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

作品名稱: 《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納蘭性德

別稱:納蘭成德,納蘭容若

《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是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詩詞。[1]

這首詞寫一個女子午夜夢醒時的思念。搖曳的燭光襯托出她夢醒後的孤獨、淒涼和心潮起伏。她的思念就像那「冷透疏衾」的寒意一樣,無法驅除,直往人心裡鑽。「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寫得好,女子獨守孤燈、遙望天際的形象活現紙上,她的思念也釋放到了天上銀河,好像整個宇宙天地間都瀰漫了她的相思,意境悠遠,自然細膩的情感也極具感染力。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孤燈明滅,冷夜孤枕,欲睡還醒,不能思量,思量就會斷腸。

天上人間,陰陽兩隔,即使一諾千金也換不回原來的生活。

渴盼能夠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着銀河裡的風波,也甘願從頭開始。

文學賞析

這首《減字木蘭花》仿佛是以「七夕」為背景的懷人之作。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開篇即是燭影搖曳、似夢還醒的迷茫淒冷景象。 「燭花搖影」是一個很典型的詩詞意象。宋代詞人方千里《還京樂》中有句「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這是繁麗綺艷的花間風格。宋人洪咨夔《浣溪沙》也有句: 「燭搖斜吹淚空煎。」在納蘭詞中,「燈」的意象多次出現。這大概是因為「燈」在淒冷孤獨之夜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有一種安恬的家的氛圍。而孤獨的人對青燈,則別有懷抱,心中有說不盡的萬千思緒。事實上,納蘭容若在前面的許多悼亡詞中,都寫到了一個生活細節:「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共銀釭。」妻子去世前半個月,還扶病剪燈花,以致那剪刀聲在納蘭耳畔久久縈迴。這個剪燭花的細節或許可以成為「燭花搖影」的解讀契機。「冷透疏衾」, 「疏衾」是指因一個人孤身而眠而顯得寬鬆疏闊的被衾。「冷透」二字自是人的主觀感受,因孤寂而生寒意。一個「透」字則說明心中悲涼至極。

「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燭花搖影,香消被冷。此時豈不思量,可曾相忘。這「待不思量」似是出自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許孤眠不斷腸」也似從這首詞中「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中而來。只是這裡納蘭容若用的反語,其時正是思緒紛紜,孤眠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這一句納蘭容若化用白居易的《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意境甚是闊大,筆下也甚見骨力。接着,納蘭卻以「天上人間情一諾」,極言對愛情的忠貞守信。這一句可以引起讀者許多聯想。這裡的「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從正面表達了納蘭容若對於愛情諾言的態度,就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一生死不渝的愛情誓言。

「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這結句顯然是一個堅韌的承諾。「銀漢難通」說嗎了茫茫銀河難渡,正是用的七夕牛女相會的典故。「穩耐風波願始從」,銀河茫茫難渡,只有忍耐着那些風波、磨難才會如願以償。

湯顯祖在《牡丹亭》序中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縱使銀河有重重阻隔,縱使銀漢遙迢,歲月浩瀚,而生命卻如此短暫,納蘭的這首詞也恰好告訴人們愛情只有堅忍承受一切患難與波折,才會終生相隨,不離不棄。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2]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3]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視頻

清詞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