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冯天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天瑜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42年
湖北红安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冯天瑜 (1942年 - )男,出生于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3],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以及985"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创新基地负责人,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实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及武汉市地方志副总纂。

人物简介

冯天瑜,现任武汉大学专门史教授。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总编纂,湖北省历史学会第五届副会长。1942年生于湖北红安。196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1994年任武汉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明清史及湖北地方史志教学与研究。近年侧重探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日近代文化交互关系。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人文论衡》、《月华集》、《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千岁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新语探源》等。 曾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1998年至1999年,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部任兼职教授;1998年至2001年,在日本讲学。

主讲课程

《中西日互动间的汉字文化》 、《中华元典精神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极评断》。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框架构筑和明清文化史。

主要贡献

文化史理论建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参与构建现代学术意义的文化学及中国文化史学,研究工作中沿着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的理路,就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论题进行考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篇,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诸书。

提出并论证"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得到学界充分肯任和大量采用,被前辈学者誉为探讨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认为表现出系统史学的魅力,是对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种理论建构。

中国文化近代转型

近10余年来,着重研究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掘中国文化近代转换的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注重探讨中西文化互动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注目于从概念的古今转换、中外对接考察文化近代转型,代表作为《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经世实学》(合著)、《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

从微观、中观课题入手,致力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扬弃外因论的"冲击-反应"模式,考析中国文化近代转换的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辛亥武昌首义史》(合著)、《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经世实学》(合著)为其结集;《张之洞评传》考辨"中体西用"模式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间的思想张力及其限定性;《中华元典精神》提出"元典"概念及螺旋式上升的"文化重演律",为学术界肯认与采用。发掘异邦史料,进行中-西-日近代史比较,《"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为其结集。开展"历史文化语义学"探讨,《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从概念古今转换、中外对接考察文化近代转型。

正主持的教育部社会重点项目"明中叶至清中叶中国文化近代性研究";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究,拟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的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学和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多种论著译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出版或发表。

发展中国文化史学

多年来为建立和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史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组建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创新基地,"中心"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研究机构。

"汉水文化"研究

他还被认为是"汉水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学术成果

成果概况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元典:文本与阐释》、《中华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人文论衡》、《月华集》、《张之洞评传》(合著)、《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中华开放史》(合著)、《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合著)、《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等。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冯天瑜
  冯天瑜 教授

论著出版

一、独著书

1、《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2、《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8月

3、《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

4、《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2 版

5、《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6、《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二版

7、《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再版,列入《希望工程丛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马1993年5月

8、《月华集》,中国显赫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9、《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

10、《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

11、《中国文化生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封建考论》,湖北人民,2018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06年;

二、合著书(皆为第一署名)

1、《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2、《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3、《中华文化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4、《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湖北教育出版1995年11月

5、《中国学术流--论著辑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6、《<劝学篇.劝学篇书后>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7、《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8、《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9、《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管窥》,商务印书馆,2010年

10、《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因与外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三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一4期,《新华文摘》转载

冯天瑜
  冯天瑜教授

2、《张之洞从清流派的"开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3、《试论道咸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 》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4、《原典精神与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总字》第6期

5、《经史同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6、《"变异"与"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务派"变法"观刍议》,《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敬祖"与"重史" 》,《江汉论坛》,1993年第8期

8、《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9、《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 期

10、《中国文化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新华文摘》转载

11、《"元典之树"何以常青》,《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孙中山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诠释》,《光明日报》1995年6月12日 《史林》82期

12、《厘清概念--以"封建"和"形而上学"为例》,《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

13、《日本"中国学"的启示》,《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

14、《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 期

15、《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现象的诠释》,《学术月刊》1996年5月

16、《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又被译成英文在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上发表,The Humanist spirit in China and the West ,Feng Tianyu,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8年第3期

17、《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18、《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19、《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0、《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杨华合作),《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

21、《戊戌变法成败论》,《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

22、《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文史哲》,1998年第4期

23、《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4、《洋务派的经世观念》,《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 期

