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凌波」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年憾事 嫁對金漢得幸福
行 1: 行 1:
'''凌波'''(Ivy Ling Po),本名黄裕君; 本地 殿堂級女艺人。她在六十年代以一曲《郊道》竄紅並传颂至今,曾經先後演出多部黃梅調電影而為人所知。
+
'''凌波'''(Ivy Ling Po , 1940年- ),本名黄裕君;殿堂級女艺人。她在六十年代以一曲《郊道》竄紅並传颂至今,曾經先後演出多部黃梅調電影而為人所知。
  
 《兒女情深》是凌波演藝生涯中第一部電影,那年她十二歲,也是因爲她跟養母在香港生活困苦,有時連飯都不敢吃,養母透過同鄉的關係得到這個機會,卻也因此成爲改變她一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李翰祥]]提拔她在國語片《紅樓夢》中幕後代唱,1963年受[[李翰祥]]導演賞識,改名凌波。1968年以《峰火萬里情》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四年與夫婿[[金漢]]白組今日影業公司,拍攝《新紅樓夢》
+
 《兒女情深》是凌波演藝生涯中第一部電影,那年她十二歲,也是因爲她跟養母在香港生活困苦,有時連飯都不敢吃,養母透過同鄉的關係得到這個機會,卻也因此成爲改變她一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李翰祥]]提拔她在國語片《紅樓夢》中幕後代唱,1963年受[[李翰祥]]導演賞識,改名凌波。1968年以《峰火萬里情》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四年與夫婿[[金漢]]白組今日影業公司,拍攝《新紅樓夢》 。随着黄梅调逐渐没落,凌波也在70年代末淡出影坛。1988年全家移民定居加拿大。
  
 
==梁祝現象 強颱凌波經台==
 
==梁祝現象 強颱凌波經台==
行 7: 行 7:
  
 
 影片上演後,百代唱片公司以副標「高亭」(Odeon)出品《梁 山伯與祝英台》的雙碟電影原聲帶。致使滿街商店住家、以及唱片行都不停地播唱《梁祝》的歌,影迷歌迷也街頭巷尾吟唱「十 味藥」、「十八相送」、「樓台會」〕,時至今日KTV的點唱歌曲 仍可見黃梅調的「十八相送」、「樓台會」曲目。 《梁祝》電影在六月二十」下片,代理《梁祝》發行的明 華電影公司與攝影新聞畫報社,聯合於六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博愛 路美而廉四樓畫廊舉行「凌波照片展」,會場中發售凌波個人的四 时照片,每組三份,售價新台幣十元,共售出上萬份”展覽會原 二十八日結東,由於觀眾如潮湧至,延至七月五日為止。展覽 會期中有位六十五歲的老太太影迷每天來看凌波的倩影,她說及 自己連看《梁祝》電影六十五次此連續消費不止一人,另有 一位小姐說曾看了十七次梁祝》,也有不少影迷宣稱看了上百遍<ref name="許端容2007">{{cite book|author=許端容|title=梁祝故事研究(一)~(四)|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TqAAQAAQBAJ&pg=PA611|date=1 November 2007|publisher=秀威出版|isbn=978-986-6909-47-4|pages=611–}}</ref>。
 
 影片上演後,百代唱片公司以副標「高亭」(Odeon)出品《梁 山伯與祝英台》的雙碟電影原聲帶。致使滿街商店住家、以及唱片行都不停地播唱《梁祝》的歌,影迷歌迷也街頭巷尾吟唱「十 味藥」、「十八相送」、「樓台會」〕,時至今日KTV的點唱歌曲 仍可見黃梅調的「十八相送」、「樓台會」曲目。 《梁祝》電影在六月二十」下片,代理《梁祝》發行的明 華電影公司與攝影新聞畫報社,聯合於六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博愛 路美而廉四樓畫廊舉行「凌波照片展」,會場中發售凌波個人的四 时照片,每組三份,售價新台幣十元,共售出上萬份”展覽會原 二十八日結東,由於觀眾如潮湧至,延至七月五日為止。展覽 會期中有位六十五歲的老太太影迷每天來看凌波的倩影,她說及 自己連看《梁祝》電影六十五次此連續消費不止一人,另有 一位小姐說曾看了十七次梁祝》,也有不少影迷宣稱看了上百遍<ref name="許端容2007">{{cite book|author=許端容|title=梁祝故事研究(一)~(四)|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TqAAQAAQBAJ&pg=PA611|date=1 November 2007|publisher=秀威出版|isbn=978-986-6909-47-4|pages=611–}}</ref>。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R3MtIjYk}}
  
