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冯玉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玉琳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42年
江苏姜堰
国籍 中国
母校 武汉大学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冯玉琳,研究员,1942年出生,江苏姜堰人。新中国首批工学博士

现任中科院软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软件学报》主编、国际IFIP TC1中国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他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学术著作5部。

人物简介

89-90年在德国Bremen大学参加欧洲ESPRIT计划项目。在计算机软件理论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中,成绩显著。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

199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1994-2002年先后任副所长、所长。

90年代主要致力于组合软件理论及网络分布计算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多项,其中“网络分布软件支撑平台及石化应用示范工程”

获200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工作经历

1986-1992年,在中国科技技术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3]

199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曾任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软件所对象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

面向对象技术和系统

组合式软件工程和软件重用

分布式网络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

交互计算的形式语义理论

系统形式规范和模型验证

社会兼职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软件学报》主编,国际IFIP TCI(理论)中国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成果获奖

在计算机软件理论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中,成绩显著,曾获得部(省)级优秀论文奖、优秀教学奖和科技进步奖。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从90年代开始,在国内开展组合式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工程的研究,先后主持或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软件生产自动化中的新理论和”,“组合软件理论和方法学研究”;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若干网络的软件支撑平台和集成框架”;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石化应用软件典型示范工程及产品开发”;一级有关电子商务基础系统设施的项目等,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代表论著

冯玉琳研究员在软件理论、软件工程技术和方法学方面,已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发表的部分论文

黄涛,冯玉琳,李京,对象模型语义研究 软件学报,Vol.6, Supplement, 1995

冯玉琳,黄涛,李京,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 软件学报,Vol.7,No.3,1996

冯玉琳,黄涛,武小鹏,面向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 计算机学报,Vol.19,No.3,1996

倪彬,冯玉琳,黄涛,基于T3BDD的动态模型检查,软件学报,Vol.10, No.10, 1999

发表著作《程序设计方法学》(1985),《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实践》(1988)和《对象技术导论》(1998)等共5部

代表著作

1.《程序设计方法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85年

2.《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实现》,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对象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参考来源

  1.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 ,博士人才网, 2015-01-19
  2. 冯玉琳 ,搜狗
  3. 冯玉琳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