。跟随郭方颐先生学习研究中国山水和花鸟画近三十年。受教于汤文选先生、鲁慕迅先生和卢沉先生。

刘明才
出生 湖北荆州
国籍 中国
职业 画家
知名作品 紫藤
月色
春的思絮
秋获
古瓷新葩

先后在荆州职业学院,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紫藤》1995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月色》1997年入选“湖北省美术作品展”。《春的思絮》参加“2000年湖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美术作品展》。《秋获》、《古瓷新葩》2002参加“湖北省中国画小品展”,《古瓷新葩》被编入《湖北省中国画小品展作品集》。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发表,深受读者喜爱。

二00五年在深圳成立“刘明才艺术工作室”,现居深圳上梅林

在当今市场诱惑力特别强大的深圳,还是有一些甘于寂寞、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的画家,这是极为难得的。画家刘明才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他对艺术的真诚、艺术也不负其人,给了他许多启示和灵感,自由和胆量,这是由他的近百幅作品告诉我的。

他来深圳已六年,还少为人所知。这六年间他一直都在埋头用功,进行探索,画出了一大批创作和写生画稿。他很早就师从 郭方颐先生,从艺术修养到功力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走上自己的艺术道路的。

他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传统和以主体的审美取向决定弃取的;同时他也把目光放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吸取某些现代的绘画观念和构成因素,从而使自己的艺术思想更活跃,表现手段更自由。

当我一一检视他的近百件画幅时,不时从他的那些别出心裁的图式和手法感到意外的喜悦。像其中的荷花、兰草、丝瓜、芦苇、凌霄等,虽然都是别人画过的题材,他却有自己的新的想法和方法,呈现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新面貌。可以看出他在画每一幅画的时候,都是当作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在尝试、在探索,在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由此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

艺术创作也像科学试验一样,它没有熟路可走,它的每一步都是在探索试验中前行的。可以说试验就是创造,创造就是试验,而试验总是成功和失败相伴而行的。不过失败可能是向成功又近了一步,而成功中可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还要继续探索试验,永无止境。 李可染先生说的“可贵者胆”,应该就是这种尝试的胆,创造的胆,敢走新路不怕失败的胆。

我不是说刘明才的每一幅作品都已十分成熟无可挑剔,但即使他的某些尚不成熟的尝试性的作品,也比那些充斥市场的、走熟路、随人后、烂熟的“作品”更为可贵。在他的画中有不少小于对开,甚至小于一平尺的小画,从中可以看到他试验探索的心迹,从而能够给人以新的美感和启示,我觉得这些小画尤其值得珍视和研究。

衷心祝愿明才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大胆探索,自由创造,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目录

名家评论

刘明才是既有功力又有才气的青年画家。学生时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86年后涉足中国画。二十年来寒暑不辍,孜孜以求,终于取得了今天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同龄人中之佼佼者。

明才有一副天生的画国画的气质: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好读书;书法不衫不履,题在画上书画一体;且转益多师,著名画家 汤文选先生、 鲁慕迅先生和 卢沉先生对他多有浸润且多有赏识。在全国和省级专业画展上屡有佳绩。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有了新的经验与探索。他正值年富力强的黄金创作期,在当今开放的意识形态和绘画的多元格局中,定会不断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成为写意花鸟画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艰难征程上的中流砥柱,直至艺术的高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