 
==影迷支持 當紅仍要戀愛到底==
 
==影迷支持 當紅仍要戀愛到底==
行 24: 行 25:
  
 
 根据公开发行的报刊记载,凌波生于 1939 年,小时候名叫君海棠,随养父母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美丽海滨城市厦门生活。在 1967 年《中央日报》发表的回忆录中,凌波记叙了她对这个碰巧成为故乡的地方的痛苦思念。厦门,南洋,我的童年是模糊和困惑的<ref name="Farquhar2011">{{cite book|author=Mary Ann Farquhar|title=华语电影明星: 表演、语境、类型|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Gbng3s0DYUC|year=2011|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18832-3}}</ref>。在凌波早年的回億錄中,曾提到童年往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遣憾。六、七歲時,她被賣到養母家,家中任何事情都要負責,早晨起床還得棒洗臉水去侍奉養母, 夜間則睡在客廳的地板上。
 
 根据公开发行的报刊记载,凌波生于 1939 年,小时候名叫君海棠,随养父母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美丽海滨城市厦门生活。在 1967 年《中央日报》发表的回忆录中,凌波记叙了她对这个碰巧成为故乡的地方的痛苦思念。厦门,南洋,我的童年是模糊和困惑的<ref name="Farquhar2011">{{cite book|author=Mary Ann Farquhar|title=华语电影明星: 表演、语境、类型|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Gbng3s0DYUC|year=2011|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18832-3}}</ref>。在凌波早年的回億錄中,曾提到童年往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遣憾。六、七歲時,她被賣到養母家,家中任何事情都要負責,早晨起床還得棒洗臉水去侍奉養母, 夜間則睡在客廳的地板上。
 
 
  
 
 問:您選擇金漢,有沒有後悔過?凌波:沒有,從來沒有,我對我的婚姻生活相當滿足。當年我選擇金漢,是因爲我喜歡他、深愛他,雖然金漢聲音大了一點
 
 問:您選擇金漢,有沒有後悔過?凌波:沒有,從來沒有,我對我的婚姻生活相當滿足。當年我選擇金漢,是因爲我喜歡他、深愛他,雖然金漢聲音大了一點
 
 凌波非常喜歡安靜的過家居生活,三年前我們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當時我主要的考慮是,我的大兒子跟二兒子很早就到國外去讀書了,小兒子將來也會跟兩個哥哥一樣到國外唸咨,因此經過考慮才決定跟他們一起到國外去。剛到加拿大時,金漢非常擔心,常跟孩子唸道:「現在凌波要煮飯給我們吃了,她怎麼煮,我們怎麼吃呀!」現在金漢很佩服我,我常聽他跟朋友說:「我老婆眞是不簡單,別人做不到的,她可以做到。」在加拿大,我們完全過平凡家居生活,很少有應酬,沒事夫妻倆打高尔夫。前院種了很多花,平常除了家事外,就是剪剪花、澆澆水,每天看到自己一手養出來的花盛開的樣子,覺得好開心凌波:我們也算是投資移民,目前我們做一點高爾夫球的生意,主要是我們一家都喜歡 打高爾夫球<ref name="曾繁蓉1994">{{cite book|author=曾繁蓉|title=我走過的路|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Y4fAQAAMAAJ|year=1994|publisher=月旦出版社}}</ref>。
 
 凌波非常喜歡安靜的過家居生活,三年前我們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當時我主要的考慮是,我的大兒子跟二兒子很早就到國外去讀書了,小兒子將來也會跟兩個哥哥一樣到國外唸咨,因此經過考慮才決定跟他們一起到國外去。剛到加拿大時,金漢非常擔心,常跟孩子唸道:「現在凌波要煮飯給我們吃了,她怎麼煮,我們怎麼吃呀!」現在金漢很佩服我,我常聽他跟朋友說:「我老婆眞是不簡單,別人做不到的,她可以做到。」在加拿大,我們完全過平凡家居生活,很少有應酬,沒事夫妻倆打高尔夫。前院種了很多花,平常除了家事外,就是剪剪花、澆澆水,每天看到自己一手養出來的花盛開的樣子,覺得好開心凌波:我們也算是投資移民,目前我們做一點高爾夫球的生意,主要是我們一家都喜歡 打高爾夫球<ref name="曾繁蓉1994">{{cite book|author=曾繁蓉|title=我走過的路|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Y4fAQAAMAAJ|year=1994|publisher=月旦出版社}}</ref>。
  
