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家修行的年輕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出家修行的年輕人,"一人成道,九祖超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出家修行證得道果後,非但他今生的父母,而且他往世九代的祖先和父母都會因此而往生到善趣享受無邊快樂

原文

   如果一個人出家得道,他在家的父母能由此得到很大的功德和利益,所謂:"一人成道,九祖超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出家修行證得道果後,非但他今生的父母,而且他往世九代的祖先和父母都會因此而往生到善趣享受無邊快樂。

佛陀時代,有一位二十歲的外道青年,天資聰穎、智力超群,不論學習什麼,只要看過就能學會。他憑恃這種過人的天賦,發誓要學遍天下所有的技藝,於是他四處尋師訪道,無論天文、地理、醫術、藥方,乃至棋藝、奏樂、裁縫、烹調等等,世間種種技藝無不精通。他心想:「我如此多才多藝,世上應該無人能及!不如前往各地找人較量,來展現我高超的才能,一定能揚名天下、流傳百世。」

一天,他來到熱鬧的市集,發現一處人潮聚集的攤位,走近一看,原來是有人正以敏捷的速度與高超的技藝在製作弓箭,大伙兒都爭先想要購買。年輕人心想:「我以為所學已經足夠,從沒想過要學作弓箭,如果要較量這項技術,必定會敗下陣來,所以我應當向他學習才行。」於是,年輕人跟弓箭師傅拜師學藝,每天都用心地研習,沒多久便學會製作弓箭的訣竅,技術甚至還超越了老師。學成之後,他以財物禮謝老師的教導,隨即又整裝出發。

年輕人來到渡口搭船,欲前往另一個國家。航行中,他看到船夫搖櫓的技術神妙,船隻輕飄河面好似飛行一般,進退之間迅速無比,心裡又想:「雖然我擁有許多技藝,卻還不會駕駛船隻,這種技術雖然不算高尚,但為了不時之需,學起來總是比較穩當。」於是,年輕人跟著船夫學習駕船的方法,沒有多久時間,技術就比老師還更勝一籌。離去時,年輕人也以財物餽贈船夫,表示感激之意。

接著,他又來到另一個國家,看到王宮如此富麗堂皇,可謂舉世無雙,心想:「建造這座宮殿的工匠,技術必然非常巧妙,自我游歷各地以來,建築技術已經生疏,若要較量此一技藝,必然落敗。所以我應當重新學習,才能不落人後。」於是年輕人請求殿堂的工匠收他為徒,學習操持各種建築工具與技巧。天賦異稟的他,很快就知曉尺規量制、木造雕刻等建築技術,並且還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學成後,他將自己所有的財物都送給工匠,表達深深的謝意。

就這樣,年輕人的足跡遍及十六個國家,每每展現自己獨步天下的技藝後,就沒有人敢站出來與之較量。也因為如此,年輕人傲慢的心念愈加熾盛,他心想:「天底下已經沒有人能贏過我了。」此時,佛陀在祇園精舍以天眼觀看這位年輕人,知道他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便運用神通力化現成一位比丘,手持錫杖來到年輕人面前。由於年輕人生長的地方沒有佛法,所以當他看到比丘緩緩走近時,好奇地詢問:「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人物,也沒看過這樣的穿著,你手持的東西也不像是宗廟的法器,請問你到底是什麼人?為何裝扮與常人不同?」比丘回答:「我乃調御自身之人。」青年又問:「什麼是調御自身呢?」比丘知道他過去所學種種,便為他說了一首偈子:

  弓匠調角 水人調船 巧匠調木 智者調身

  譬如厚石 風不能移 智者意重 毀譽不傾

  譬如深淵 澄靜清明 慧人聞道 心淨歡然

比丘說完偈子,飛至空中,恢復成莊嚴的佛身,展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頓時佛光普現,朗照天地。接著,佛陀回到地面,對年輕人說:「我能有如此神通妙用,都是因為歷劫修行,調御自身的結果。」年輕人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佩服地五體投地,於是請教佛陀調御自身的要領。佛陀對他開示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種禪定境界、三種解脫法門等殊勝妙法,並說明制弓、駕船、建屋等技術,都只是虛華不實、有生有滅的東西,若讓自己耽溺其中,終究無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年輕人凝神傾聽,豁然領悟,遂發心出家修行。佛陀即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即成沙門。」年輕人即現清淨比丘相。佛陀又重新為他開示四聖諦及八解脫之道,年輕比丘至誠專注聆聽,思惟此理,當下即證阿羅漢果。

若想徹底解脫輪迴的痛苦,還應修習更高深的法門,即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及一切諸法之頂能夠即生成就無上佛果的大圓滿法門。或者在上述十種修法的基礎上,一心祈禱大慈大悲阿彌陀佛,虔誠發願,往生西方極樂剎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