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损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净损失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净损失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所引起的实际收入的损失,或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满足方面的损失大于垄断企业收益方面的收获,其差额即垄断引起的社会净损失。
净亏损和净损失的比较
净亏损是相对于净利润的概念,是指利润是负值。根据会计恒等式可知,收入-费用=利润,若利润大于0,其正值被称为净利润;若利润小于0,其负值被称为净亏损。
净损失属于度量福利变化的工具,是指未达到理想运行状态的市场给社会带来的成本。一般而言,净损失包括由于偏离竞争性均衡而导致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之和。
净损失和汇兑净损失的比较
净损失和汇兑净损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汇兑净损失指汇兑工作中汇兑损失抵消汇兑收益后的实际损失,属于汇兑损益的内容之一,汇兑损益指由于记账本位币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外汇兑换损益,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财务费用核算的项目。企业所发生的汇兑净损失在会计处理上应当通过“汇兑损益”的借方二级科目以及“银行存款”的贷方二级科目核算。
术语解释
垄断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
关税是指国家授权海关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参考文献
- ↑ 汉语是什么语言,其本质是什么?,搜狐,2020-10-19
- ↑ 精美绝伦的艺术玛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