 夫妻雙方一定要互諒、互信,尤其現在我家中掛了幾幅字畫「正心之道」「百忍太和」等,
+
 夫妻雙方一定要互諒、互信,尤其現在我家中掛了幾幅字畫「正心之道」「百忍太和」等,更覺得中國的古訓是很有道理的:「人間和氣富運開,家中吵鬥便生災」,我深信家和萬事興。
更覺得中國的古訓是很有道理的:「人間和氣富運開,家中吵鬥便生災」,我深信家和
 
萬事興。
 
  
 
 小孩皮或不聽話的時候,金漢會比較兇一點,我呢?當然不希望他對孩子太兇,有時我也會因爲先生對孩子太嚴厲不高與,金漢就常講我「慈母多敗兒」。父母親一時氣憤失控說出了不適當的話,並非眞正希望孩子滾,但是萬一孩子眞的負氣
 
 小孩皮或不聽話的時候,金漢會比較兇一點,我呢?當然不希望他對孩子太兇,有時我也會因爲先生對孩子太嚴厲不高與,金漢就常講我「慈母多敗兒」。父母親一時氣憤失控說出了不適當的話,並非眞正希望孩子滾,但是萬一孩子眞的負氣

於 2019年3月25日 (一) 00:26 的修訂

凌波(Ivy Ling Po, 1940年-),本名黃裕君;殿堂級女藝人。她在六十年代以一曲《郊道》竄紅並傳頌至今,曾經先後演出多部黃梅調電影而為人所知。

《兒女情深》是凌波演藝生涯中第一部電影,那年她十二歲,也是因爲她跟養母在香港生活困苦,有時連飯都不敢吃,養母透過同鄉的關係得到這個機會,卻也因此成爲改變她一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李翰祥提拔她在國語片《紅樓夢》中幕後代唱,1963年受李翰祥導演賞識,改名凌波。1968年以《峰火萬里情》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四年與夫婿金漢白組今日影業公司,拍攝《新紅樓夢》。隨着黃梅調逐漸沒落,凌波也在70年代末淡出影壇。1988年全家移民定居加拿大。

梁祝現象 強颱凌波經台

邵氏版《梁山伯與祝英台》在電影美學及音樂風格結合了傳統古典、當代流行元素塑造起風格化電影表演成功抓住戲曲電 影現象與普通電影現象,加上典雅的古典情懷吸引文化菁英,在 報章為文贊揚,街坊姑婆阿嫂的耳語傳播,又挾著得獎的實力展 現,形成高級知識份子與普通市井觀眾的巨大消費勢力。一九六 三年些月二十些日首映在臺北市中國、遠東、國都三家戲院上映, 連續爆滿一百八十六天,放映九百三十場,觀眾七十二萬一九二 九人次,票房八百四十餘萬,打破歷來所有電影票房。當年臺北是省轄市,人」不滿八十萬,《梁祝》售票數佔人凵的九成,這個 紀錄也是四十年來沒有任何電影能企及的。當年十月凌波由香港 來臺,媒體以「強烈颱風凌波」形容所到之處萬人空巷。臺北且被譏為狂人城|便可知消費觀眾瘋犭王逐星之怫騰狀態,連查港 駐臺記者都忍不住詳細地摘記凌波停留臺北兩日中所發生的事 件:0)凌波的淚、(2)乘坐警車、(3)與小偷同車、(4)接受的禮 物、(5)凌波的乾媽、(6)凌波照照片、(7)凌波的行、(8)特別 廣播節目、(9)凌波招牌、(10)腳不著地的旅行。 其中(5)凌波的乾媽共有闊太太四十八人,(6)凌波的照片, 統計全臺灣各報章雜誌從十月廿九日至十一月十一日,共刊出照 片七千六百四十八張,而十月三十日、三十一日兩天臺北各報, 共刊載有關凌波文字達二十三萬餘字7)凌波的行共歷一小時 又五十分,經過街道二十餘條,觀眾達十八萬餘人,動員警員五 百人,憲兵三百人,警車六輛維持秩序8)特別廣播節目:在凌 波未到臺北之前,華聲電台特製「凌波園地」每天上午九點至九 點三十分專播凌波的行、歌、訪問49)凌波招牌:臺北市用「凌 波」兩字作招牌的計有「凌波咖啡屋」在中華路、「凌波餐」在 徐州街、「凌波寄賣行」在昆明街,「凌波飯館」在羅斯路… 共有十二家之多|如此瘋狂的全民運動確是難得一見的消費風暴。

