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军委二局安塞县纪念馆

纪念馆(教育活动)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军委二局安塞县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68件/套,教育活动15次,参观人数1.34万人次。

目录

军委二局简介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在中央红军长征时,负责电讯侦察的军委二局以其提供的一个个准确情报帮助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

早在1929年,周恩来便在上海秘密组建无线电人员培训班,并委托苏联帮助训练了一批电台工作人员。同时,中共中央特科人员打入国民党高层和特务机关内部,获取了一批国民党军政核心部门的密码本。到20世纪30年代,这批接受培训的电讯人员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红军中,他们结合学到的技术和获取的敌情,又结合实践刻苦钻研,从其中找到了编码规律,掌握了破译敌人密电的方法。中央苏区红军从1931年的第二次反“围剿”起,便开始截获破译国民党军的电码,使得中共领导人在指挥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时对敌情了如指掌。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大量敌人的装备,包括多部无线电[1]电台。为此,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侦收敌人电台信号、从中获取情报的侦察台从通讯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由曾希圣任局长。在中央红军长征前,中革军委二局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破译国民党军队各类密电的能力。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国民党军各部大都在苏区周围相对固定的位置作战,主要靠有线电话联络,这使得红军难以全部掌握敌军的指挥和部署情况。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由于当时蒋介石对国民党各军、各师下达命令主要通过无线电报发送,敌军的电令大多数都能被红军截收下来并破译。蒋介石曾命令薛岳、何键等“追剿”兵团将红军在诱往湘西的路上“聚歼”,并命令贵州军阀王家烈阻击红军西进。12月12日凌晨,军委二局破译了国民党军截击红军部署的密电。据此情报,当日傍晚中革军委根据敌情调整了行军路线,转兵贵州,把几十万人的敌军甩在了湘西,使红军获得了主动。

遵义会议后,军委二局及时截获了国民党军各部相对分散的情报和敌人各部的准确位置,据此,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当即决定对国民党黔军、中央军予以各个击破的计划。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的5天内,攻娄山关、占遵义城,以仅有7个团的兵力,歼灭和击溃吴奇伟部2个师、王家烈部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000多支(挺)、子弹10万发,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的半年间,由于白天行军,无法进行截收、破译工作。此时,红四方面军的电台还在川陕苏区的固定位置,于是双方采取分工:红四方面军在白天负责截收敌台信号,并将其破译出来,把内容发给中央红军。天黑后,中央红军的电讯破译工作开始,把截获、破译国民党军夜间的电报发给红四方面军。到1935年秋天,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处于固定位置,遂和行进中的红四方面军的电讯破译工作进行了“对调”。

1936年3月30日,中央红军主力于安底附近南渡乌江,国民党各路大军闻风而至。曾希圣提出“利用红军掌握的国民党军的密码和电文格式,冒充蒋介石给周浑元、吴奇伟发电,将敌两部主力调开”的建议,得到中央批准。假电发出后,周浑元、吴奇伟部果然开拔,中央红军遂顺利渡过乌江。在军委二局情报的帮助下,红军直入云南,将国民党军围堵红军的几十万人的大军抛在了贵州。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进入云南后,国民党军为了防止电讯被破译,开始编印多种密码,每部电台各发10种秘本,每日调换,每10日再另发10种密码。但红军破译人员仍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破译了大量有价值的密电。此后,军委二局的红军将士再接再厉,破译并获取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松潘完成集结等大量电讯情报,避免了红军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

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2],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合并,组建成统一的中央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

视频

军委二局安塞县纪念馆 相关视频

国家文物局局长:去年博物馆参观量4.08亿人次
"博物馆学“发展史及未来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无线电是什么?无线电简介,搜狐,2020-12-10
  2. 延安吴旗镇正式更名吴起镇,搜狐,2007年06月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