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冯铉 | |
---|---|
出生 |
1915年 江苏省武进市横林镇余巷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革命家、谍报专家 |
知名于 |
冯铉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七大"列席代表、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在第十二届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
知名作品 |
1947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中央社会部直属大连情报处处长、旅大区党委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在隐蔽战线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 |
冯铉(1915-1986),江苏省武进市横林镇余巷人。出生在清贫的小学教师家庭,曾在武进县立初中读书,中等文化程度。冯铉一贯忠于党的事业,对调研、统战、外事等工作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外事方针,积极开创党的对外联络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冯铉长期从事情报工作,以东北社会部副部长的身份兼任大连情报处处长,在隐蔽战线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1986年因病逝世。[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冯铉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武进市横林镇余巷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86年1月16日
职业 革命家、谍报专家
毕业院校 武进县立初中、莫斯科列宁学院
信仰 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
冯铉,1915年5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1931年加入少年共产国际,当过电车工人,参加领导过哈尔滨电车工人的罢工。1933年由中共委派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回国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国国后任新疆"新兵营"政治处主任。1940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一室主任,并从事国际共运联络工作。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处处长。1947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中央社会部直属大连情报处处长、旅大区党委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在隐蔽战线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
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冯铉先后担任中央军委驻天津办事处主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天津局局长,1950年12月至1956年2月任中国驻瑞士首位公使,1956年2月至5月任驻缅甸大使,1956年5月至1959年2月任驻瑞士大使,1959年6月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1959年8月至1965年3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1965年秋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文化大革命"中,冯铉遭受迫害。1972年1月起任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1973年8月至1982年4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期间:曾兼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等职务。1982年4月至1985年12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顾问。
代表
冯铉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七大"列席代表、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在第十二届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冯铉于1986年1月1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夫人李斐仪。
人物贡献
1936年冯铉前往新疆星星峡参预援救红军四路军突围干部、战士,在特殊情况下,协助中央同志办"新兵营",保护了革命力量,培训了干部。40年回延安后,在调查研究工作方面贡献卓越。
1946年在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时期在与美帝、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斗争中英勇机智。
1948年接运大批民主人士到解放区,调度经费、转运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国外工作期间,安排了一些重要科技人才回国支援国家建设。曾两次随周恩来 陈毅作为政府代表团团员,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66年又随刘少奇访问过南亚国家。在长期工作中,为党培养了调研、外事工作的干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冯铉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 破坏进行了抵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守党的机密。
新中国首任驻瑞公使冯炫
1950年1月17日瑞士联邦政府主席兼外长马克斯·珀蒂皮埃尔(Max Petitpierre)专电毛泽东主席,“瑞士决定在法律上承认新中国并准备与贵国建交”。2月6日,珀蒂皮埃尔又电告周恩来(ZHOU Enlai),瑞方已任命其驻香港(HK)领事泽文·施禔纳(中文名)为驻华临时代办(Charge D’affaires)
据外交部最新解密的文件显示,2月10日,李克农(LI Kenong)副外长即电复珀蒂皮埃尔并提出中方同意瑞士在法律与事实上均已与国民党滞瑞机构断绝关系,且这些机构也因此而自动丧失其地位与承认后接受泽文·施禔纳为两国建交谈判的瑞方代表。
基于中瑞两国政府在建交谈判问题上展示的各自明确立场,故在同年9月14日两国同时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公使并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将双边外交关系由原来的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并互派大使。
作为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首批使节之一的冯炫于1950年12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公使身份赴瑞士伯尔尼履职,并在当年12月8日向时任联邦主席的珀蒂皮埃尔提交国书时受到瑞方高规格礼遇。从此,冯炫在驻瑞使节位置上一呆就是整整9年,期间只有短暂离职三个月(赴缅甸出任大使)。[2]
参考资料
- ↑ 个人简历网
- ↑ 新中国首批使节多为"将军大使" 驻瑞公使政绩卓越,网易,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