影片上演後,百代唱片公司以副標「高亭」(Odeon)出品《梁 山伯與祝英台》的雙碟電影原聲帶。致使滿街商店住家、以及唱片行都不停地播唱《梁祝》的歌,影迷歌迷也街頭巷尾吟唱「十 味藥」、「十八相送」、「樓台會」〕,時至今日KTV的點唱歌曲 仍可見黃梅調的「十八相送」、「樓台會」曲目。 《梁祝》電影在六月二十」下片,代理《梁祝》發行的明 華電影公司與攝影新聞畫報社,聯合於六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博愛 路美而廉四樓畫廊舉行「凌波照片展」,會場中發售凌波個人的四 時照片,每組三份,售價新台幣十元,共售出上萬份」展覽會原 二十八日結東,由於觀眾如潮湧至,延至七月五日為止。展覽 會期中有位六十五歲的老太太影迷每天來看凌波的倩影,她說及 自己連看《梁祝》電影六十五次此連續消費不止一人,另有 一位小姐說曾看了十七次梁祝》,也有不少影迷宣稱看了上百遍[1]

影迷支持 當紅仍要戀愛到底

僑商名叫施維熊,兩人的年齡相差一一十多歲,凌波雖不很愛他,但也不討厭他。因爲,他們的結合並非「郎情妾意」,更非「兩相恩愛」,尤其不是「靑海竹馬」; 只是養父母看重錢的份上,逼迫凌波去「談戀愛」的。其寅,從十五歳起,她就被養母逼着[2]

一轉眼,凌波以「梁兄哥」紅遍影壇,再憑《花不蘭》 (1964)登上亞洲影后,與張沖的戀情也有了新進展。1965 年中旬,交往已是半公開事實,張沖亦不避嫌:「如果說結婚 能事先排定計畫,我願意在明天完成終身大事。」聽在觀眾 耳裡,幾乎等於戀情即將修成正果。同年八月,新聞界刊出凌 波、張氵中已「祕密訂婚」,記者再度使出「現場直播」筆法, 揣摩當日情境有趣的是,凌波金漢新婚燕爾,受訪時被問起這段-年 前的往事,卻得到截然不同的「證詞」。凌波直言自己與張沖 交情好,但從未有過婚約,「只有一次和張沖在一起時,他突然給我在手指上套個鑽 石戒指,說與我訂婚。我很為感為難,想還給他,又恦 傷了他的自尊心」己者轉過頭問「正牌新郎倌」金漢得知一度「新郎不是我」的心情如何,他坦白道 「那時侯我是在台灣拍《藍與黑》 ,突然聽說她和張沖訂 婚了,我有如晴天霹靂,呆了!人家說:大丈夫流血不 淚,換上別的可以,但是在愛情上,我是辦不到的」 當然金漢只是虛驚一場[3]

凌波在拍戲的過程中,喜歡上了和她配戲的青年演員金漢。金漢是一個英俊小生。邵逸夫聽說以後,急忙派一位女秘書找凌波談話,委婉地轉達了他的意見: "現在正是你事業飛騰的時候,最好不要和金漢在一起,小心顧此失彼。"可是,這時的凌波早巳經不是當年的她了,雖然她也清楚邵逸夫不讓她和金漢在這時候墜入愛河,是為她將來繼續保持"當家花旦"的地位考慮,可是,凌波是一個經歷過不幸婚姻的女人,她不但需要事業上的成就,更需要愛情。她婉拒了邵逸夫的好意,並表示一定要和金漢戀愛到底,邵逸夫聽了心裡雖然不快,但也不便過多干涉,最終只好默許了[4]