25、《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6、《习史偶得(二则)》,《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27、《《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8、《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

29、《"千岁丸"──日本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第一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冯天瑜
  历史学家 冯天瑜

30、《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1、《同治元年日本人上海所见"华洋会剿"》,《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32、《日本使团对清末上海社情的观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3、《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34、《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湖北档案》,2001年第10期

35、《《近代名人墨迹--冯永轩藏品》卷首语》,《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36、《"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7、《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江汉论坛》,2002年第1 期

38、《同治元年日本人对上海社情的观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

39、《瑶族研究新突破--评宫哲兵的《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0、《《人口革命论》序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1、《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2、《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与邓新华合作),《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3、《分宗别源》,《书屋》,2002年第5期

44、《评大型历史影集《辛亥革命大写真》》,《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6期

45、《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46、《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7、《汉字文化圈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48、《明清之际西学与中国学术近代转型》,《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49、《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0、《文化自觉与中华智慧》,《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1、《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2、《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3、《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以"脑囊"、"几何"、"地球"、"契丹即中国"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4、《中日两国对印度佛教术语的吸纳》,《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55、《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学术月刊》, 2003年第12期

56、《先哲启示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7、《"汉字文化圈"刍议》,《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8、《"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9、《近代新语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0、《《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1、《略谈鄂东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冯天瑜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冯天瑜

62、《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以"科学"、"哲学"为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

63、《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64、《清末民初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65、《侨词来归与近代中日文化互动--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6、《关于《"千岁丸"上海行》的中、西、日纪年转换等问题的说明》,《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

67、《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

68、《学术乃天下公器--答沈国威君》,《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

69、《"经济"辨析》(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0、《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命题评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11期

四、其它期刊发表论文

1、《民族先祖,文化英雄--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

2、《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双向同构》,《中西哲学与文化》第1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明夷待访录〉:"复古表象背后的"新变" 》,《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

4、《从"华夷之变" 到近代民族主义》,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5、《湖北何以成为辛亥首义之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增补稿收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6、《辛亥武昌义史事考辨五则》,台湾《湖北文献》第95期,1990年4月10日

7、《张之洞与湖北教育》,台湾《湖北文献》第96期,

8、《清末民初先进中国人的"封建"观》,载《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

五、海外发表论文

1、《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美国夏威夷大学论文集〈英文〉收入

2、《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日本《九洲国际大学论文集》〈日文〉通卷107号

3、《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日本实学史研究》〈日文〉收入,日本思文阁下1991年3月出版

4、《"文明冲突决定论"辨析》,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

5、《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日文〉,日本《中国21》1998年《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专号》

6、《中国语、日本语、西洋语间の相互传播と翻译间的"经济"概念の变迁》,发表于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平成17年10月出版

获奖记录

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2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证书。

2010年11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冯先生名列其中。

论著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术观点

封建社会止步周朝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清代以前,中国经历了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冯天瑜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封建社会制度仅存在于商周两代,自秦至清的社会形态主流是以郡县制为主的中央集权专制帝制。其中,秦始皇是中国废封建制立郡县制后的首个专制帝王。

封建的本义是封土建国,是天子将广袤国土分封子孙或有功之臣。分封制自夏朝就开始,但没有文字记录。商周两代分封制发展较为完备。由朝廷派驻游官而建立的郡县制兴起于楚国,周亡秦立后的2000余年间,郡主制成为社会形态的主流。

泛封建论名实不符

冯天瑜说,"五四"运动以后,封建社会、专制社会和宗法社会开始并称,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归咎于"封建制度之遗",并延续至今。这种泛封建论不符合封建概念的本义,也是不科学的。

泛封建论名实不符,由于概念不清给史学界造成混乱,同时也导致中外学术交流无法正常进行。

视频

荆楚社科名家——冯天瑜 2016-12-20

冯天瑜访谈第二集 2019-08-20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