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出口导向型经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出口导向型经济

中文名: 出口导向型经济

应用领域: 经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 什么是出口导向, 从支出的角度,一国经济(GDP)由三个部分构成,俗称“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出口导向(Export-oriented economy)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净出口占本国GDP较大比重,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1]

简介

出口导向是着重于利用国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以生产出口产品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

出口导向模式的实施,为本国剩余产品开拓了新的市场,为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设了一条渠道,为闲置和过剩的生产力与生产资源开发了新的市场,为本国有生产能力但国内无市场需求、无生产需要的产品创造了市场和需求,满足有市场需求但无生产该产品优势的其他国家的市场需要,并通过开发创新、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了本国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增进本国社会福利。

开发空间

对于中国来说,本国具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开发空间,国内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而出口导向性经济的主要市场在于国外市场。发展国外市场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面临国家风险、政治风险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如若两国之间发生政治摩擦,例如中美贸易战,就会对过度依赖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受到重创,并可能由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受制于人。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说,积极发展内需拉动经济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2]

形成规模效益

一般来说,国内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对于某种商品来说,总有市场饱和的时候,对中小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有些商品特别是中小国家,如果不开拓国际市场,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如果国内市场需求有限,达不到最佳规模经济,则企业成本高、商品的市场价格高,而商品的市场价格高则制约销售量的扩大,企业成本高则效益就低,这对于企业、对于消费者和国家都不利。而如果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市场需求,则有利于形成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商品价格。从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消费者受惠,又增加商品出口,换取外汇,于国家、于民于企业都有利。

发挥国际分工优势

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有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所拥有的资源从种类到数量都较多,其产品价格就较低。而有些国家自然资源较贫乏其产品价格就高。同时,有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有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同此各自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取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

获得溢出效应

因为开放经济中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和变动是相互影响,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好能利用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获取开放经济中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开放国家中.进口国的总需求增加会对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正面作用如美国的市场需求增加1%就会使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23%,即美国对德国的溢出效应为023%也就是说出口国德国从进口国美国的市场需求中获得0+23%的溢出效应。

1981~1982年美国经济的复兴提高了美国从德国进口商品水平,扩大了德国的出口额,使德国的经济衰退因美国经济复兴而得以复苏。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二三部门经济不变,一国的国民收入则由进出口净额来决定.出口同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出口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虽然国际市场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和扩大了空间但国际市场本身也有局限性因为在一定的时期.世界市场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量及其购买力是既定的不可能创造或产生无限度的需求和购买力。同时由于今天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从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利益而加入出口导向型经济行列这在世界经济领域和范围内扩大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规模.增加了国际市场产品的可供量。出口商品可供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国际市场需求总量不变.使得世界市场变得狭窄了。

需求风险

这一影响源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给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市场风险。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他国家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替代产品层出无穷产品生命周期因此缩短了。这对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和出口企业来说无疑上一种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及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出口产品规模争取有效的避开,化解和降低由此带来的国际市场风险与无谓的损失;从微观上及时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调整企业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开发和创新出口产品,适应和开发新的发国际市场需求。

弱化趋势

有关资料表明亚洲中最早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日本.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持续了30年晚于日本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韩国其持续作用为20年,而东南亚各国仅持续10年,可见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有效的经济周期不断缩短,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弱化之势。一方面,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模式时这种模式才能高效地促进该国经济发展。而当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实施这种战略模式时.这种战略的优势就减弱甚至较化为劣势,这时注重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模式的国家其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双边、多边贸易谈判.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很低,出口国已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这种情况使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具体案例

中国大陆地区出口导向经济之前,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中国在尚未提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口号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989年邓小平首次在视察中提出了有关出口导向型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命脉的利害关系,首次阐明了关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为巩固改革开放事业协调、协助、协力的发展模式。首次以理论的形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关于面向国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纲领。

中国大陆

深圳在改革开放后,与港澳地区形成“前店后厂”模式,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市场主要面向国外,经济飞速发展

日本

但在日本创业较难.要探究原因,许多人会举出因为在日本只能向金融机关借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要向金融机关借钱相当难.即使借到,利率也很高.万一创业失败就必需背负大量负债.针对这问题,日本政府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援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未知数。

未来展望

三十年来,出口对于中国国力的提升,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货物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上升到2009年的9.6%。而德国和美国的这一数据在2008年分别是9.1%和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4.5%,德国为32.9%,美国为7.3%。但也有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从货物出口还是服务出口(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出口规模的大小与国家的发达程度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改革开放之初,出口导向型特征更为明显。当初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换取紧缺的外汇以进口急需的设备或原材料,待后来我国资金已比较充裕,特别是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国内流动性充裕,经济建设已经“不差钱”的背景下,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出口政策,实在是到了该检讨的时候了。

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对14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生产率高的企也有更大的意愿进入国际市场,但出口并不必然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没有证据肯定“出口中学”( learning-by-exporting)的假设,即出口的增加并没有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换言之,企业技术水平如何基本上与企业是否出口产品无关。

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工业出口比重为50%。在这半壁江山中,加工业出口企业越是涉及计算机、通信装备、电子设备等所谓高技术产品,获得的附加值越低。以计算机为例,在全部附加值中,国内企业所获附加值比重仅为5%左右,通信装备和电子设备产品国内附加值也仅仅是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基本上属于打工企业。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世界银行的研究,即出口并不必然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因为技术含量(自主技术)越高,所获附加值也就越多。

那么,我们从出口中到底获得了什么?不容置疑,确实换取了大量外汇,但外汇的不断累积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低廉扭曲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央行维持准固定汇率而被迫购入外汇导致的通货膨胀成本,美元泛滥导致外汇储备价值的损失,以及低廉人力成本所导致的社会不安(如富士康公司跳楼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情绪)等等。外汇累积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畸高,已从一个侧面对中国以出口导向型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方式提出了质疑。

2009年在GDP增速8.7%的情况下,出口对GDP的作用为负,这是前所未有的。国内投资和消费弥补了出口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投资效率和投资结构值得讨论,但也说明了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出口萎缩的形势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既要有足够的信心,也要有足够的警惕。之所以要保持警惕,是因为这种非常时期之非常的投资、消费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抱有通过这种急就章式的做法达到缓解出口不利影响以待来日欧美经济复苏拉动出口这种想法,不啻于水中之花镜中之月。此次金融危机对欧美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财富创造模式的改变,更大的冲击则在于消费模式的改变。那种过度提前消费寅吃卯粮的做法会有很大的收敛,欧美储蓄率持续不断攀升是迟早之事。

鉴于此,我们应放弃以外需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勉强的做法,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创性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行国家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平台和抓手,深化教育体制、科研体制改革,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