問:談到這個問題,我記得您當年在影壇正紅之際就決定嫁給金漢,當時很多人還深深 替您感到可惜^凌波:怎麼會可惜呢?〔凌波搶著回答〕當時我雖然組織家庭,但是這對我 的演戲工作並沒有影響,喜愛我的觀衆仍舊喜歡我支持我。對一個女人來講,終究是要『

事隔12年,凌波與新婚夫婿金漢來台蜜月旅行,台灣各界與影迷們依然以盛大的熱情來迎接他們。機場裡擠滿了影迷,大家揮著手,呼喊著,凌波與金漢則回報以微笑和揮手。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凌波金漢結婚慶祝晚會」,中山堂裡裡外外人擠人,大廳裡佈置得喜氣洋洋,凌波和金漢分別致詞感謝大家的愛護。新娘子並義賣她的結婚禮服,大家熱烈共襄盛舉,募得五萬元。凌波和金漢走下飛機以後,受到影迷熱烈的歡迎,隨後就在第一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說出她對祖國的嚮往[5]

童年憾事 嫁對金漢得幸福

根據公開發行的報刊記載,凌波生於 1939 年,小時候名叫君海棠,隨養父母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美麗海濱城市廈門生活。在 1967 年《中央日報》發表的回憶錄中,凌波記敘了她對這個碰巧成為故鄉的地方的痛苦思念。廈門,南洋,我的童年是模糊和困惑的[6]。在凌波早年的回億錄中,曾提到童年往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遣憾。六、七歲時,她被賣到養母家,家中任何事情都要負責,早晨起床還得棒洗臉水去侍奉養母, 夜間則睡在客廳的地板上。

問:您選擇金漢,有沒有後悔過?凌波:沒有,從來沒有,我對我的婚姻生活相當滿足。當年我選擇金漢,是因爲我喜歡他、深愛他,雖然金漢聲音大了一點 凌波非常喜歡安靜的過家居生活,三年前我們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當時我主要的考慮是,我的大兒子跟二兒子很早就到國外去讀書了,小兒子將來也會跟兩個哥哥一樣到國外唸咨,因此經過考慮才決定跟他們一起到國外去。剛到加拿大時,金漢非常擔心,常跟孩子唸道:「現在凌波要煮飯給我們吃了,她怎麼煮,我們怎麼吃呀!」現在金漢很佩服我,我常聽他跟朋友說:「我老婆眞是不簡單,別人做不到的,她可以做到。」在加拿大,我們完全過平凡家居生活,很少有應酬,沒事夫妻倆打高爾夫。前院種了很多花,平常除了家事外,就是剪剪花、澆澆水,每天看到自己一手養出來的花盛開的樣子,覺得好開心凌波:我們也算是投資移民,目前我們做一點高爾夫球的生意,主要是我們一家都喜歡 打高爾夫球[7]

夫妻雙方一定要互諒、互信,尤其現在我家中掛了幾幅字畫「正心之道」「百忍太和」等,更覺得中國的古訓是很有道理的:「人間和氣富運開,家中吵鬥便生災」,我深信家和萬事興。

小孩皮或不聽話的時候,金漢會比較兇一點,我呢?當然不希望他對孩子太兇,有時我也會因爲先生對孩子太嚴厲不高與,金漢就常講我「慈母多敗兒」。父母親一時氣憤失控說出了不適當的話,並非眞正希望孩子滾,但是萬一孩子眞的負氣 離開家庭,對父母、孩子都是一個遺憾。

參考文獻

  1. 許端容. 梁祝故事研究(一)~(四). 秀威出版. 1 November 2007: 611–. ISBN 978-986-6909-47-4. 
  2. 中外雜誌. 中外雜誌社. 1987. 
  3. 粟子. 愛戀老電影: 五、六○年代香江男星的英姿與豪情. 秀威出版. 1 December 2010: 161–. ISBN 978-986-221-633-0. 
  4. 竇應泰. 邵逸夫家族傳. 華夏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80-4770-6. 
  5. 唐明珠. 台灣有影: 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 行政院新聞局. 2011. 
  6. Mary Ann Farquhar. 華語電影明星: 表演、語境、類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301-18832-3. 
  7. 曾繁蓉. 我走過的路. 月旦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