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刘作华 |
刘作华,男,博士,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兼任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兼),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联合会理事会理事,《化工管道与设备》编委会委员、全国搅拌与混合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搅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示范项目、广西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20 篇,EI收录3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获权48项),出版专著2本,获权软件著作权1件。现主要从事化工过程强化、资源环境化工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产业实际,开展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完成多项企业横向项目,研究成果在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向----绿色智慧化工
人物经历
1997年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7月重庆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意大利Bologna大学化工采矿及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2007进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至2012年,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14年4月至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冶金系做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化工过程强化:针对传统化工过程中的传递问题,开展搅拌反应器、萃取分离、多相流反应器等方面的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立足天然气化工等产业,探索节能减排的新途径和绿色化工新工艺。 资源环境化工:针对重庆市特色矿产资源开发与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研究矿物选冶、矿物湿法加工、高附加值新产品、稀土分离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化学和化学工程问题,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研究。
获奖记录
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1、2)[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3)、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百名工程技术高端人才、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三区”科技特派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特聘专家。
学术成果
1.刘作华,王运东,陶长元.流体混沌混合及搅拌过程强化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2. 刘作华,陶长元,范兴.化工安全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 陶长元,刘作华,范兴. 电解锰节能减排理论与工程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来源
- ↑ 刘作华 ,艾思科蓝
- ↑ 双城专家•献智涪陵|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作华:服务与发展同频共振,创新与引领同向同行 ,重庆大学,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