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冬瓜炭疽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瓜炭疽病

冬瓜炭疽病
原图链接

冬瓜炭疽病是由刺盘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冬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瓜类的叶片、瓜蔓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冬瓜炭疽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瓜炭疽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6-9月。年度间梅雨期间闷热多雨、夏天闷热多雷雨的年份发病重。

冬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首先留种与种子处理,茬口轮作,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最后再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冬瓜炭疽病

冬瓜炭疽病
原图链接

外文名: Chinese waxgourd anthracnose

为害植物: 冬瓜

为害部位: 叶片、瓜蔓和果实

病 原: 刺盘孢菌

病原特征

病原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Pass.) Ell. et halst.),属半知菌亚门、葫芦科真菌。分生孢子盘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 单胞,大小(20-25)微米×(2.5-3.0)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形,大小(14-20)微米×(5.0-6.0)微米。萌发产生芽管1-2根,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冬瓜、丝瓜瓠瓜节瓜等葫芦科作物,是瓜类的常发重要病害。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的发病温度10-30℃;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2-27℃,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座果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7天。孢子在4-30℃间均可萌发,低于相对湿度54%则抑制病害发生。

为害症状

冬瓜炭疽病主要危害瓜类的叶片、瓜蔓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染病,子叶边缘产生淡褐色稍凹陷病斑,半圆形或椭圆形,外围常具黄褐色晕圈,后期病部长出红褐色至黑褐色点状胶质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害发展到茎基部,引起镒缩,使折倒枯死。

叶片染病,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小点,扩大后病斑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红褐色;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形成不规则形大病斑,病部长出小黑点,使叶片千枯,潮湿时叶面生出粉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易破裂穿孔。

瓜蔓和叶柄染病,产生黄褐色长条形病斑,稍凹陷,发展后病斑环绕茎蔓和叶柄,可造成叶片或植株病部以上枯死,高温高湿时表面生粉红色黏稠物。

果实染病,产生初呈水浸状、扩大后为黄褐色椭圆形病斑,稍回陷,病部长出小黑点,高温高湿时病部表面生粉红色黏稠物,病部后期开裂。

发生规律

1、冬瓜炭疽病的病原以菌丝体,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也可以在温室或塑料大棚旧木料上存活,成为初侵染源。带病种子可引起幼苗发病。病原通过雨水传播。

2、在温度在10~30℃范围内均可发病,温度在22~27℃,湿度在85%~95%时发病最重。适温范围内,空气湿度大,易发病。

3、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茬、植株生长势弱时容易发病。[1]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未发育成的分生孢子盘)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在越冬器官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或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先侵染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经潜育后出现病斑,遇有雨水,在受害部位的分生孢子盘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带病种子发芽后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一般选用果皮厚、蜡粉多的品种。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

①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避免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种瓜。

②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根外追肥;雨季注意排水,果实下铺草垫瓜,以防止瓜果直接接触地面。

③收获后及时病蔓、病叶和病果。

4,、种子处理。从无病株、无病果中采收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清水洗净,催芽播种。

5、药剂防治。

①苗床土或无病土育苗。每m2苗床土用70%五氯硝基苯10g加65%代森锌20g,再加15kg细土混匀,用l/3药土垫底,2/3药土播种后覆在种子上。

②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


相关视频

瓜蒌用中草药制剂全园炭疽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籽饱满好看卖价高

冬瓜枯萎病方式措施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