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兴田镇城村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田镇城村村位于武夷山市南部,崇阳溪西岸,是武夷山市兴田镇的一个行政村,距市区3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周边与兴田村黄土村大渚村交界,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有农户588户,2550余人。[1]

中文名称:城村村

地理位置:武夷山市南部

面 积:30平方公里

人 口:2550余人

概况

全称: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

日前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继下梅之后该市又一村庄入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城村古村由36条街、72个巷、4门、4亭、2楼、9庙及庵堂构成。主街呈“工”字型,街道用河卵石铺面,两旁分设排水系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注入崇阳溪。

从夏朝开始,就有闽族先民在武夷山地区定居生活。西汉初年,闽越人在城村这块土地上营建城池宫阙、王侯第宅,创立闽越国,创造了辉煌一时的闽越文明。由于闽越势力日渐强大,统治者意欲统一闽越各地,并占领周边地区,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朝廷震怒。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平定闽越。是年,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为由,“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这样,城村这块古老、神秘的土地因此荒芜了数百年之久。城村现在村落的开基始祖来到这块土地落籍卜居时,显然距古城废弃的时间不长,对城址的时代和族属有所了解,于是以古城居民的族称作为村名,昭告后代,村庄是建在闽越人营建的城邑旧址上,是为“古粤城村”。

城村村现居村内的村民以林、李、赵三姓为主,三姓皆中原望族。林氏号称“九牧林”,为商代名臣比干之后;李氏系唐高祖李渊之后裔;赵氏则是大宋太宗长子楚王元佐的子孙。其祖先均居中原地带,因避战乱,先后于东晋、唐末、宋末辗转入闽,迁移落脚于此。据现有材料考证,城村的千年历史大致为:始建于隋唐,兴起于宋元,繁荣于明清,败落于民国之际。

城村四面青山拱抱,崇阳溪由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碧水澄澈,萦绕其前,至村西面向东,再折而向南流去。村前是一块冲积平原,沃壤良畴,自成天地。城村自古农业发达,手工业兴旺,人口稠密。同时交通方便,是历史上中原进入福建的水陆要冲。昔日商贾云集,货物集散,商业繁荣,是闽北的通商大埠,素享“北方重镇”之誉。如今保留下来的村庄格局和文化遗存,还显城村当年经济发达的盛况。

城村村位于汉代闽越王城遗址北侧,是座坐北朝南的古村,东西宽845米,南北长578米,总面积48.8万平方米。迁居于此的赵、林、李三大姓,由宋至今,数百年族聚于此,形成文化古迹众多的古村镇,被称为“淮溪首济”,有“潭北名区”之誉。古村由36条街、72个巷、4门、4亭、2楼、9庙及庵堂构成。主街呈“工”字形,街道用河卵石铺面,两旁分设排水系统,由西向东,自北而南注入崇阳溪。

城村古民居至今保留40余座,皆具明、清风格。住宅平面多以三合院为一进,外辟砖雕门楼装饰的大门,贯通前后。规模大者沿纵轴可多至五进,并在横向增加2~3条平行轴以“弄”联系,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通道。屋内摆设都用明、清两代家具。房屋外观多古朴、硬山屋顶,起架平缓。山墙多为砖砌空斗墙。内部梁柱用材较大,木质坚硬。有的厅堂主柱采用楠木或苦楝树为材料。基台皆用青石台阶,灰砖铺地。房间正中做抬梁,梁、柱多用斗拱交接,并加精细木雕。厅内梁上多用彩画,色彩朴素淡雅。有的宅第采用砖木雕饰美化梁、柱、斗拱、照壁、门楼和门窗等,刀法流畅有力,深浅适度,为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珍品。置身其间,仿佛进入儒家文化艺术殿堂。

城村古街主要建筑除住宅建筑外,还有庆阳楼、聚景楼、北帝庙、妈祖庙、观音堂、降仙庵、药王庙、奶娘庙、三官堂、关帝庙、慈云阁、华光庙、百岁坊、罗汉堂、古粤门、赵氏家祠、林氏家祠等。其中华光庙、古粤门楼、百岁坊、慈云阁、林氏家祠、赵氏家祠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城村古民居至今保留40余座,皆具明清风格。西汉初年,闽越人在城村这块土地上营建城池宫阙、王侯第宅,创立闽越国,创造了辉煌一时的闽越文明。

现在此居住的赵、林、李三大姓皆中原望族,由宋至今,数百年聚族于此,形成文化古迹众多的古村镇,被称为“淮溪首济”,有“潭北名区”之美誉。城村入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对开发城村的乡村旅游、保护历史文化名村起到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20公里、城村汉城遗址的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于宋代。近千年前由赵、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于此,形成了文化古迹众多的古村镇,主要古建筑有古粤门、赵氏家祠、李氏家祠、华光庙、百岁坊、慈云阁、药王庙等。

参考文献